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民田间学校在农业新技术推广中的优势及建议
2019-01-15张连强
张连强
(天津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天津 300061)
农民田间学校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和倡导的培训农民的方法,是以农民为中心,通过组织农民参与分析、研究和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其自信心和决策能力的新型农技推广模式。农民田间学校既是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农村的延伸,也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教学实训基地,是农业科技成果展示示范、农民教育培训、农民科技需求信息收集与反馈的有效载体。农民田间学校在培训学员时,能在开展理论培训的同时,指导学员进行实践操作,直观性、针对性强。作为一种有效的培训方法,在天津市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并被大力推广。截止2018年,天津市农业区共建立农民田间学校80余个,为培训天津市新型职业农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笔者以2018年天津市蓟州区华昱农产品产销合作社开展的农民田间学校培训为例,分析了农民田间学校在农业新技术推广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开展农民田间学校培训的建议。
1 农民田间学校在农业新技术推广中的优势
1.1 农民田间学校在培训农民过程中取得的成效
2018年4月—12月,天津市蓟州区华昱农产品产销合作社开展了农民田间学校专项培训4期,每期9 d,总学时近300学时,共培训农民200人,主要培训内容为设施果蔬新品种新技术。通过开展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在合作社的种植基地展示了红颜草莓、台湾红心火龙果、普罗旺斯西红柿等果蔬新品种,为农民培训了草莓育苗定植与病虫害防治、火龙果栽培技术、日光温室番茄栽培等实践操作技术,使3 hm2的示范基地获直接经济效益80万元。同时,通过技术培训指导,辐射带动了周边的东施古镇、东二营镇和桑梓镇等农户种植新品种,采用新技术,应用面积达33.33 hm2。
1.2 农民田间学校在农业新技术推广中的优势
经过一年的工作培训,总结出农民田间学校在农业新技术推广中的优势为:
1.2.1 提高农民的参与度 农民田间学校联合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组织科技带头户和有积极性的种植大户考察新品种,并在田间学校基地全程参与新品种种植。2018年,天津市蓟州区华昱农产品产销合作社在基地大棚试种红颜草莓0.2 hm2、台湾火龙果0.13 hm2、普罗旺斯西红柿2.67 hm2,学员全程参与种植和管理,掌握每个生育期管理技术,遇到问题及时解决,为新品种成功示范种植奠定了基础。
1.2.2 教辅员和学员素质不断提升 为顺利完成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首先对教辅员进行集中培训,并在实践中进行全程跟踪指导服务,提高教辅员的业务能力,之后由教辅员培训农民学员,包括选地、定植、水肥管理、温湿度控制、采收等关键技术,指导学员高效防治叶斑病、白粉病、蚜虫、白粉虱、螨类等病虫害,大幅度提高了农民学员的科学管理水平。
1.2.3 提高了农民的实践能力 农民田间学校按照学员所需,打破传统的老师讲、学员被动听的教学方式,注重实践操作技能,启发学员自己思考,鼓励互动参与,培养农民动手、动口、动脑能力,既增加理论知识,又提升了实践技能。通过技术与田间的零距离接触,使农民准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科技服务紧密结合,新技术到位率高。
1.2.4 利用新传媒传播新技术 在农民田间学校培训过程中,专家、辅导员、科技带头户等利用手机微信、视频直播等先进新媒体技术指导农民科学种田,有效解决了农户遇到的各种问题。
1.2.5 有利于技物结合 利用农民田间学校可以将物资、技术等紧密结合,将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资等直接送到农户手中,加快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
2 存在的问题
2.1 农民素质影响培训意愿
培训发现农民素质参差不齐,对培训效果影响较大。部分年龄较大、没有种植意向、参与种植较少的女性学员,课堂积极性不高,对知识接受程度低,影响整体培训质量和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
2.2 课程设计影响培训效果
多数农民学员对田间操作更感兴趣,而对与自已种植的作物无关的课程和或比较深奥的理论教学兴趣不浓,部分学员出勤率低。
2.3 教辅员的能力影响培训效果
教辅员的教学方式和表达能力对培训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有的教辅员过于课堂化教学,或由于表达能力不强,均对学员听课积极性和吸收率有所影响。
3 建 议
3.1 加强财政资金支持与政策扶持
各级政府应加大财政资金支持与政策扶持力度,如在组织相关培训时,加大相关农资、技术设备的发放,提高培训的时效性,并探索建立农民培训激励机制。
3.2 培训学员需进一步筛选
针对不同培训项目,筛选相关农民学员,让更多有种植意向、有一定种植基础、有更高积极性的学员参加培训学习,保证培训学员素质的一致性。
3.3 优化课程设计
培训内容应与农民需求相结合,提高田间实践教学比例,适当增加农民相互交流讨论环节。同时,进一步优化培训时间,尽量避免与农民农忙时节相冲突。
3.4 提升教辅员的业务能力
从提高教辅员业务水平和表达能力2个方面入手,提高教辅员业务素质和授课能力,增强与农民的交流互动,使其成为当地的乡土专家、种植能手,辐射带动更多农户接受、学习和使用新技术。
农民田间学校不仅解决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最后一道坎”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调动农民主体意识,使其从培训实践中直观学到新技术、新成果,提高使用农业新技术的积极性,提高新成果的转化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