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淮北花鼓戏舞蹈形态特征研究

2019-01-15薛元骏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花鼓戏淮北舞蹈

薛元骏

(淮北师范大学,安徽 淮北,235000)

淮北花鼓戏因起源于淮河北部地区,故得其名。淮北花鼓戏除了表演、唱腔部分极具地域特色以外,舞蹈动作也极具淮河流域的风土人情,其艺术价值不亚于中国民族民间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安徽花鼓灯。淮北花鼓戏的舞蹈动作源于生活,但其艺术成就高于生活,它的艺术成就源于广大劳动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因此对淮北花鼓戏的舞蹈部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淮北花鼓戏舞蹈形态的演变与发展

1. 源于民间——淮北花鼓戏舞蹈的起源

“花鼓戏”名称来源主要是舞蹈形式,一般男角上场均腰背花鼓,且伴奏乐器也主要是花鼓,故而得名[1]。花鼓戏最初以舞蹈配以说唱的形式出现,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独立的剧种,并产生较大轰动和影响。淮北花鼓戏的演出形式主要以舞蹈为核心,基本上都是民间流行的小型舞蹈,能够深切反映出劳动人民的农闲之乐。从舞蹈动作来看,主要是模仿当地民众日常生活及生产场景,在其自身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淮北花鼓戏也开始吸收来自更多民间的杂技艺术,舞蹈动作更加多样复杂,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更多观众。这也导致了以舞蹈为主的淮北花鼓戏唱腔较少的原因,一般只有宿州调调和太平调调两种唱腔。

2. 淮北花鼓戏舞蹈形态的历史嬗变

历经300余年的发展历程,淮北花鼓戏舞蹈主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需要舞台的就地表演形式,以反映百姓日常的舞蹈为主,舞蹈形式取自民间日常生活及生产劳作,如《王二姐担水》《拾棉花》等[2]。同时这一阶段采用唱山歌、家乡小调等形式配合舞蹈,随时随地可开始舞蹈表演,没有前台和后台的划分,演员化妆也相对简单。第二个阶段是从舞蹈逐渐走向独立戏曲曲种,歌和舞并重。清末年间,淮北花鼓戏开始向戏曲形式转变,并在多个地区开始演出,所表现的内容不再是单纯的乡间劳作,而是结合历史与民间故事,以整本戏形式演出,同样衍生出类似京戏的角色行当。此时的舞蹈表现形式、表演场地比较灵活,深受百姓喜爱,故而有“花鼓一响,锅饼子贴在门框上”的俗语出现。这些俗语证明了花鼓戏对当地民众生活的影响[3]。第三个是发展阶段,民国初年,淮北地区遭遇大旱和蝗灾,大多居民不得不背井离乡,很多花鼓戏班开始脱离了舞台“砸干梆”——沿门乞讨,很多花鼓戏演员在南京、上海等大城市开始巡演。但是,民国政府认为花鼓戏有伤风化,禁止演出,导致很多演员流落街头,其传承受到严重影响。

这种情况持续到新中国成立后有所改善,宿县地区政府开始关注和重视花鼓戏,并对淮北花鼓戏剧种开展抢救工作,最终成功保留100余种传统花鼓戏,同时对花鼓戏舞蹈进行准确记录和整理,显著推动了花鼓戏的传承与发展。

二、淮北花鼓戏舞蹈形态及其艺术特征

1. 淮北花鼓戏的特色舞蹈形态

在淮北花鼓戏的表演过程中,舞蹈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其中不仅有较高的技术要求,还要富有当地的生活气息。其中独特的舞蹈特技主要表现为顶碗功、垫子功、顽石磙等种类。淮北花鼓戏以舞蹈为核心,其舞蹈特色也是最吸引观众的地方,它不仅仅能够突出淮北民俗特征,同时也具有比较浓厚的生活气息。淮北花鼓戏舞蹈动作技术高超,总是给人以“欲左先右”“欲扬先抑”之感,舞蹈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舞蹈演员在进行表演时,首先要学会察言观色,透过观众所表现出来的面部表情,去洞察其内心的世界变化,及时对舞蹈动作进行调整,使全场氛围得到进一步调节。其次,淮北花鼓戏的锣鼓伴奏存在着很大的即兴成分,良好的应变能力是舞蹈演员需要具备的素质之一。这样看来,舞蹈演员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生活阅历,还要精准捕捉观众情绪变化,可以说花鼓戏对舞蹈演员提出很高的专业技能及综合素养要求。淮北花鼓戏舞蹈包括“生角舞”“旦角舞”等,表演花鼓戏除了要求表演者掌握特定舞蹈动作外,还要掌握特殊的舞蹈技术,使刚与柔、虚与实更加对立统一,也正是这种矛盾,将淮北花鼓戏的舞蹈形态呈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1)压花场,即称作旦角舞。此舞步不仅可以采取双压与单压的方式,还可以采取四旦群压的方式。在表演过程中有小跳步、打条步以及快碎步等步法。表演者可以采取双手共同摇摆的方式,还可以采取舞动绸缎,在胸前进行横拉手巾。表演者应当结合剧情的需求,利用不同的舞蹈表演套路,例如一边担水一边走、一边割麦子一边走、踮起脚尖过河等不同的方式,为观众呈现出精彩绝伦的舞蹈表演。

