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独立电影的主流化转变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2019-01-15王欢欢李大伟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制片厂好莱坞成本

王欢欢 李大伟

(武汉大学,湖北 武汉,430072;山东大学,山东 济南,250100)

中国是继美国之后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并且很有可能在明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电影市场,目前我国的电影产业正处于迅速发展时期,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产业发展阶段低级、产业结构不完善的问题。从美国的电影产业发展经验来看,要想真正调动整个电影市场的发展活力,独立电影等小成本电影的作用不容小觑。北京大学陈旭光教授指出:“一个健康的电影产业结构一定是商业大片领头、中小成本影片全面开花的金字塔式结构。”[1]这一观点得到学界及业界较为一致的认可,电影学者饶曙光在《当代中国结构性变化中的中小成本电影》文中引证并进一步阐释了这一观点。就好比美国目前形成的好莱坞、独立坞与独立电影三足鼎立的局势,好莱坞依旧是产业的领头羊,但在培养电影人才、培育观众审美以及调动市场活力等方面独立坞与独立电影等中小成本电影则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通过研究美国独立电影的主流化转型在为我国中小成本电影提供借鉴的同时也可以促进产业的平衡发展。

一、美国独立电影主流化的背景

独立电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先有主流,后谈独立。美国独立电影主要是指独立于美国好莱坞五大制片厂的电影,这种界定体现在商业层面,即通过制作资金的来源来判断,是指在好莱坞几大制片厂之外融资生产的电影[2]。“题材视点独特,经常与日常生活或社会现实直接相关,在(好莱坞)制片厂体系之外,以程度不等的手工业方式制作;有一些不一定默默无闻但不是明星的演员表演;尤为重要的是成本低廉。”[3]但随着独立电影的发展,主流与独立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这种定义也并不绝对,并且独立是一个流动的过程。

美国独立电影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一开始由于资金限制,大多是成本较低的B级片,制作简陋、质量粗糙,与此同时为了迎合青少年占主流的电影市场,题材主要选取恐怖片和科幻片,内容无非是“怪兽、外星人、衣着暴露的女人和耸人听闻的故事”[4]。到了1975年,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获得了空前成功,好莱坞意识到用A级片的预算拍摄B级片的题材是一条可行的道路,美国电影迎来了大片时代,低成本的B级片逐渐被市场淘汰。此后独立电影痛定思痛,决定就此改变观念,放弃低俗与廉价的表达,转而开始寻求小成本可以实现的艺术创作。同时在圣丹斯电影节和独立影片规划委员会这两个专业组织的帮助下,美国独立电影逐渐壮大,有了自己的制作发行公司、电影节、艺术院线和稳定的影迷群众。

经过40年的积淀,独立电影逐渐发展成熟,成为可以与好莱坞抗衡的力量,而此时的好莱坞正值发展困境。首先,制片策略改变导致的市场供不应求,被跨国企业收购之后的大制片厂开始注重影片的全产业链开发,主要制作“大预算、大制作、大市场、大营销”的“高概念”电影,这使得市场上的影片数量大幅减少,大片的同质也使观众逐渐产生审美疲劳;其次,观众群体对多元化影片的需求,那时正值中年的“婴儿潮”一代多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中产阶级,有闲也有钱的同时期待优质艺术影片,同时他们的孩子X-世代因为叛逆反而偏爱独立电影与B级片;最后,技术的发展与影院的建设使更多人有机会接触独立电影,一方面技术的发展使拍摄与观影设备逐渐普及,拍电影与看电影的成本降低,另一方面多厅影院的建设与银幕数量的增多以及分线发行的策略让独立电影登上大银幕的同时拥有了盈利能力。

20世纪90年代,就在大制片厂急需改革的关键时期,美国爆发了影响世界电影的独立电影运动,史蒂文·索德伯格的《性、谎言和录像带》和昆汀·塔伦帝诺的《低俗小说》在世界电影节上大放异彩,独立电影的艺术价值终于被正名。

