“大树理论”下应用型本科高校俄语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
2019-01-15刘继斌范春煜
刘继斌 范春煜
(1.长春光华学院外国语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3; 2.吉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课程体系是高校实施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是进行人才培养环节的物质基础。“大树理论”的实质是一棵小树苗最终成材需要五要素:时间、不动、根基、向上长、向阳光。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就是要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坚持教育立德树人和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实施“适合的教育”和“养成教育”,按照“基础扎实、口径适度、优化知识、强化能力、注重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优化是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重构课程体系中的各个要素,使之更加有效地整合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组织安排等,构建适合学生健康成长和能力为本的课程体系,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大树理论”概要
“大树理论”具有五要素:时间、不动、根基、向上长、向阳光。一是时间,没有哪棵大树是树苗种下去,马上就成为一棵参天大树的;二是不动,树苗之所以长成—棵大树,—定是历经风霜,屹立不动。也就是说任何一棵参天大树的成长地点,不会经常性地发生变化;三是根基,树有千百万条根深入地底,忙碌而不停的吸收着养分,成长自己,绝对没有一棵大树没有根;四是向上长,没有一棵大树只向旁边长,长胖不长高,一定是先长主干再长细枝,一直向上长;五是向阳光,阳光是树木生长的希望所在,大树知道必须为自己争取更多的阳光,才有希望长得更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树理论”的五要素,为应用型本科高校俄语专业课程体系重构提供了一种思考,“时间、不动、根基、向上长、向阳光”正是对课程体系优化的最好诠释。
二、“大树理论”下的课程体系优化
应用型本科高校俄语专业应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通过市场调研,明确专业方向、重构和整合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建设是教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准中指出:“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培养方向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论文五个部分。”“大树理论”五要素给我们的启示:在有限的时间内整合各类课程,构建俄语专业课程群,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从而实现对课程体系的优化。
(一)时间——岁月留痕的健康成长
优化学生时间,整合课程体系。通过优化课程体系,使学生获得最优质的教育、适合的教育。
俄语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之一,俄语属屈折语,词尾变化多。学生曾戏谑说:“我有个梦想,就是学好俄语。然而“梦想”:мечтать,мечтаю,мечтаешь,…мечтают,мечтал ... мечтатьмечтать ... мечтай ... мечтающий,мечатющего ... мечтающая ... мечтащее ... мечтающие ... мечтавший ... мечтая ...仅仅这一个动词却给了七十二种变化。”高校俄语专业所招收的学生大多数为零起点的学生,在大学四年要想学好俄语,就要以学生为中心,优化学生时间,整合课程体系,要给学生一个岁月留痕的青春,给他们学习的动力,就是要大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课程体系优化就是要以应用型本科高校俄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合理整合大学四年间的课程体系,使其与应用型培养目标相符。课程总学分应控制在150-180学分,总学时为2400-2900学时,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根据本校的定位和培养目标确定课程体系各部分间的合理比例。重点要整合专业核心课程和培养方向课程。
(二)不动——不动如山的扎实基础
夯实学生俄语语言基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一二年级打基础,不断提高俄语专业四级测试的过级率。重点打造俄语基础课课程群,把《基础俄语》建设成为优质特色课程。《基础俄语》课是俄语专业的基础必修课,是培养学生俄语听、说、读、写、译综合技能的核心课程。基础俄语课程授课教师要始终把提升学生的俄语综合运用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对学生及基本功训练,从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同时入手,并与其它相关课程,如俄语听力、俄语口语、俄语阅读、俄罗斯概况互相配合,把俄语专业四级测试考试大纲中的11个考试项目分为不同的专题,落实在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各有所侧重。各科任课教师要围绕四级考试的题型分专题讲解,把学生认为的难点作为教学重点,加强学生的薄弱环节,使学生的应试能力和技能得到明显提高,最终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提高俄语专四过级率。
(三)根基——牢而不破的语言技能
培养学生俄语语言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应用型本科高校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就是要加强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主要设俄语视听说课程群,课程以俄语语音、俄语听力、俄语视听说、俄语口语课程为主,课程群的目标就是加强俄语基础知识和语言听说技能的培养。俄语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重在平时的积累。因此务必使学生养成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根基不牢,地动山摇”。
