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造物设计中的“人的尺度”研究
2019-01-15李宏文董书旭
李宏文 董书旭
(青岛科技大学,山东 青岛,266061)
在《184 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到:“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1]在中国传统造物设计中,无处不体现着“人的尺度”这一设计原则,它主要通过结构适人、选材宜人、审美怡人三个维度表现出来。从“人的尺度”对造物设计活动的重要影响这一观点出发,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各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设计案例,并对案例的结构、选材、审美三个维度进行阐释和剖析,探究其中“人的尺度”的表征形式与造物意义,加强人们对“人的尺度”这一设计原则的认识与理解。
一、“人的尺度”——造物设计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造物与设计是人类创物活动的两个不同层次,造物不等同于设计。造物,指一种东西从无到有被创造出来的过程,它非人类所独有,喜鹊衔枝筑巢、蜜蜂采花酿蜜等都属于造物行为,但不算是设计行为。设计,是一种人类所独有的高级思想与行为。人类通过“预先设想”和“安排计划”之后,创造出一种更好的生活状态与生产方式,是为设计。人类进化伊始,便伴随着造物活动,设计则是人类在成千上万年的造物实践经验积累中质变而来的一种造物的高级阶段。造物设计的出现是原始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结果。
现代设计建立“人机工程学”这一门学问,日本人称作人体工学,主要是通过人体的尺度和数据同造物联系起来,探讨人与物、人与环境的关系,在造物活动中找到最便捷、最理想的准确度。[2]人体工学的特点是:它不孤立地研究人(设计受众)、机(设计对象)、环境(设计受众与设计对象所处的大环境)三个要素,而是从整体高度将它们看成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系统。185 7年,波兰教育家、科学家雅斯特莱鲍夫斯基(Yasterlebawski)首次提出并使用了“Ergonomics”(人机工程学)一词,它来自希腊语“ergos”(工作)和“nomos”(法律),这是人机工程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发展的开端。在人体工学形成理论体系之前,西方设计家们就已经在造物设计的过程中注意到人与物、人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了。
中国人自古以来讲究“天人合一”,主张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可以相互交流、和谐共生。古代中国的造物设计者讲究“物以致用”,主张一件设计器物要充分发挥它本身的功能作用,最好能在使用过程中进一步发掘出它的派生作用。同时,在设计过程中,无论细微之处都秉持“人的尺度”这一设计原则,否定了设计对象的孤立存在。中国的造物设计者是世界上最早将设计与人机科学结合的那批人之一。
二、传统造物设计中的“人的尺度”案例研究
1. 衣——以蓑衣为例
农民在雨天田间耕作时,由于农业活动对肢体灵活度的要求所以不便携带雨具,蓑衣便应运而生了。蓑衣作为雨具的历史十分悠久,唐代刘禹锡《插田歌》诗:“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可见蓑衣在唐朝时期就十分普遍了。蓑衣最基本的使用功能包括挡风、遮雨、保暖,同时因为蓑衣属于田间作业服装,对穿着的灵活性与适人性也有较高要求,也就成为蓑衣的设计标准。这里以南方棕编蓑衣与北方草编蓑衣为例。
(1)结构适人
南方棕编蓑衣分为上衣和下裳两个部分,通体由棕皮制成,无袖,披在肩上能盖住胸及背部,其后背长过臀部,穿着时既不会对四肢造成束缚,又不至于淋湿衣裤。蓑衣要与斗签配套使用,防止雨水从衣领进入身体,这样才能达到全身防雨的功效。穿戴蓑衣非常简便,由于没有袖子,穿蓑衣其实就是“披蓑衣”,只要将蓑衣披在肩膀上,系好圆领和下裳的棕绳即可。圆领及腰间的松紧可根据个人胖瘦适当调整,不会有碍手碍脚之感,且可使两臂活动自如;同时“可调松紧”也使得穿着者对蓑衣的尺寸不必要求严丝合缝,少去了按码上身的局限性,更省去了青少年时期因为身体生长速度快而导致穿衣尺寸急剧变化的困扰。