“尽管在理想状态下,独立电影是纯粹非主流的,带着纯粹原创性的观点,但事实上并没有纯粹的独立电影这东西。”[5]电影本身的产业性和综合性决定了独立电影只可能是阶段性独立,这种独立具有相对性。自1989年因史蒂文·索德伯格的《性、谎言和录像带》开启美国独立电影运动短短4年之后,迪士尼在1993年收购了独立电影公司中的领头羊米拉麦克斯,独立电影在其辉煌的顶点终结了自己的“独立”,开启了主流化之路。

二、美国独立电影主流化的过程

独立电影的崛起填充了好莱坞因“大片策略”而空闲出来的市场,但这并不意味着好莱坞的衰落,拥有众多资源与巨大权力的大制片厂在看到独立电影的价值之后选择用“和平演变”的方式将其为自己所用。

首先是独立电影公司的主流化。许多知名独立电影公司被好莱坞制片厂收购,例如米拉麦克斯被迪士尼收购,新线被时代华纳收购等。与此同时大制片厂也在紧锣密鼓创建自己旗下的独立电影部门,例如福克斯成立了探照灯影业,专门负责独立电影的制作与发行。这样做不仅可以为公司带来更高的投资回报比,还可以扭转公司形象并且为以后的发展储备人才。独立电影公司背靠大制片厂获得了更多的制作资金与宣传资源,但也丧失了一定的自主性,逐渐发展成为“小制片厂”。

其次是独立导演的主流化。电影创意的源泉来自于导演,导演回归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电影作品的独立性,艺术风格也难免要与类型元素进行碰撞。成名于90年代的导演大多比较现实,往往愿意将自己在独立电影界的成就作为自己跻身名利场的跳板。例如索德伯格在成名之后就顺势进入环球影业,蛰伏9年终于在2001年凭借《十一罗汉》的大获成功在商业市场证明自己。与此同时,诺兰也凭借《记忆碎片》成功跻身好莱坞,为华纳兄弟拍摄了“蝙蝠侠系列”和《盗梦空间》等大片,在实现票房与口碑双赢的同时把商业类型大片带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度。他们并不觉得跻身主流或拍商业大片是一种堕落,反而掌握主动权将自己的风格带入类型片的创作当中。

最后是电影节与辅助机构的商业化。自从独立电影的价值被大厂发现之后,每年都会有大型公司前来购买影片,顺便带来了明星、红毯、时尚以及由此被吸引来的大量媒体。而圣丹斯学院也开始进行产业化运作,创办影院集团、开辟电视电影频道,为独立电影的商业化开辟道路,同时很多年轻导演也将圣丹斯作为自己进入主流的跳板。

虽然独立电影起初因独立于好莱坞而存在,但它最终无法独立于美国整体的工业环境与商业市场,因此说独立电影的主流化转变是不可避免的,这一点在中国同样适用。

三、对中国的启示与建议

中国电影行业目前面临的几大问题:没有类似好莱坞的大制片厂,缺乏专业的生产流程;没有完善的宣发机制,电影市场乱象丛生;电影产业链不够完善,产业收入依然主要依赖票房收入;同时在资本的裹胁下,我国电影人甚至没有做好一部作品的耐心,浮躁之风盛行。虽然电影作为第七艺术无法在国家之间进行比较,但电影作为商业产品、作为娱乐产业的一部分,其在美国的发展是绝对走在我们前面的,并且我国电影产业目前面临着与20世纪90年代美国一样的机遇与挑战。首先,市场上优质电影内容极度匮乏,这从今年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撑起整个暑期档的情况可见一斑,2018年前2%的头部电影占据全年总票房的三分之一,市场集中度之高令人咋舌;其次,观众群体的多元化随着电影市场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年龄层的观众开始走进影院,对影片的需求也日益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但受限于我国发行体系的不完善以及影院的营业压力,很多独立小成本电影根本没有机会登上大银幕,排片少得可怜不说还经常影院“一日游”;最后,影院建设以及技术的发展为观众接触小成本电影提供了便利,如果奈飞模式成功,那么小成本电影在线上流媒体平台上映指日可待,当前我国影院数量超万家、银幕数量过6万的规模也为分线发行的实施奠定了基础。那么在当前我国需要中小成本电影补充市场、完善产业结构的时候,我们可以从美国产业发展的经验中获得四点启示。

