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海外党建工作研究*
2019-01-15唐旻丽
唐旻丽
(湖南文理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由于全球经济进程不断加快,高校高度重视国际化人才培养,不断开拓对外合作交流项目,学生出国比例逐年增高,其中学生党员占有一定的比重。学生党员一般都有党龄短、党性修养有待提高的特点。当学生们迈出国门面临国外文化、政治、经济等复杂因素的事务时,会因为国家体制、社会文化不同而产生意识形态上的冲击,学习、生活等各方面产生落差和彷徨情绪。如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信念、克服极端思想的腐蚀、甄别各类错误,对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纯洁性意义重大。
一、国际交流生党员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政治意识淡薄,易受西方思潮蛊惑
近年来国内外敌对势力频频借题发挥、蓄意炒作,利用各种渠道攻击我政治制度、司法制度、新闻出版管理等制度。各种思潮不时登场,社会意识多元多变的特征日益明显。同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给国际交流生党员带来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使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偏差。对于学生党员来说树立坚定的信念,具有更好的政治素养和觉悟是非常必要的。如2018年4月发生在互联网上的“洁洁良”事件,可见学生党员的思想水平还有待提高。
(二)国内外教育理念存在差异,学生思想较为动荡
高校学生出国交流主要通过“交换生”、“3+1”、“2+2”等联合培养模式。学生在国外院校交流学习过程中,直接进入的是国外课程体系,用的是国外原版教材,有很多与外国教师和同学进行思想及文化交流的机会。在了解国外文化知识的同时,难免会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
(三)外出求学学生管理难度大
国际交流学生在国外学习模式一般都有时间短,学习任务重,遴选入党积极分子难,确定发展对象更难的特点。已经确定政治面貌的学生党员远离家园,很难在国外成立党支部,党组织生活难以组织,党员的学习教育不能及时,党员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无法监督,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发挥,诸多困难和矛盾与在国内差异很大,学校党组织对其关怀的程度也顾及不够,党员个人和学校党组织都面临工作挑战。其个性问题和共性问题都值得探讨。
二、国际交流生海外党建工作的思考
(一)强化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基层党组织组建好“党员之家”
由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力量不足,高等学校招生规模又不断扩大,因此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如重专业、轻公共政治课、轻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教学,导致国际交流生领域党建工作严重“供血不足”。如何在学生留学之前坚定其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思想以及对党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开设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可以通过重温入党誓词、国家安全知识讲座、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在出国前进行行前教育指导,引导其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国际交流生出国后,支部要安排专人负责其海外的跟踪教育,了解他们在国外各方面情况,成立党小组,由学校基层党组织在国际交流生中选出负责人,定期开展组织活动,并及时向所在学院党组织汇报活动情况。通过树立典型,提升海外党小组的影响力和示范效应。紧扣实际,发挥作用,让海外党小组成为国际交流生的“主心骨”。
(二)完善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培养一批模范党员在海外学生群体中发挥带头作用
针对新形势新任务,结合国际国内党建工作的新要求,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视国际交流生领域的党建工作。对已发展的学生党员通过多种形式培训学习,比如通过民主生活会等形式提高新入党党员的思想政治水平。鼓励他们在平时的校园生活中多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靠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达到良性循环。
(三)利用互联网的优点,通过网络创新学生党建管理新模式
由于地域和时差的关系,国际交流生参加党组织生活不能完全同步,出国交流期间参加党组织生活有一定的困难。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等多种途径在海外与系党总支同步开展理论学习。将联系海外学生党员的工作落实到人,利用WeChat、Facebook、E-mail等网络工具,和出国学生党员交流谈心,听取思想工作汇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支部生活网络生活平台,构建党建工作有效载体,鼓励同学们自觉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虚心学习和吸收国外先进科技文化,学成归国,报效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