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切口结合微型钛板在颧骨颧弓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2019-01-15邵秀梅辽宁省东港市中心医院五官科辽宁东港118300
邵秀梅 辽宁省东港市中心医院 五官科 (辽宁 东港 1183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究联合切口与微型钛板结合治疗颧骨颧弓骨折的疗效。方法:在2014年11月~2018年3月本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颧骨颧弓骨折患者中选出150例,根据治疗方法差异分组:对照组接受联合切口+不锈钢板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联合切口+微型钛板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67%低于对照组的13.33%,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切口与微型钛板结合治疗颧骨颧弓骨折疗效确切,实现减轻内固定,促进术后康复,且维持患者的面部美观度。
颧骨颧弓骨折是口腔颌面外科的常见骨折类型,由于骨折部位位于面部的突出部位,手术整复的切口设计、整复材料选择显得尤为重要[1,2]。本科室将联合切口与微型钛板固定结合起来应用取得满意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4年11月~2018年3月本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颧骨颧弓骨折患者中选出150例,术前均拍摄全口曲面断层片,颌骨螺旋CT片,明确骨折的分布部位、特点等。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分组:对照组患者75例,男46例,女29例,年龄20~55岁,平均(40.1±7.4)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45例,跌倒伤17例,击打伤6例,其他7例;根据Zingg ZC骨折分型:A型20例,B型29例,C型26例。观察组患者75例,男43例,女32例,年龄21~58岁,平均(40.5±7.6)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47例,跌倒伤15例,击打伤8例,其他5例;根据Zingg ZC骨折分型:A型18例,B型30例,C型27例。两组的一般资料经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择期手术,采用鼻腔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待麻醉见效后将头偏向健侧,根据患者的损伤情况合理设计切口,对于A型骨折患者,选择耳颞切口和口内前庭沟切口联合手术;B型患者和C型患者根据患者的损伤情况选择眶外侧缘、睑下缘、耳颞切口、口内前庭切口等多个切口合理组合。术中逐层分离,暴露清晰,在直视下刮除骨折缝中的增生纤维骨痂,解剖复位。对照组患者根据骨折位移情况选择合适大小规格、数量的不锈钢板,注入冷水,钻孔处理,尽量避免骨组织损伤,将钢板置入后用螺钉固定,然后检查牙咬合关系,并使用抗生素清洗创面,逐层缝合切口。观察组患者则使用微型钛板,根据患者的骨折情况合理塑性,尽量使钛板与骨面贴合,最后使用钛合螺钉固定。若严重位移或是牙咬合难度大的患者,需进行单颌结扎,在颌间采取固定措施。最后清洗创口,缝合切口,结束手术。
1.3 疗效评估标准
痊愈:牙咬合正确,张口度>3.51cm,经X线检查可见上两侧面型准确对称;显效:牙咬合恢复良好,张口度在2.51cm~3.51cm之间,X线检查可见上两侧面型基本对称;无效:牙咬合困难,张口度<2.51cm,X线检查可见上两侧面型不对称。
1.4 观察指标
收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从头部外形、颧弓外形、张口度、术后不适反应四个方面调查患者的满意度,总分100分)。
1.5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8.0软件处理数据资料,计数数据对比行χ2检验,计量数据对比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75例患者中:痊愈32例,显效4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33%;对照组75例患者中:痊愈23例,显效4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8.0%;两组对比χ2=4.807,P=0.028。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1例神经损伤,1例下眼睑水肿,发生率2.67%;对照组2例咬合异常,3例神经损伤,2例面部畸形,1例感染,2例下眼睑水肿,发生率13.33%;两组对比χ2=5.797,P=0.016。
在满意度方面:观察组评分为(94.4±6.5)分,对照组为(85.2±4.9)分,两组对比t=9.788,P=0.000。
3. 讨论
颧骨颧弓骨折占颌面骨折的18%~40%左右,由于骨折部位的特殊性,在治疗中需遵循“功能与外形”双项标准,传统的颧弓单钩切开复位等疗法的操作性差、复位效果不满意、易留下面部瘢痕等,已很少使用。联合切口近年来已在口腔颌面外科中得到广泛应用,临床医师结合患者的骨折特点合理设计手术切口,将多个小切口联合起来应用,既充分显露出患者的骨折部位,在直视下操作[3];同时切口隐蔽安全,术后患者面部几乎不会留下明显的瘢痕,满足患者的美观需求。例如:单一冠状切口的创伤较大,且人体头部的血液循环密集,出血多,术后易出现头皮麻木、感染等并发症;单一下睑缘切口过大时可能导致眼睑外翻;口内切口则无法在直视下手术,难以准确实现骨折部位的解剖复位,可能导致骨折块移位、复位不全现象,影响术后康复。而联合切口则结合患者的骨折特点,将多个小切口联合起来应用,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减轻手术创伤,获得满意的手术视野,减少出血,促进术后康复。
微型钛板是由纯钛制成的,薄而窄小,易于塑性,与人体的骨面贴合性好,使用简单;具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无毒、无致癌,抗腐蚀性强,在植入人体后可永久保留[4,5]。在颧骨颧弓骨折手术治疗中,微型钛板的使用实现骨折的坚强内固定,推动患者牙咬合的准确,两侧面型准确对位,改善患者的张口度,提高生活质量。当然,微型钛板也有一些缺点,例如:质地柔软、耐磨性差,塑形次数过多可能导致金属疲劳而致折损,当患者在阴雨天患处不适时,需二次手术取出钛板。当患者需要进行放射影像学检查时,钛板的存在会干扰图像,而且患者对颌面部金属固体物温度的变化较为敏感,对患者日常生活带来不便[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相较于不锈钢板内固定,微型钛板的使用更有助于促进骨折的准确复位,改善患者的面部外观,满足患者的美观需求。不锈钢板的生物相容性差,患者易出现排斥反应,引起感染、过敏等并发症,影响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联合切口与微型钛板的结合在颧骨颧弓骨折治疗中应用疗效确切,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