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艺思想视阈下中国民族歌剧群体传播现象的解读
2019-01-15王保华陈维龙王艳波
王保华 陈维龙 王艳波
(浙江传媒学院,浙江 杭州,310018)
70年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的歌剧事业走过了一程伟大而艰辛的探索之路。当中国的歌剧舞台再次被点亮时,激情澎湃的艺术家们首先把目光投到了台下,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明德引领风尚、以精品奉献人民、勇于回答时代课题,这是新时代文艺思想给予我们民族歌剧的创作灵感和思路方向,也是国家民族给予每一位文艺工作者的责任担当和历史使命。
回望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源头,以贺敬之、马可等为代表的人民艺术家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胆识和才华,创造性地把西方歌剧的舞台表演形式与中国戏曲、民歌的叙事方式进行完美结合,创作出中国民族歌剧的开山之作——《白毛女》。歌剧《白毛女》的成功上演是中国歌剧发展道路上的丰碑,是中国歌剧人对歌剧事业的伟大贡献,其主要原因得益于人民艺术家们能扎实地践行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路线方针,与人民同呼吸、牢牢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以集体力量汇聚时代所需要的民族精神、发出了民众的心声。每当我们唱起《白毛女》以及之后民族歌剧《刘胡兰》《红霞》《洪湖赤卫队》《红珊瑚》《江姐》精品时,不免感叹中国民族歌剧经典作品所引发的群众集体传唱效应,甚至几代人传承、传颂的群体传播现象,也对当下民族歌剧的现状进行一番思考。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和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下,艺术家们推陈出新、不断创新,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就民族歌剧而言,虽然有《党的女儿》《国之当歌》《长征》《呦呦鹿鸣》等优秀作品,但相对创作数量的大幅增加,观众数量却少了很多,“叫得响、留得住、传得开的精品力作”更是少之又少。除了音乐剧、歌舞剧、正歌剧等多元化的戏剧影视作品和文旅娱乐项目带走了一定数量的观众,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其一,有部分作品缺乏剧目管理、急于求成,在创作题材、思想立意和表现思维方面都没有做到从快速发展的新时代要求出发以及从观众与时俱进的精神需求和观剧感受出发;其二,大多数创作团队追求大投入、大制作,在现代高科技、多媒体、舞美背景、视觉效果上投入了大量精力、财力,但在剧目本身的戏剧性、艺术性、民族性、民众性等方面没有很好地统筹考虑;其三,在追求高难度、高技术性唱腔创作的同时,忽略了音乐、唱词、合唱、重唱、舞蹈、舞美等为剧情发展服务的歌剧思维和散场后的效果,或者在制作过程中对剧本改动过大、个别环节缺乏集体意识、剧目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失去了原有的戏剧架构,很难在观众中形成强有力的口碑、持续影响力和传播力。当然也包括观众观演方式和生活节奏的变化等原因。一些地区和省份针对整个文化惠民工程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如基层“文化礼堂”的建设、观众购票看戏的补贴优惠等。随着这些办法的不断完善和普及,为了能够使观众观赏民族歌剧的途径更加便利,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推动中国民族歌剧的广泛传播。
一、以思想性为主,加强剧目的策划宣传,到群众中去挖掘能够引起他们共鸣的现实题材,请群众参与新时代中国歌剧的创作
毛主席曾经说过:“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爱国主义在社会发展中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习总书记要求艺术工作者要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他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坚持与时代同步伐,聆听时代声音,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把目光瞄向新时代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复兴大业而努力的人和事,聚焦新时代大背景下的小人物,寻找他们身上所发生的生动而又不平凡的典型事例作为民族歌剧创作的题材,更易引发群体共鸣、激发新时代的群众大合唱,同时也能彰显文艺工作者的人文思想感悟力和社会责任感,充分展现作为一名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因此要求剧作者在剧目创作之前构思剧本时,就需要认真对照新时代文艺思想提出的要求,缩小差距,做好前期调研、整体策划和后续宣传,需要赋予剧目什么样的思想性、寻找什么样的人物原型,如何为人民发声、为时代讴歌成为首要考量。