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心理相容原则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

2019-01-15葛玉晶

山西青年 2019年14期
关键词:教育者对象政治

葛玉晶

(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我们非常重视的工作,如何处理好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关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备受瞩目。通过心理相容原则的运用,分析情感、方法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研究点。

一、心理相容原则的概述

(一)心理相容的含义

所谓心理相容,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的体现,是一定群体中的成员有相同的价值观、理念,在心理、情感等层面融洽相处的一种心理交往状态。

心理相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群体的风气、目标的实现、群体成员的心理健康等。一个家庭,各成员之间都是非常亲密的关系,但如果不好好交流协调也会出现矛盾,或是互相猜忌,或是貌合神离,或是分道扬镳,在这种环境之中,人们容易产生精神压力甚至情绪焦虑,日常生活工作都会受到诸多影响。学校也是如此,网络时代为学生获取知识提供了更多的途径,传统的教育模式受到冲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关系亟待进一步实现心理相容。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相容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相容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教育对象之间和谐一致,情感交流融洽,互相尊重信任。即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没有障碍和偏见,彼此心灵共鸣,不论是言谈举止,还是个性特征,亦或观点理念都能够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接受,从而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

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心理特点、情感状态也大不相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能深刻体会到,同样的一句话、同样的意见,不同的人说出来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如果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主张情感交流,互相理解、互相体谅、互相依赖,那么教育对象便会容易理解教育者的努力,教育者也能体会教育对象的诉求,从而保证整个教育过程的高效高质。

(三)心理相容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阶段性

心理相容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具有阶段性。主要包括以三个阶段:

1.认同——搭建心理相容的桥梁

教育对象对教育者表示认同,愿意与之接近,并受其影响,这是搭建心理相容的桥梁。很多学生曾说过,某某老师合我眼缘,我愿意听他的教导。其实指的便是认同感,这种认同感能够缩短彼此间的心理距离,一方的行为能引起另一方积极肯定的反应,从而愿意亲近,这是心理相容的重要前提。

2.同化——构造心理相容的架构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通过互相交流探讨,不断沟通,解决各种心理矛盾,达成基本一致的意见。在双方认同的前提下,教育对象把不同的意见、观点、文化融合到自身头脑的过程,即把不一致变成一致的过程。

3.内化——完善心理相容的系统

教育对象不断约束自己的行为,理论联系实际,积极付诸实践活动。在这个阶段,双方处于无冲突状态,达到了心理完全相容,可以形成良好的教育局面。

二、心理相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营造良好氛围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心理相容首先使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相互理解和依赖,形成融洽的交往关系,从而为教学活动的开展营造出良好的教育氛围。从最基础的心理出发,双方关系融洽,可以畅所欲言,不断解决不和谐因素,大大减少歧视、猜疑等各种矛盾,有利于教育过程的顺利进行。

(二)有利于教育双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心理相容的实现,一方面有利于教育对象产生归属感,满足自身需要,激发学习热情,自觉参与、主动适应;另一方面有利于教育者保持公正、乐观的态度,积极投入教育工作,发挥主观能动性,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心理相容为教育双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了可能,为双方能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创建了条件。

(三)有利于消除大学生的逆反心理问题

大学生们常常会因为社会、家长、老师对他们的不理解、不信任产生消极对抗的情绪,也就是逆反心理。比如经常大家口口相传的榜样事迹,大学生们反而会持怀疑态度;而对于一些吸引眼球、带有明显主观攻击色彩的文字反而引起注意力。通过心理相容,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真正有效的触动教育对象内心深处。

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相容的必备条件

(一)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观点、信念是否一致

人们经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强调也就是志同道合、意趣相投。其实说的便是观点、信念是否一致。一般来说,人们比较容易喜欢和接受与自己观点或相似的人,也就是相似性原理,使人容易接近。正像有的人说,观念不同无法进一步交流,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心理相容,就必须保证教育者和教育对象观点、信念一致。

(二)教育方法适应教育对象的要求与否

教育方法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对教育效果影响颇深。如果教育者着重强调自身知识与技能的积累和提高,却忽视了教育对象的发展状况和思维特点,从而使双方在心理上产生距离,影响教育效果。虽然教育者经验丰富、知识渊博,但由于方法不当,反而容易适得其反。

(三)对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把握与否

教育对象由于环境、性格、知识水平、思维方式等各不相同,如果只是简单地对教育对象实行一刀切,不关注个性,不关注时代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没有针对性。教育者了解受教育者的自身个性特点,不同问题不同分析,不一概而论,在充分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基础上开展不同方式的教育。

四、合理运用心理相容原则,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一)充分重视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能否为教育对象所接受,有时候并不单纯取决于教育内容,还要重视情感因素。

1.要发挥教育者的榜样示范作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名言一直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起到作用。在教育过程中也是,教育者必须做好榜样示范作用,以良好的行为引导教育对象,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构建和谐轻松的教育氛围。

2.要关心教育对象的生活问题

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应该加强联系,不能只是在学习中有交集。教育者应该多关心教育对象的生活,真正关心、爱护他,为其解决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3.要科学对待教育对象的个性差异

每个教育对象都有其特点,各不相同,教育者要科学对待每一个教育对象,不能持有偏见。

(二)改进教育方法,激发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

合理有效的教育方法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我们要充分激发教育对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采取寓教于乐的教育方法

我们不能一味的灌输,而应该根据教育对象的年龄、行为、心理等特点,采取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育方法,把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激发教育对象的学习兴趣。

2.引导教育对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引导教育对象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使教育对象不断转变观念,对相应理论有更多认同,激发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教育对象和教育者在心理上更加靠近。

五、结语

心理相容原则在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仍具有现实意义。我们一定要转变思维方式,改进教育工作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相容的基础上,通过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良好关系,实现观念的认同和行为的转变,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猜你喜欢

教育者对象政治
品读
我国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发和培养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有妙招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