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20年国内《共产党宣言》的研究综述

2019-03-29杨昊霖

山西青年 2019年6期
关键词:核心思想共产党宣言宣言

杨昊霖

(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大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论断。但是这些新观点、新论断的提出并没有让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发生改变,就像大会的主题,用六十八个字,七个动词,高度凝练的阐明我们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具有什么样的历史来实现怎样的奋斗目标。这种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决心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2]。体现了我党善于将社会改革创新和自我不断革新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也彰显了自《共产党宣言》诞生后,科学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现实,在中国的大地上焕发勃勃生机。

一、核心作者分布

核心作者的确定利用文献计量学普赖斯定律进行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N表示核心作者发文的最低篇数,μmax表示发文者发文最多的篇数,根据CNKI中检索的489篇文献,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高放(12篇),μ1max=12,经计算,核心作者发文的最低篇数N1=2.59,由于数字较小,为了防止误差我们引入另一个参量总被引频次,总被引频次最高是72次,即μ2max=72;N2=6.36,也就是说最低发文量不能低于3篇且总被引频次不能低于6.36,经过这两项指标的筛选,最终符合条件的作者有8位,这8位核心作者在近20年中发文40篇,占到所有关于《共产党宣言》主题文献的8%,共被引频次是223次,占所有被引频次的22.3%,反映出作者对该领域的重要贡献。

(一)核心作者综合指数分布

测算核心作者综合指数需算需要用到两个数据,一个是发文量折算指数,另一个是被引量折算指数,其测算方法如下:

发文量折算指数=核心作者发文量÷核心作者均发文量

被引量折算指数=核心作者被引量÷核心作者均被引量

接下来分别将发文量折算指数和被引量折算指数赋予0.5的权重,求综合指数的公式是:

h=(发文量折算指数+被引量折算指数)×0.5[4]

核心作者综合指数的分布情况如:

序号核心作者论文篇数总被引频次发文量折算指数被引量折算指数综合指数1高放12722.402.582.492陈学明6601.502.782.143杨金海4331.142.001.574陈红娟4101.200.911.055郝贵生4161.110.981.046韦建桦3131.001.001.007顾锦屏3101.000.870.938刘明华491.090.590.84

按照综合指数排序,我们发现,综合指数位列前三名的分别是高放教授(2.49)、陈学明教授(2.14)、杨金海教授(1.57)。因此,在测算综合指数的过程中,我们应从论文篇数、总被引频次、发文量折算指数、被引量折算指数等多方面来综合考量。

二、学界对《共产党宣言》内容研究的综述

(一)核心思想研究

从《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来看,迄今为止总结了10种基本观点,分别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观点、阶级斗争观点、全球化思想、“两个绝大多数”思想、“两个必然”思想、无产阶级政党思想、“消灭私有制”和“两个决裂”思想、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思想、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无产者联合思想这十种基本观点,以下是部分学者对某一思想的阐述。

靳辉明教授在《〈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和深远影响》一文中谈到《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体现在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5]。即“每一个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下解放出来。[1]”不难看出靳辉明教授认为阶级斗争是《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

陈先达教授在《〈共产党宣言〉的当代价值》一文中谈到《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是“两个必然”的思想,他认为:“两个必然性”的理论,它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部成熟著作的纲领和红线,是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关键,也为我们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具有重要意义的指导[6]。

高放教授在《〈共产党宣言〉当代解读》一文中提到,我们要从当今中国国情、当今时代特点和人民群众迫切需要来解读《共产党宣言》,对《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原则有不同的概括和理解,但不能脱离《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7]。即在《共产党宣言》第二章最后一段所阐明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8]才是《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

郝贵生教授认为不能单纯把《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归结为“全球化”。从客观规律性的角度认识《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有两个方面的阐述。其一是阶级斗争思想。其二是“两个必然”思想。从主观能动性的角度认识《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消灭私有制”和“两个决裂”的思想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不能割裂开来,二者均可以归结为《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应当辩证地来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无论偏离哪一方,或将某一方与另一方起来都会偏离或背叛《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8]。

(二)全球化思想研究

从《共产党宣言》的序言来研究《共产党宣言》全球化思想有三个角度,分别是《共产党宣言》的全球传播、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社会主义的全球拓展,这三部分进一步深化了《共产党宣言》基本思想。刘明华教授曾在他的文章中探讨过这个问题,他指出:“以《共产党宣言》为载体的马克思主义的全球传播和无产阶级的精神发展,这是共产主义世界革命的精神条件;世界市场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扩张,这是共产主义世界革命的物质前提;现代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国际联合以及共产主义运动的全球拓展,这是共产主义世界革命的阶级基础;而这三者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历史过程。[9]进一步证明了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资本主义必然走向灭亡的的命运和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必然胜利的美好前景。

张雷、余昌颖的观点与刘明华教授的相似,张雷在《〈共产党宣言〉与当代社会主义全球化》一文中阐述了《共产党宣言》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揭示,包括工人阶级的全球性、人类解放目标实现的全球性、工人阶级解放的社会主义运动具有全球性。进一步说明《共产党宣言》的传播与社会主义全球化具有一致性,在新时代下,我们要坚持以《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基本原理为指导,积极推动社会主义全球化健康发展[10];余昌颖在《〈共产党宣言〉的全球化思想及其现实反思》一文中提到,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做到权衡利弊,其次要认识到全球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通过在全球化浪潮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社会思潮,进一步凝聚全民共识[11]。

三、研究展望

近20年来学界对《共产党宣言》的研究成果十分丰硕,从未来发展来看,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一步深入。

(一)注重《共产党宣言》的多元化研究

近年来《共产党宣言》的研究方向大多集中在马克思主义、政党与群众组织、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中国共产党这四个方面,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跨学科研究,使《共产党宣言》的研究更加多元,视角更加开阔。但是,跨学科研究虽然可以从更多角度来探索,在研究的过程中是否做到尊重《共产党宣言》等经典的原义是我们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二)增加文本之间的比较研究

增加文本之间的比较研究可以更加突出文章的特点,避免研究重复,增加创新点。通过文本之间的比较可以进一步了解当前研究是否存在不完善,从而丰富文章的视角。

(三)增强《共产党宣言》与国情的结合,彰显当代价值

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应该将经典中的语句放在当时的背景中进行理解,并且思考这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有什么启示,对于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怎样的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想是我党的“灵魂”,增强《共产党宣言》与我国国情的结合体现了进一步彰显当代价值。因此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谈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3]。《共产党宣言》作为我党的“启蒙教材”,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其中的奥义,为新时代谱写更加灿烂的华章。

猜你喜欢

核心思想共产党宣言宣言
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节选)
青春宣言
Father's Day
柔软宣言
西江月·庆祝国庆69周年
国庆抒怀
基于政府统计视角下的大数据核心思想研究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共产党宣言》教我们怎样做合格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