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校园建设中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完善策略探讨
2019-01-15褚建云
褚建云
(南京医科大学,江苏 南京 211166)
高校是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摇篮,高校的安保措施是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基石。要建设“平安校园”,就必须要配合当前的高校内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保卫工作的工作机制,对大学生们人身财产安全和心理素质教育都提供有力的保障。
一、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新形势
当前,我国高校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高校扩招后大学生数量激增,提高了高校安全保卫工作难度。高校扩招后,学生人数增长且办学主体和办学层次也更加多元化,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难度都有所增加;当前高校的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具有极强的滞后性,并不能满足当前高校的发展需求,为校园安保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不良影响[1]。
自高校自不再实行毕业计划分配以来,学生获得了就业自主权,但是也面临着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高校扩招后毕业生数量激增,更加剧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压力,因压力而导致的利益摩擦和心理失衡现象不断产生,为高校的安全保卫工作埋下了隐患。大学生们来自五湖四海,出身也各不相同,经济条件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极易引发冲突,这需要在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当中重点关注。
二、平安校园建设中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完善策略
(一)健全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制度
高质量的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必须要依托于健全的工作管理制度,必须要通过制定严格规范的制度,来保障校园安全。必须要加强校园领导的负责机制,校园安全保卫工作应该要与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一样,统一进行部署和落实,要由明确的学校领导对此工作负责,这样才能确保工作效率的提升。除此之外,还应该要完善管理和监督机制,要对校园安全保护工作制度的具体执行进行监督,并且要设置相应的奖惩机制,通过这样的方法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积极地参与到安保机制的完善工作当中来。要完善预警和应急反应工作机制,对于校园当中的各种突发状况要进行预估,并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二)提高安保人员的专业素养
高校安保人员的专业素养对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质量起到了决定性影响。为了提高高校的安全保卫工作质量,构建“平安校园”,必须要提高保卫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打造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强大业务能力的安保人员队伍。
资金支持对于打造高质量的保卫人员队伍来说至关重要,无论是配备高科技的设备还是对安保人员进行全方位培训,都离不开强大的资金支持。在对高校保卫人员进行培训时,必须要拥有专项资金加以保证,要通过定期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已有保卫人员的思想水平和专业技能。高校安保人员应该要掌握丰富的法律知识,并且在工作当中具有强大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将工作内容和重点落实下去,并做好安全隐患的排查和预测工作[2]。同时还应该要招聘高素质人才来扩充保卫人员团队,要选择专业知识水平高、思想道德素质高且具有协调管理和沟通能力的人,通过完善的岗前和工作培训,让他们能够担负起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重任。
(三)加强师生安全教育与心理咨询
我国高校一般占地面积较大,其中建筑林立,兼具美观和实际意义。那么在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当中,一定要注意外部环境对于师生的影响,要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所警觉。可以通过开办讲座、辩论会或者出版安全教育教材等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
高校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和统一性,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受地区经济发展影响,学生之间也存在贫富差距悬殊的现象。高校生都处于自尊心极强的年龄段,面对这样的差距会产生心理落差,此时如果不能得到正确的引导或者自我消化,那么就会引发不安定事件,破坏校园安全。此外,大多数的学生在走进大学校园前并没有过住校经历,室友之间因为思想观念或生活习惯不同而产生的摩擦也会产生不安定因素;且当代大学生自理能力差、独立解决和承担问题的能力也十分欠缺,这些都导致了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极易出现焦虑、矛盾甚至自我否定等心理,如果不及时的对这些问题进行疏导,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必须要加强高校当中的德育教育工作,增加校园当中的心理教师人数,为学生提供最积极正确的思想引导;面对学生出现的各种负面情绪和心理,让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来进行分析和解决,让学生在倾诉当中释放压力,缓解情绪,能够以更平和的心态融入到校园生活当中。要保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通过正确的指引,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维护校园安全。
三、结论
综上所述,建设“平安校园”是当前高校管理的必然要求,是维护高校长远稳定和高校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工作。为此,必须要提高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制度管理和人员工作水平,从源头上提高管理质量,完善管理策略,为打造“平安校园”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