北方草编蓑衣一般以当地所产木质素含量低、纤维素含量高的草本植物作为原材料,如山东莒南草编蓑衣所用的龙须草。草编蓑衣的扣子覆在蓑衣内侧,扣与扣紧密相连,呈菱形块,而且扣在内侧,外层看到的只是密密麻麻的草须。当地用十分形象的一句话形容草编蓑衣:“奇怪奇怪真奇怪,疙瘩朝里毛朝外。”[3]草编蓑衣这种奇特的造型使得雨水落到蓑衣外层时,能够很快顺着草须下垂的方向滑落,少数滴入内层的雨水因为有致密的菱形扣子,也不至于全部渗入身体,大部分会被草须阻挡和吸收;同时,内层致密的菱形扣子结构,具有保温、穿着舒适的功效,而外层蓬松、透气的草须又使得蓑衣不至于闷热难当。
作为农作服装,蓑衣在结构设计上充分考虑到“人的尺度”这一设计原则。不管是南方棕编蓑衣“可调松紧”的穿着固定设计,还是北方草编蓑衣“疙瘩朝里毛朝外”的穿着透气设计,都足够体现出设计者对穿着主体舒适性与灵活性的考虑。
(2)选材宜人
蓑衣在制作原材料的选择上,也彰显了传统“天人合一”的造物思想。以棕皮为材料制作的蓑衣,使用者把它当作垫子垫在身下休息时,由于棕榈散发的味道使得小爬虫和蛇都不敢靠近。使用棕皮与草须制作的蓑衣,与现代塑料雨衣相比有两个最大的优点:一是透气性。塑料材质更好的密闭性使其在遮挡雨水的同时也牺牲了透气性,尤其在高温多雨的夏季,对穿着者来说真是“里外都是雨”(衣外为雨、衣内为汗)。二是灵活性。塑料材质雨衣在穿着时遇水常会产生一种“粘附性”,雨衣与衣服粘到一起,使穿着者的灵活性与舒适性大大减弱,而棕编、草编蓑衣则不会遇到这种烦恼。
(3)审美怡人
蓑衣的材质与造型赋予了它极高的生活趣味与艺术气息,通体棕皮或草须编织,不用一点胶、一片布,浑然天成,精妙绝伦。晚明文人文震亨所书《长物志》正蕴含着这样“自然古雅”“无脂粉气”的美学思想,提倡造物设计应保持其自然古朴与纯正质朴的本色。[4]蓑衣古雅的气质使其在穿着功用之外还衍生出了装饰的功用,一顶斗笠、一袭蓑衣,自古许多文人雅士都曾在书堂墙上挂饰蓑衣,现代也常有人效仿。
2. 食——以筷子为例
筷子是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食器具,作为我国传统器具设计中的一个经典案例,至今已几乎成为中国的代名词。筷子的历史应当与人类的熟食史相当,虽然只是由两根简洁一致的棍状物组成,且没有任何连接件,但在人的手上却能发挥出刀叉所难以企及的功用。[5]常用筷子的基本形状是上方下圆,筷首为正四棱锥斗形,下端为平头圆形。
(1)结构适人
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曾说:“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精妙绝伦地应用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几乎都能做,而且不怕高温与寒冷。真是高明极了!”中国筷子可能是世界上最难掌握的餐具,其基本功能有夹、挑、扒、搅、插、滤、引、摆、压、拼、捞、捡等。两根筷子之间没有任何机械联系,仅靠大拇指、食指与中指三指的配合,再以无名指、小指的辅助,即可自如地挑拨、张合。
现在使用的筷子长度在2 2-26 cm左右,这一长度与人体平均前臂(肘关节至腕关节)长度相当。虽然“首方足方”“首圆足圆”等形状也一直存在,但首方足圆才是筷子设计最为常见的形制。首方足圆的结构是古代设计者在日积月累的使用经验中总结出的最适合进食的筷子形制。筷子的结构可分为方形的首部、圆形的足部及过渡的中间部分三个角度探究。
①方形的首部。方者为矩,方形物体具有稳定的特性。在摆放、手持筷子时,首部的方形结构增加了筷子与桌面、手部的摩擦力,使筷子不会轻易滚动造成使用不便;另外,首部锥斗状的外形可防止竹、木纤维因长时间使用摩擦而产生劈裂。
②圆形的足部。圆者为规,圆形物体具有柔滑的特性。圆形没有方向感,手持筷子时无论怎样转动筷子,都会形成夹取食物的两个点或两条线;此外圆形结构还很大程度上减小了筷子将食物送进嘴里时与嘴唇、舌头产生的摩擦力,避免磨伤使用者。
③过渡的中间部分。筷子中间部分为方形到圆形的过渡,是筷子在使用过程中与手的虎口位置接触的部位,故处理得圆顺自然,同时也将筷首的方形与筷足的圆形自然地结合起来,使其整体结构更加优美流畅。
