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镜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估
2019-01-15韩瑞瑞安桂敏于吉芬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8医院五官科河南开封475000
韩瑞瑞 安桂敏 于吉芬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8医院五官科 (河南 开封 4750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鼻腔镜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本院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选取2018年12月~2018年12月这一阶段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参考对象,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将这60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筛窦开放刮除术,实验组患者则接受鼻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术后一年的复发率。结果:手术后,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术后1年复发率为0,其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P<0.05),复发率也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实施鼻腔镜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还能避免术后复发的可能性,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为一种常见的耳鼻喉疾病,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发生通常是因为患者鼻腔内黏膜的液体量忽然增加,导致鼻窦黏膜非特异性化脓而引起的[1]。在临床诊断中,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表现为头痛、头晕、嗅觉忽然失灵、鼻道堵塞等。相较于其他耳鼻喉疾病,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病程时间相对较长,且容易复发,保守治疗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为了能够彻底根治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只能通过手术的实施开展治疗。基于此,本此研究主要探讨了鼻腔镜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治疗效果,着重分析和对比了筛窦开放刮除术和鼻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现将此次的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院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选取2018年12月~2018年12月这一阶段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参考对象,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将这6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实验组共有20例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大都在17~65岁,平均(36.78±3.41)岁,病程时间大概在1~12年左右,平均(5.23±1.28)年;对照组共有17例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大都在17~68岁,平均(36.42±3.47)岁,病程时间大概在1~11年,平均(5.64±1.31)年。经影像学检查,上述60例患者皆符合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诊断标准。从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常规资料来看,其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筛窦开放刮除术
对照组患者接受筛窦开放刮除术。在手术实施过程中,要求患者尽量保持坐位或者半卧位。完成麻醉后,用筛窦咬钳打开筛房,清除腔房内的病变组织,然后更换筛窦咬钳,咬除筛窦小房。完成筛窦清除工作后,用刮匙刮去残留的黏膜、骨间隔。手术完成后,用碘仿纱条堵塞术腔,防止术后出血。
1.2.2 鼻腔镜手术
实验组患者接受鼻腔镜手术。在手术实施过程中,要求患者尽量仰卧位。完成全身麻醉后,在常规鼻镜的引导下切除增生组织和钩突尾端,暴露出颌窦开口,将鼻腔镜伸入窦腔,然后按照鼻腔镜的引导切除病变部位,同时清理炎性病灶[2]。冲洗鼻腔后,用碘仿纱条堵塞术腔,防止术后出血。
注意:两组患者在术后均需接受抗生素滴鼻剂治疗,抑制创口周围的微生物及有害细菌的出现,避免发炎和感染[3]。
1.3 观察指标
按照相关标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判定:显效,表示手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已经消失,窦口开放良好,且无化脓现象;有效,表示手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窦腔膜部有轻微水肿,且有少量脓液留出;无效,表示手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变,有鼻腔粘连、继发性出血及上颌窦口狭窄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1.4 统计学分析
对于此次研究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均是通过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因此,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术后1年的复发率均是通过百分比(%)的形式表示,用χ2加以检验。当检验结果P<0.05时,说明此次研究结果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手术后,实验组共有显效患者24例,有效患者4例,无效患者2例,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共有显效患者13例,有效患者8例,无效患者9例,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分析可得,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χ2=5.45,P=0.01。
2.2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手术后,实验组有1例鼻腔粘连,1例继发性出血,0例上颌窦口狭窄,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有4例鼻腔粘连,3例继发性出血,2例上颌窦口狭窄,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67%。分析可得,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χ2=7.95,P=0.00。
2.3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复发率
根据随访结果显示,术后1年,实验组中没有患者复发,对照组中出现3例,术后1年的复发率为27.27%。分析可得,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χ2=4.28,P=0.03。
3.讨论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发生,主要是因为鼻窦内部发生了感染或者变态反应。患病后,由于鼻腔黏膜的异常增生堵塞了患者的鼻腔,导致患者出现鼻塞、流涕、头痛、头晕等临床症状[4]。保守的药物治疗并不能够有效解决增生问题,反复的发作还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因此,选择手术治疗,是根治该病的良好选择。
手术后,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术后1年复发率为0,因此,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术后1年的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说明,鼻腔镜手术的实施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有效方法。筛窦开放刮除术的应用虽然能够暂时解决患者的鼻腔通气问题,但是,由于术后创口较大,且病变部位清除不够彻底,容易在预后过程中产生感染,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5]。而鼻腔镜手术的应用,能够通过鼻腔镜完整观察患者的鼻腔结构,发现病变部位,并彻底清除病变部位及炎性病灶,不仅能够解决患者的鼻腔通气问题,还能促进鼻腔黏膜纤毛的功能恢复[6]。
综上所述,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实施鼻腔镜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还能避免术后复发的可能性,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