歌剧《白毛女》的成功告诉我们,思想是文化的根,文化是民族的魂。作品通过直观生动的歌剧舞台艺术表演,再现了美丽勤劳的农村姑娘“喜儿”,在当时黑暗的封建压迫下备受屈辱、逃进深山、黑发变白发,终于盼来了东方出红日,获得了翻身解放的场景,揭示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思想主题,激发大家同仇敌忾、团结一致的决心和行动,很好地将思想性、时代性融入艺术作品创作中,为中国歌剧的发展开了一个好头,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树立了一个成功的范式,使艺术家们深刻地体会到富有思想性的民族化歌剧形式才是艺术家手中的制胜武器和艺术生命的重要源泉,充分认识到作为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肩负的重任。此后的《刘胡兰》《洪湖赤卫队》《江姐》《党的女儿》《国之当歌》《长征》《呦呦鹿鸣》等歌剧在策划创作这个主要环节时,抓住了思想性、时代性这根主线,塑造了一系列现实题材具有高尚思想内涵的人物形象,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营造出崇尚英雄跟党走、创新创业不忘本的氛围,使之成为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魂的民族歌剧的经典之作,久演不衰。
二、以民族性为本,以人民大众口碑为坐标,明晰剧目的演出定位,创作具有社会影响力的艺术精品,请人民大众参与新时代中国歌剧的传播
习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种种风险挑战,顺利实现中共十九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汇集和激发近1 4亿人民的磅礴力量。
在剧目创作过程中,我们始终要清楚剧目的定位,新时代的中国民族歌剧要讲什么故事,要讲给谁听、演给谁看,要想人民所想、感人民所感,时刻把民族性、民众性、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放在第一位,并一以贯之地加以执行,做好剧目管理。近些年来,有相当多的艺术家们充分意识到民族元素是歌剧创作的活水之源,在歌剧民族化道路上不断探索,《党的女儿》将戏曲板腔体与民间音乐曲调相结合,突出主人公田玉梅的身份背景,推动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剧情发展。剧中还运用帮腔等方式作为画外音,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凸出人物英雄形象。歌剧《呦呦鹿鸣》通过屠呦呦对科学研究的执着追求与朴素的台词唱段之间的浓淡处理,简洁明快的舞台设计对跌宕起伏剧情发展的衬托,《诗经·小雅·鹿鸣》诗句的巧妙运用和宁波朗朗上口的当地民谣马灯调戏剧化改编,以及屠呦呦的扮演者吕薇出色灵动的演唱表演和准确的艺术表现,与主人公造福人类的重大发现所释放出的巨大能量之间的映衬和融入,很好地突出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们心系祖国、淡泊名利、执着奉献的群体形象,在推动剧情发展的同时,充分带动了观众的情绪。该剧通过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视听性在戏剧上的融合统一,充分展现了歌剧这门艺术的表现空间和震撼力,大大带动和增加了该剧目在全国范围内受邀的演出场次。
翻开那些叫好叫座的经典作品,其扎实的民族性、民众性除了体现在前面提到的原因之外,主要还体现在歌曲的传唱度上。除了歌剧中深化人物思想、推动戏剧发展有一定演唱难度的大段唱段之外,其优美动听、朗朗上口的抒情唱段和民歌小调在歌剧和歌剧电影主题歌上的巧妙运用,也为歌剧和剧中主题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例如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的著名唱段“北风吹”,是由河北民歌“小白菜”改编而来,明快优美的旋律经过作曲家戏剧化的加工,很快在群众中流传开来,剧中喜儿的舞台艺术形象和她的命运走向深深地萦绕在人们的心头,该剧不仅引发强烈的社会反响,也带给观众艺术美感以及散场后的轰动效应。