1.加强外籍教师在俄语视听说课程群中的主导作用。大一第一学期就开设俄语听力课,由俄语外教来上这门课,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接触纯正、地道的俄语。
2.加强精读教师与外教在俄语视听说课程群中的联合和作用。中俄应教师强强联合,共同协商,把精读教材中言语实践部分作为外教口语课中的补充材料。这样的课程整合会起到很好的合作效应,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大大提高。
(四)向上长——开阔向上的发展空间
应具备相关专业方向知识技能、专业知识。这主要指在三、四级要开设相应的专业方向课,按照“前期趋同,后期分流”的理念,科学地设置相关专业方向课程。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立限选2-3个课程群:商务俄语课程群、俄语翻译课程群、涉外高端服务课程群。以商务俄语课程群为例,具体措施如下:
1.教材应用化
(1)精读课选用国家级教材,方向课要选用实用性强,便于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在今后工作中能得以应用的教材。
(2)加大自编教材撰写工作。编写一部适合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经贸俄语口语教材。
2.课程体系的应用化
在课程体系中要大胆的改革,构建一套适合培养经贸人才的课程体系,即应用化课程体系。三、四年级开始以经贸特色课为主。经贸课门数应增加到6-8门,如经贸俄语、俄语经贸翻译、俄语经贸应用文、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等。
3.教学过程应用化
每一节课以精讲多练为主,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语言的输出,加强能力的培养。贯彻“以勤治懒”的方针,采用“专项强化训练”方法,强化教学过程。
4.教学方法应用化
加强经贸情景下的经贸内容对话教学。课堂上教师应尽力利用课文里的情景进行会话教学,或教师尽力设计经贸情景进行教学和会话操练。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创造情景,以教学为主线,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交际化。
(五)向阳光——阳光明媚的就业前景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职业证书获取率。具体措施如下:
1.实现学生的就业与社会相关行业的有效对接
充分用好校外优质资源,在行业企业的真实环境中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创建新的培养基地和平台。根据俄语专业的特点,积极探索适合于俄语专业的合作教育,以此为依托来加强对学生的培养渠道建设。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满意率和就业质量,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组建由校外行业专家参与的教学指导委员会,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
2.提高职业证书获取率
引导学生在校期间参加《普通话水平证书》、《国际商务俄国语等级证书》、《国际商务秘书专业证书》、《国际贸易业务员专业证书》、《国际计算机考试等级证书》、《教师资格证书》、《普通话水平证书》《旅游导游证书》、《职业汉语能力资格证书》、《俄语翻译证》的考试。
三、课程体系优化可持续发展——构建“七个一工程”
(一)要有一个先进的课程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突出能力培养的现代教学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
(二)要有一份科学的课程大纲。课程应制订一份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的课程大纲。要从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及作用出发,设计教学目的、基本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保证教学的规范性、稳定性和连续性。
(三)要有一套适用的教材。各教学团队要依据课程教学大纲要求,按照先进性、科学性、应用性等标准选用适用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材。
(四)要有一支优良的课程教学团队。有计划建设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人员相对稳定,教学效果好,综合素质高的课程教学团队;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
(五)要有一个好的教学条件。要对课程教学条件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际需要,提出合理的改善构想与方案。
(六)要有一组有效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深化教学模式改革,不断探索出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方法。要以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为考核目标。
(七)要有一种适合的教学手段。应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在正确处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关系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大树理论下课程体系设置要坚持科学性、实用性及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围绕专业培养目标,遵循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课程群,打造特色优质课程,构建模块化课程: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相关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加强课程体系的国际化建设,可采用国内国外培养相结合、校内校外师资相结合、线上线下课程相结合,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形成较科学、合理的知识传授结构,使学生在校期间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为学生最终成才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