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引导策略

2019-01-15郑苍松

山西青年 2019年7期
关键词:信教邪教宗教信仰

郑苍松

(德州学院,山东 德州 253023)

宗教是伴随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文化现象,对世界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有着强烈的影响。当今社会邪教频出,高校大学生对宗教信仰认知不健全出现盲目信教现象,引导大学生宗教信仰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宗教信仰教育方面面临的问题

(一)大学生群体信教趋势上升

近年来,随着社会传教活动的渗透,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出现信教传教的现象。大学生群体中,女生占比例较多。其中农民家庭、个体户家庭和私营企业主家庭的信教大学生较多,宗教信仰具有家族性,其中有不少学生是整个家族信教,在有着宗教信仰家庭中长大的学生,对宗教的认同感较强。近年来,社会上出现各种各样的宗教派别,其中不乏各种邪教,传统宗教中,佛教、基督教占比最多,社会上宣扬基督教的越来越多,不断渗透到校园,信仰基督教的大学生也越来越多。

(二)大学生群体中存在不少党员、团员信教,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缺失

根据近几年收集的数据发现,信教学生中有一大部分是团员,少数党员存在信教的现象。根据谈话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对宗教信仰认识模糊,认为入团、入党的同时可以有其他宗教信仰,不知道宗教信仰与共产主义信仰冲突。

(三)大学生信教具有功利性,对宗教认识模糊,存在宗教暧昧现象

大学生信教往往带有盲目性、功利性。大学课堂普遍缺乏宗教教育课程,对宗教认识不全面、不客观、不理性。当大学生生活学习中遇到各种挫折、压力时,在现实中寻求不到释放的突破口,往往带有功利心的转而通过宗教来释放压力、缓解情绪,更有甚者认为宗教可以帮自己摆脱困难,祛病挡灾,实现心愿。宗教的接纳与包容使大学生感觉自身拥有了一个精神依靠,从而将身心精神寄托于宗教信仰。还有部分同学将宗教当做认识世界的、探索世界本源及未知世界的渠道,这都是带有功利性的。很多同学对宗教抱有暧昧的态度,他们不信教,对宗教保持一种宽容、包容或者是趋同的态度。

(四)大学校园没有良好的校园文化起引导作用,杂乱网络环境助长宗教邪说等的传播

大学校园人流混乱,各种社会人员进入校园传教,污染校园文化,很多学校没有良好的校园文化做支撑来做引导教育。信息化时代,人们接收信息的途径网络化、数字化,除了通过家人或同学、朋友接触到宗教,大学生了解认识宗教大都通过网络,通过书刊、视频各种媒介。网络信息环境杂乱,监管不严,也会伴随着各种宗教邪说的传播。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引导策略

(一)严格控制校园内的宗教事务,控制大学生信教传教的增长趋势,弘扬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

有些宗教组织通过在高校中进行宗教相关讲座以宣扬宗教文化,有些外教会通过课堂对学生进行宗教宣传,在复杂国际形势下,一些国外的宗教组织或国内非法宗教组织向高校进行非法渗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应该严肃控制宗教事务,对境外不法分子或国内非法宗教组织的渗透行为加强防范措施,严禁校内传教,严禁校内举行宗教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从社团文化建设入手,围绕学生生活学习工作的环境,多打造丰富多彩的文化项目,让学生能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熏陶中学习成长。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开设宗教相关课程,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及经典著作

通过设置宗教相关课程,选择一些适合大学生的宗教课程,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我国宗教政策的宣传和教育。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划清唯物论与唯心论、无神论与有神论。大学是科学、文明的环境,学生最起码应该有识别分辨科学迷信、文明愚昧的能力。多开设宗教相关课程,让学生了解宗教,了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才能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大力宣传科普知识,坚定大学生科学思想

除了宗教教育课程,还应多增加科普知识课程、多开展科普知识竞赛,重点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思想,教会学生用科学思想去辨别真理与谬论。高校通过大力宣传科普知识,让学生树立起科学思想。

(四)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缺失,倡导大学生自我教育

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自觉抵制邪教等行为的重要基础,从邪教侵蚀的人群可以看到,一般是老人小孩或妇女,这些群体都在心理上是弱势群体,只有自己内心强大,心理健康,心理素质高才不会轻易相信邪教的歪理邪说。

通过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心理健康站,朋辈小屋,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互助社团、素质拓展、文艺集体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去,自觉扩大个人的交往范围,多交良师益友,拓展自己的知识圈和人际圈。使学生在自我认知、自我控制、自我发挥、自我鼓励和自我评价等方面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促进心灵健康,学会通过合理的方式和方法释放情绪,调试心理,消除因负面情绪带来的种种压力,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的变化,以一颗平常心面对自己、面对集体、面对社会。

猜你喜欢

信教邪教宗教信仰
集体签名树清风
远离邪教要幸福就要奋斗
重审中国宗教信仰缺失论——兼谈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光华呈爱日 仁寿遍和风 从寿康宫佛堂内部陈设看崇庆皇太后多元的宗教信仰
反邪教专栏
学校教育支持系统视角下信教大学生的理性回归
“因病信教”:中国农民的宗教心理及其发展
宗教信仰自由不是宗教信仰神圣
宗教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
“造神” 与“娱神”——论民间宗教信仰与20 世纪小说的政治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