此外,《洪湖水,浪打浪》《珊瑚颂》《红梅赞》《数九寒天下大雪》等这些歌曲也因其好听易学的旋律而先声夺人,就像插上了翅膀一样迅速在全国流传开来,不仅把观众带进了剧院,也为剧中主要人物形象对外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中《珊瑚颂》与其它几首有所不同的是,《洪湖水,浪打浪》《红梅赞》在整部歌剧音乐结构创作之前就已定稿,而《珊瑚颂》是该剧主创人员在《红珊瑚》首演后的第二年,从剧目主要唱段中提炼出来的,其目的是为了带动剧目的宣传和传播。
三、以戏剧性为纲,做好剧目的全程管理,探索深受观众喜爱的歌剧表现方式,使人民大众喜欢看、愿意演,肩负新时代中国精神的传承
习总书记曾不止一次地指出,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如果不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创作精品上,只想着走捷径、搞速成,是成不了大师、成不了大家的。没有优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热闹、再花哨,也只是表面文章、过眼烟云。的确,歌剧是一门复杂的综合性艺术,是集诗歌、戏剧、声乐、器乐、舞蹈等为一体的舞台表演形式。因而,加大对剧目全过程的统一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剧目的实施过程中,剧作编导工作者们既要遵守做好“一剧之本”的创作规律,不能一味强调“导演中心制”,也要共同商量、集体讨论剧目的重要环节,保证歌剧思维贯穿创作的始终。以这些经典剧目为例,无一不是统一管理、集体创作的结晶。在计划经济的年代,经历革命战争洗礼过的词曲作家、导表工作者们,皆颇具大局意识,为了同一个目标劲儿往一处使,集中精力办大事,将个人利益置之度外,能够创作出一部部经得住历史考验的中国民族歌剧精品。此外,他们对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对英雄形象的戏剧性展开,远非一般意义上的创作。在上述几部歌剧中,女英雄各自都有牢中受难、痛苦抉择的经历,作曲家们都充分利用剧作家给予塑造英雄人物音乐形象的这个广阔空间,抓住英雄人物身处囹圄这样一个充满戏剧冲突的特殊情境,利用这个深化人物性格、刻画英雄形象的大好时机,在英雄人物主要唱腔的设计上不惜笔墨,留下了数篇经典之作。
韩英在她的著名唱段《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中三唱“儿死后”,深切表达了愿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的坚定信念和豪迈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在《她在我的心坎上》的精彩唱段中,珊妹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逼问共产党在哪儿时,坚定地用了三个“她在”来体现她对党的解放事业的忠诚和坚定信念。在《五洲人民齐欢笑》的经典唱腔里,江姐对难友“到明天”的三次嘱托,进一步体现了她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对家乡的无比热爱,以及对革命后代的殷切期望。红霞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在《凤凰岭上祝红军》的咏叹中三唱“祝红军向北方”,表达了她对红军消灭白匪、北上抗日、“要把那苦难的人民都解放”的向往。……这些都足以深深感受到红色艺术家们拥有的强烈英雄情结,看到他们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大众共命运,也正因为他们对革命英雄具有无限的崇敬和强烈的感受,才会产生如此饱满的创作激情,才会塑造出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具有巨大冲击力、感召力和辐射力的歌剧形象,用特有的戏剧化表现方式调动和满足观众的情绪变化、审美需求。这种具有时代特征的戏剧性处理,在当时中国歌剧创作中非常盛行。
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优秀文艺作品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用博大精深的歌剧形式讲好中国故事,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创作具有民族性、民众性、艺术性、思想性的现实题材的歌剧艺术精品,是民族歌剧创作永恒的命题。满足观众的观剧要求,提升剧目的观赏性、上演率和传播率,能够有效地加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成果的宣传。我们毫不怀疑地相信,贯彻落实新时代文艺思想,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贯穿艺术创作、制作的全过程,中国民族歌剧的未来发展必将更加光辉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