(2)选材宜人
与纯粹的民用器物蓑衣相比,筷子的选材自古以来就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从文献记载与实物出土来看,先秦时已有象牙、玉、金等材质,其后又有银、犀、骨、包金(银)、镶玉(犀)、漆、铜、铁、钢、合金、陶瓷等多种,还有高档木材如乌柏、紫檀、黄檀、红梨、黄梨、冬青、楠等材料。[6]对于占社会人口绝大多数的寻常百姓来说,“南竹北木”则是最为常用的材料,竹木材质具有价廉、健康、美观的优点,这里着重来说其“健康”的优点。与其他较为常见的铁质、铜质筷子相比,竹木材质不会生锈、不会产生有害物质、无异味,可称得上是“绿色环保材料”。竹木筷子唯一的缺点——长时间使用容易浸渍菜汁、汤汁产生异味,这一点被聪慧的古代设计者们用髹涂腰果漆的方式解决了。
(3)审美怡人
筷子首方足圆的形制以长方体与圆柱体组合而成,方圆有序、阴阳平衡,方与圆相辅相成、浑然一体。“方”在视觉上给人一种“阳刚”“张扬”的感受;“圆”则传递一种“阴柔”“内敛”的意味;中间的过渡部位更是方中有圆、圆中寓方,体现出一种“和”的美感。除统治阶级少数穷奢极欲“装饰至上”的筷具之外,竹木材质的筷子皆以实用为美,并不追求繁文褥饰。这一设计理念体现了孔子“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7]的“质”与“文”辩证统一的美学思想。
3. 住——以婴儿站桶为例
婴儿站桶为我国古代民间较为常见的家用儿童器具,在父母家务繁忙时可暂时安置婴儿或者在天气较冷的季节供幼儿取暖之用。桶身为上窄下宽的圆台形,桶两端各有提耳一枚,桶身上下有铁箍两根,用来箍紧桶身木板。桶内中间偏下位置有圆形隔板架,隔板厚度约为2厘米,足可承受婴儿站在隔板架上的重量。婴儿站桶设计科学、经久耐用,时至今日一些农村地区仍然在使用。
(1)结构适人
婴儿站桶外形为上窄下宽的圆台形,这样的形制使其十分稳固,即使幼儿在桶中有哭闹等较大的动作也不会倾倒。婴儿站桶的高度一般在65-75cm,上端开口直径30cm左右,供幼儿露出头部与胳膊。一般来说,使用婴儿站桶对幼儿的身高有一定的要求,幼儿的身高需满足放入时胸部与站桶开口处齐平且胳膊可以伸出扶住桶沿的条件,这样才可以使用婴儿站桶,否则幼儿在桶内容易发生憋气等危险。根据这个身高要求,婴儿站桶适宜2-5岁的幼儿使用。
婴儿站桶各构件连接处通体采用榫卯结构,未使用任何金属钉子,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放置在里面的幼儿不会被金属划伤。桶身两侧各有提耳一枚,可便于将桶安放移动。桶身有上下两根铁箍,在视觉上将站桶分为三个部分,用以箍紧和固定组成木桶的竖长形木板,铁箍生锈后也易于及时更换。站桶上端开口处各木板可通过铁箍箍紧,确保严丝合缝,防止出现缝隙夹伤幼儿。同时桶身遍施桐油,既保证站桶表面木刺不会划伤使用者,也延长站桶的使用寿命,达到耐酸、防腐、防虫的效果。
小孩儿的身体还未发育完全,相比成年人在冬季更需要保温。婴儿站桶除了为幼儿提供暂时的放置功能以外,还具有保温功能。在木桶底部安放有一只火盆,主要用来盛放木炭,使得桶内的温度始终恒温,这种供暖方式可称得上是较为原始的“保温器”了。
(2)选材宜人
站桶选材需要采用木质较硬、伸缩性小、耐火性能较强且材质较轻的木材种类。使用木质硬、伸缩性小的木材可以确保站桶在底部放置火盆时不会发生变形;耐火性强的木材可以避免站桶底下的火盆烧灼桶内的木板烫伤幼儿。此外,中国自古男耕女织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在家带孩子的一般为女性,所以选用质量较轻的木材十分必要。木质桶身在髹涂桐油之后,使用数十年也不会损坏腐烂,用以固定的两根铁箍则可以在日久生锈之后及时更换,而且更换十分简单、便捷,在家中即可完成。
(3)审美怡人
婴儿站桶上窄下宽的圆台形状,给人一种稳定的视觉感受。整个外形看起来像是一个稳定的锐角三角形,因为上部被削平,桶身两侧提耳的存在使得器物增加了一部分虚体空间,实现了虚实空间共存的美感,也满足阴阳共处的审美观念。
4. 行——以扁担为例
扁担呈扁圆长条形,是挑抬物品的竹木用具。在古代的运输活动中,除了船和车,扁担就是用来运输的主要工具。扁担作为古老的运输工具,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出土的宋代石雕上就可见扁担的造型。[8]据考证,扁担的出现应该远远早于宋代,只是因为其多为竹、木材质,时间久远实物难以留存。扁担在社会发展中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东汉刘熙《释名》曰:“担,任也。力所胜任也。”扁担作为一种“终极设计”,数千年来一直被广泛使用,流传至今。