(2)盘鼓,即称作生角舞。这种舞蹈表现形式就是人们常说的玩鼓舞蹈,能够将花鼓戏表演中生角的舞姿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可以将鼓放在身体前后的任意位置,还需要进行大概五到六次的姿势变化,使观众感到应接不暇。这种舞蹈采取的舞蹈套路主要包括:分腿跳、骑马式、左右开弓以及在后备背花鼓等方式。采取的鼓点有长流水、三番子等。其中可以根据大小架将盘鼓分成文派与武派。大架则具有节奏欢快、形式奔放的特点;小架则具有风格幽默、活泼的特点。

(3)四门八叉与大舞场的特点。四门八叉主要以下叉动作为主,而大舞场的歌舞表演则是全体人员进行献艺,有翻跟头、叠罗汉等吸引观众眼球的表演。

(4)舞蹈特技。淮北花鼓戏舞蹈特技包括垫子功、顶碗灯、顽石磙等。首先,最常表演的当属于垫子功,演员需要扮成小脚女人在台上演出,经过现代化的发展,逐渐演变为演员用脚尖走路,这样能够将女人的体态更好地描绘出来。其次,顶碗灯表演中演员应当根据剧情需要,点燃头顶的灯。以传统剧目《三告李彦明》为例,表演者头顶七个碗,演员需要在手肘的位置上悬马灯,还要完成不同的动作。最后,表演者的谢幕动作采用了绵羊趴的方式,将灯摔碎,进而引发全场的情感共鸣。在顽石磙的表演过程中,演员将石头放在腹部,单脚着地,胸部立二花旦,其他表演者一起挥舞绸缎,伴随着鸣鼓声,表演场面气势磅礴令观众们都深受震动。

2. 淮北花鼓戏舞蹈形态的艺术特征

淮北花鼓戏舞蹈表演形式以小型民间歌舞为基础,融入生活场景,通过来自民间的生活常见动作,设计出一个个具有鲜明特色的舞蹈动作,同时也吸收和借鉴花鼓灯的舞蹈特色,加入一些舞蹈特技,增强了舞台表现力。

(1)舞蹈动作取材广泛

淮北花鼓戏舞蹈的产生与发展,与淮北广大地区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民间百姓世俗生活最基本、最真实的反映,是一种民间集体创造出来的文化艺术。例如《王小赶脚》《花园会》《大走场》等经典传统剧目,其中的舞蹈动作基本都取材于民间百姓的日常生活,将生活和劳动中的常见动作设计成舞蹈动作,是对淮北地区广大劳动人民生产、生活习惯的描述[4]。不仅如此,田间劳动场景、邻里邻居相处场景、乡村家庭矛盾场景等都是淮北花鼓戏的取材范围,为花鼓戏舞蹈传播和演绎提供大量现实题材。从淮北花鼓戏舞蹈表演上看,舞步不仅活泼、流畅,同时配合剧情,动作简单明快;演员表演与百姓生活相关,不仅充满地方特色,也蕴含浓郁的乡村氛围,深受淮北地区广大农民群众的喜爱。淮北花鼓戏具有哀婉缠绵、如泣如诉的特点,与湘西地区流行的花鼓戏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容易使人快速进入到舞蹈场景中,引起广大观众的思考。从舞蹈表演形态上看,男舞蹈演员强悍豪放,女舞蹈演员泼辣热情,所有性格特征极其鲜明。

(2)淮北花鼓戏舞蹈表演更加关注戏曲艺术

淮北花鼓戏吸收民间杂技的同时,将民歌、花鼓灯等元素融入其中,在舞蹈表现上独具特色。虽然舞蹈动作来源于生活,但是其舞蹈表演却超越生活。例如在表演“花鼓大走场”时,男演员在“盘鼓”“连环掏鼓”“金丝盘葫芦”等动作中,往往都需要强有力的身体来完成这些具有一定技术难度的动作,也就是说,淮北花鼓戏的舞蹈需要表演者具备超强的耐力,不仅要始终保持动作规范性,还要维持表演质量和效率。这也是淮北花鼓戏能够逐渐从民间自娱舞蹈逐渐向以表演为生的“班社”形态转变的重要原因之一。淮北花鼓戏舞蹈表演动作细腻,且形象逼真,对演员也是一种考验。而一些“旦角舞”“生角舞”表演,在动作中既突出男性的坚毅,也突出女性的柔美,使舞蹈动作具有刚柔并济的特殊美感,且虚实结合,配合“顶碗灯”舞蹈特技,不仅使舞蹈形态更加丰满,又增加观赏乐趣,动作行云流水,使人眼前一亮。

