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临床工程师在医疗机构中的作用与培养

2019-01-15邹义哈尔滨市第五医院供应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2期
关键词:工程师医疗机构原理

邹义 哈尔滨市第五医院供应科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内容提要: 在医患关系的紧张的当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工程师在医疗机构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结合实际,浅析了临床工程师在医疗机构中的作用,探索和总结医疗机构如何加强临床工程师的培养。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应用于临床,新型医疗设备不断涌现,极大地提高了医疗技术水平。由于临床的发展需求,各级医院的精密贵重设备越来越多。如何使这些仪器设备安全有效地运行,发挥它应有的价值,是行业内普遍关注的问题。但由于临床医护人员平时工作繁忙,导致对医疗设备的培训使用不够重视,从而对新型医疗设备的工作原理不了解,设备操作使用不熟练,甚至使用不当,违规操作,导致设备故障而停机[1]。制约了科室新技术、新方法、新项目的开展,医疗机构需要加大力度培养临床工程师的任务显得紧迫和重要。

1. 临床工程师的作用与意义

1.1 在设备采购中提供重要参数

在医疗设备和保修采购中提供关键参数,帮助医疗机构采购最佳性能的医疗设备。在医疗机构中,经常遇到为临床科室采购的部分医疗设备功能不全,许多高级应用无法开展,究其原因,都是在采购的时候对关键参数的掌握不够,等使用后才发现功能模块缺失。实际上,在招标采购过程中,重要参数是招标工作的难点,容易出现漏洞的环节,具体为对重要参数认识不清、具有倾向性或排他性、用语不规范等[2]。如果在采购设备的过程中有临床工程师参与组织和决策,制定出科学公正、准确实用的技术参数和性能,就能顺利解决这些问题。

1.2 在设备验收中把关

在验收医疗设备时,由于医务人员对医疗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掌握不多,往往是安装工程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而对于安装工程师来说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在发现缺少某个部件或功能等不足时,一般不会指出来,造成了在安装后的使用过程中设备的功能缺失,不够完善,甚至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和临床诊断效果,给医院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在医疗设备安装验收时,需要临床工程师全程负责参与医疗设备安装地点的规划,机房的装修,货物的清点,设备的安装、调试、校准、培训、验收等步骤,根据招标文本和合同条款全方位验收合格后的医疗设备方能交付临床使用[3]。

1.3 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技术指导

在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专业技能培训和操作注意事项,专业技能培训直接关系到临床医护人员对医疗设备的熟练掌握度和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临床医护人员只有掌握了常规操作技术、维护保养知识和操作注意事项方能上岗,才能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医疗设备的不必要损坏。医疗设备总类繁多,功能各异,临床工程师只有掌握了各类医疗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在培训中总结经验,不断学习,提高培训技能和方法,这样方能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可执行有效的培训,使医疗设备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

1.4 加强设备质量控制

在医疗设备质控中保证设备更安全、更准确、临床医护人员使用更放心,在当前医患关系和群众对生命健康关注的形势下,医疗机构对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医疗设备而言,都需要保证质量合格之后才允许投入使用。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临床医护人员往往不关心设备的参数是否合理,他们只要求设备能工作、使用舒心顺手就行。这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可能会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对于诊断、治疗设备而言,质控不合格必然导致诊断的不准确和治疗效果的不佳,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针对于此,医疗机构迫切需要临床工程师根据医疗设备的使用规范定期做好设备的检测、校正、维护、保养,使医疗设备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

1.5 提供精准保养和维修

临床工程师对各类医疗设备原理和操作应用方面的了解和掌握有自己的学科和专业优势,在设备保养与维修过程中,能快速找出设备故障的原因并将其修复。由于医疗设备结构复杂,且与患者的治疗和病情效果密切关联,为保证其正常使用,临床工程师必须做好医疗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工作,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安全风险。

2. 提高临床工程师培养的建议

由于临床工程师在医疗机构中的作用不可或缺,是当前医疗机构中构成“医、护、技”的三大组成要素的关键之一。那么,如何加强临床工程师的培养,笔者在此抛砖引玉,提供如下观点供参考。

2.1 将临床工程师分组

将临床工程师分成不同的专业组,构建各组的技能特长,如检验组、影像组、手术器械组、消毒灭菌组、血液透析组、心电监护组、呼吸麻醉组和质控组等专业细化分组。

2.2 加强经验交流

加强临床工程师各分组之间的理论学习和技术经验交流,各组之间举行每周心得学习和技术经验总结,促进临床工程师理论水平的提高,结合实际工作,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因此,各分组人员轮流讲解各组的设备原理、维修技能、使用方法、维护保养、质量控制等心得并加以讨论,形成并打印装订每周学习手册。

2.3 交叉实践

各组定期交叉实践操作,各组分时间段到不同科室、不同设备旁进行实战交流,对照使用说明书、操作手册对设备的原理和维修等进行操作实践,分析故障造成的原因和解决故障的基本方法与注意事项。让每组临床工程师都能学习和掌握其他分组设备的原理和维修技能。

2.4 组织培训

在院内不定期组织培训班,尽可能的邀请各厂家工程师给全院临床医护人员和临床工程师进行深入的培训,向厂家工程师学习、请教,在日常工作中,遇到不懂的地方可当面请教厂家工程师,有利于工程师的发展。

2.5 执行考核制度

对临床工程师实行考核制度。通过考核促进临床工程师不断学习,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增强服务意识。实行考核不是目的,而是要从根本上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完善临床工程师的考核制度,奖惩有度,赏罚分明,充分调动临床工程师的积极性,更好的服务临床。

2.6 加强临床知识学习

不定期邀请临床医护人员为临床工程师讲解相关基础医学知识,这是因为医疗设备涉及到基础医学和原理,通过这种培训学习,能提高与临床医护人员的沟通能力和解决设备故障的技能水平,效果非常显著。

3.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和实践,对临床工程师的培养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不但能提高临床工程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同时也能提高临床工程师在临床医护人员心中的地位、认可和薪资待遇。进一步,能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率和保障设备的安全性,降低设备的使用风险和运行成本,有利于减少医疗设备相关性不良事件的发生[5]。

猜你喜欢

工程师医疗机构原理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湖南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评审与分析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基于包络解调原理的低转速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在医改大背景下医疗机构财务管理人员如何适应发展需求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青年工程师
公立医疗机构国有资产管理研究
工程师变成“资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