(1)结构适人
扁担的形制十分简单,大致呈扁圆长条形,不过在细微之处有很多值得钻研的小设计。根据因地制宜的选材原则,与筷子相似,我国扁担的用材基本为“南竹北木”,这竹、木两种材质的扁担在形状和结构上有着明显不同。竹质扁担两端各有一个倒梯形的挑头,用来拴绑系重物的绳子,这样的结构可以防止使用时绳子滑落;木质扁担因为木材容易开裂,不易做竹材那种倒梯形处理,所以直接在两端挑头处安装铁质勾头。个别地区还存在两端尖头易于插进柴堆的挑柴扁担、中间夹装木板便于承重的挑水扁担等。作为“极简设计”的扁担为了适用人的功能要求,同样可以衍生出如此多的种类。元代《王祯农书》就有“剡扁木为之者谓之‘软担’,斫圆木为之则谓之‘楤担’”的说法。
扁担就是一根杠杆,它在工作时运用简单的机械杠杆原理。人在使用扁担挑重物时,分为几种不同的使用方式:两端重物等重时,两只手分别抓住两端的重物,肩膀与扁担的接触点在扁担正中心;两端重物不等重,肩膀与扁担的接触点较少移向重物一端,一只手按住轻的一端;只有一端有重物时,肩膀与扁担的接触点较多移向重物一端,一只手按住没有重物的一端。竹质扁担两端微微上翘,呈弧形,中间厚而两端薄。这样的形制不仅减轻了扁担的硬度,增加了柔韧度,使肩膀与扁担接触的部位更加舒适,而且给扁担增添了较好的弹性。有经验的使用者在行走时,扁担会随着肩膀的起伏产生振动,当扁担处于平衡位置时,会瞬间离开肩膀,减小对肩膀的压力,肩膀甚至会瞬间没有压力,起到很好的省力作用。
(2)选材宜人
除个别具有象征意义的金属扁担之外,“南竹北木”是我国民间普遍选用的扁担材质。综合分析竹、木两种材料与其他材质的差异性:与石材相比,竹木材料质量轻、韧性好、不会磨伤皮肤,不易折断;与金属材质相比,竹木材料丰富易得、质量轻、价格低廉、载重大而不会弯折;与陶瓷材质相比,竹木材料制作简易、价格低廉、结实耐用。[9]竹木材质相比于其他材质与人体更为亲近,在使用时肩膀虽然负重,但只要使用方法得当,就不会出现磨伤、擦伤等现象。前文提到过,竹木材料与其他材质相比唯一的缺点是吸水受潮后容易腐烂、膨胀变形,所以人们常常在扁担周身涂一层桐油,增强扁担的耐酸、防腐、防虫性能。
(3)审美怡人
扁担“简洁之极”的形制,在中国数千年的传统造物设计史中都可以排得上位次,看起来就像是一根普通的“树枝”。明代文震亨反对人巧外露,提倡掩去人巧的造物思想与此不谋而合。他在《长物志》表达的器物造型设计应推崇简朴自然、线条流畅、精简便利,估计也是受到扁担在内的“极简”传统造物设计的影响。扁担所采用的竹、木材质决定了其在经年累月使用过后的变色现象,如竹质扁担会由刚开始的竹青色转变为富有“人情味”的淡黄色,与肩膀经常接触的部位还会有包浆的形成,这些都给扁担增添了无穷的生活趣味。
三、结语
古希腊辩士派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曾说:“人是万物的尺度。”而设计的本质是“为人所用”,既然设计是为人的设计,那么“人的尺度”必然是设计一件器物时要考虑的首要因素。一件设计器物的结构是否适人、选材是否宜人、审美是否怡人,则是“人的尺度”这一设计原则在器物之上的体现,设计受众也凭借这些方面与器物、设计者,甚至是与环境产生关联。所以说,“人的尺度”是人、物、环境这个人机系统构成的重要基础,没有了“人的尺度”,这个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系统也就不复存在了。
中国传统造物设计中,“人的尺度”从来都是设计者们关注的重点设计准则。就像《考工记》中的尺寸有很多不是明确地标记出来,而是说明此与彼的比例,意在告诉人们物与物之间各自的尺寸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有一个合理的关系,而这个比例的关系来源于“人的尺度”。[10]中国设计者在日积月累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恪守务实科学、求真尚美的设计中心思想,不断深挖“结构适人”“选材宜人”“审美怡人”的三大准则,正是他们为造物设计能够契合“人的尺度”这一基本原则所做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