(3)舞蹈特色的亮点

通过对淮北花鼓戏舞蹈的深入研究,其鲜明的动作特点,丰富的表演形式及高超的动作技巧,成为淮北花鼓戏在舞蹈层面上重要的特色和亮点。

首先,舞蹈动作具有创造性和创新性,这是地区文化特征的外在体现。淮北花鼓戏舞蹈不再局限于一个框架中,而是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表演过程中更加关注戏曲艺术,并大量引入戏曲艺术的程式化模式。除此之外,通过多年发展和老一辈艺术家的不断改进,淮北花鼓戏舞蹈发生很大改变,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进行创造性革新,突出体现在表演更加的生活化。实际上,大量艺术领域研究成果表明,无论是中国传统民族艺术,还是国外艺术,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均与其他艺术形式存在明显的界限,且保持不同的艺术特色,这一点在淮北花鼓戏舞蹈艺术上较为明显。在漫长的发展与变革中,淮北花鼓戏舞蹈形成独一无二的艺术特色,在继承传统戏曲多种元素的基础上,演员在表演上经常将生活舞台化,从而在舞台上展现更多的现实生活。很多淮北花鼓戏舞蹈演员在表演过程中,由于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深入理解,能够赋予舞蹈动作更多的艺术情感,表演细腻真挚、逼真动情,使观众能够感知到浓重的生活氛围。

其次,淮北花鼓戏舞蹈动作通常比较自由随意,虽然部分会出现冗繁过度之感。此种修饰有人会认为相对繁杂,容易与整体线条混淆。正是由于这一点,从侧面证实淮北花鼓戏舞蹈艺术不断追求深远意境的特点。纵观淮北花鼓戏舞蹈的这种处理特点,需要表演者不断加强基本功,才能达到演出要求。但在表演上取决于表演者对花鼓戏的理解是否深刻到位,根据自身理解,对相应舞蹈动作加以妥善处理,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展现出应有的美感,突出意境之美。淮北花鼓戏戏曲艺术不仅演唱技法独具特性,同时对于人物性格塑造和文学台本的处理上也比较出色,花鼓戏一改传统戏曲悲剧风格,突出展现喜剧效果。剧本创作重点突出喜剧风格,演员表演主要展现喜剧效果,两者相互协调,将极具喜感的剧情融入表演中,进一步激发剧情的矛盾冲突,舞蹈演员透过对生活积累和人情世态的掌握,将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舞台上展现出来,为观众呈现出更多健康、活泼、向上的内容。用扎实的剧情堆砌喜剧效应,能够进一步反映出生活的本质内涵,对观众理解生活,感知生活具有引导作用。

三、淮北花鼓戏舞蹈艺术的传承发展

从传承角度看,无论是音乐、文学还是舞蹈,想要完全实现“永葆青春”并非不可能。任何一种艺术的传承都离不开老一代艺术家的贡献,淮北花鼓戏舞蹈艺术的表演技巧、舞蹈动作、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都会被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环境所影响,甚至是替代,传承就成为这种古老的地方民间艺术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淮北花鼓戏在淮河流域的传统戏曲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同时期人们对花鼓戏舞蹈的认识也不尽相同。例如清末大发展时期,花鼓戏舞蹈艺术发展至巅峰时期,在民国初年却被认为是低俗的代表,并受到政府的抵制。由于认知上存在的差异,淮北花鼓戏舞蹈技艺传承存在很大难度。目前,随着我国对民族艺术的重视和艺术文化格局的明显变化,人们开始关注淮北花鼓戏舞蹈艺术的传承问题。欣喜的是,淮北花鼓戏舞蹈艺术已经在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相信其所展现出来的文化和艺术魅力,必将为民族文化增添更多色彩。但现阶段淮北花鼓戏的生存空间每况愈下,在淮河流域地区已鲜有人提起,对于目前仅存的几个淮北花鼓戏剧团调查来看,新生力量培养的困难已经成为遏制其再度繁荣的重大难题。为此,需要加强对于社会力量的动员和宣传力度的提高,使更多人能够关注到甚至对淮北花鼓戏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为其提供传承和发展的空间。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中宝贵的遗产,淮北花鼓戏舞蹈艺术虽然能够超越时代,发挥经典永恒的价值,但也要深刻意识到艺术流派传承问题,无论是音乐流派,还是舞蹈技艺,均属于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当代人将其深深植根心中。

四、结语

淮北花鼓戏舞蹈独具艺术特色,历经300余年的发展与演变,淮北花鼓戏既有辉煌,也有落寞。从现阶段发展情况看,淮北花鼓戏受到当代流行文化的冲击,加之经济效益的影响,导致淮北花鼓戏没有得到完好的传承与发展,演员“青黄不接”的情况难以改变。如何能够让淮北花鼓戏从“历史文化形态”到“艺术创造形态”转变,从而产生出具有舞种特色、突出地方特色的优秀作品是未来淮北花鼓戏所有从业者和研究者所需要研究和关注的。

猜你喜欢

花鼓戏淮北舞蹈
浅谈常德花鼓戏的艺术特色
TGS智能梯流干选机在淮北矿业集团的应用
湖南花鼓戏的艺术特征与文化传承
南朝宋齐的河济淮北诸戍
资兴:花鼓戏进校园
湖南花鼓戏舞蹈的特征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明清时期徽州与淮北衣食文化之比较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