第一,要有相关电影企业为中小成本电影的商业化运作保驾护航。我国电影产业发展时间短、影视企业集中度低,缺乏类似好莱坞大制片厂的大型影视集团,很多影视企业维持经营依旧艰难。但近几年互联网大型企业包括中国移动和联通等电信企业也在布局影视板块,因此,未来如果中小成本电影可以背靠大型集团,那么市场上就会涌现更多的优质影片。与此同时很多第六代独立导演也创建了自己的电影公司为独立电影的商业化贡献力量,例如自2006年起,贾樟柯先后创办了西河星汇、意汇传媒、暖流文化等制作投资公司,柯首映新媒体宣传公司和平遥国际电影节,为独立电影打造全产业链的商业化运作;宁浩有“坏猴子影业”和“欢喜传媒”,签约新老导演为电影制作保驾护航;王小帅有“冬春影业”;管虎有“七印象”;甚至连娄烨都在2017年成立了“依英影视”。

第二,培养专业的类型片导演或者独立电影导演向商业化转型。其实中国并不缺好的电影教育与优质的导演,但中国的电影教育长期以来都是一种精英式教育,目标在于培养“艺术大师”,商业电影与类型片一直没受到重视,很多科班出身的导演大多也会选择拍摄文艺电影而非商业电影。因此,首要任务还是要转变观念适应市场,加强对类型片创作的教育。近几年大多数第六代独立电影导演也都开始向商业转型,不仅雇佣专业营销公司为影片进行宣传,而且使用当红流量明星为影片站台,例如贾樟柯的《江湖儿女》、娄烨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王小帅的《地久天长》、毕赣的《地球最后的夜晚》等。引导艺术片导演拍类型片可能会有助于解决国产电影质量堪忧的情况,比如大卫·芬奇和诺兰都是由艺术转向商业,他们的作品往往口碑与票房双收。当然近几年国内也涌现出很多优秀的青年商业导演,他们不介意在商业上做新的尝试,例如文牧野的《我不是药神》、韩延的《动物世界》、路阳的《绣春刀》、郭帆的《流浪地球》等。

第三,要发展相关辅助机构与激励计划。没有圣丹斯学院与电影节的支持,美国独立电影也不会如此迅速发展。我国近几年也涌现出一批支持青年导演的组织,其中最有代表的就是First青年电影展,它不仅是展示作品的平台,也是青年导演寻求融资与签约公司的渠道。当然也有许多电影人在支持小成本电影,比如贾樟柯的“添翼计划”、宁浩的“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王思聪的“香蕉新导演掘地计划”等等。但尴尬的是,虽然青年导演扶持计划如此众多,但真正崭露头角的导演却凤毛麟角,并且很多被扶持的导演大多还是局限于艺术表达,产出的作品也往往曲高和寡,弥补不了电影市场的缺口,并且一个电影项目的成功绝不仅仅需要好导演,优质编剧和制片同样是我国影视行业内极其匮乏的人才资源。

第四,要改善我国电影的发行模式。美国的独立电影为什么可以盈利?因为美国电影的发行模式分为广泛发行、有限发行与点映发行,很多小成本影片可以不采取大规模上映的策略,而是在一二线大城市少数上映或者是采取小规模电影之后口碑扩散的方式发行。我国目前的发行模式是所有电影采取广泛发行,中小成本电影往往会在市场上与高概念电影正面交锋,而大多数影院为了盈利都会增加大片的排片量,也就是一家影院主要排十几部影片,放到全国上万家影院主要排片还是这十几部,很多小成本电影因此失去与观众接触的机会。虽然近几年一二线城市发展出一批艺术影院以及艺术院线联盟,但目前生存状况依旧堪忧。好在我国近几年也摸索出“观影团”以及“点映”等发行模式,如“毒舌观影团”“大象点映”等,还有高校巡映等模式,都帮助小成本优质电影在上映前积累口碑。

猜你喜欢

制片厂好莱坞成本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我为歌狂》将拍真人版电视剧
12月好莱坞精选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11月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落寞或重生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揪出“潜伏”的打印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