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党在过渡时期文化建设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2019-01-14辛杰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发展脉络文化建设

辛杰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入了向社会主义形态转型的缓冲期、调整期和过渡期。社会主义因素在经济和政治上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发挥,这也为文化战线的工作提供了改造和建设的必要和可能。为了实现向社会主义的顺利过渡,在文化领域,经历了从初步构想文化战略、普及文化运动到确立文化新指导、建立文化新形态、实现文化新发展等一系列长期复杂而又艰巨的历史进程,推动了我国文化事业的大跨步和大发展。其中所蕴含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党对文化的领导以及坚持文化改造和建设同时并举的方针对新时代实现文化新发展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和现实价值。

[关键词]过渡时期  文化建设  发展脉络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4245(2019)06-0011-07

DOI: 10.19499/j.cnki.45-1267/c.2019.06.003

新中国成立后,新生的人民政权日益得到巩固,国民经济也得到恢复和进一步发展,逐步建立起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与此同时,文化战线的工作也被提上议事日程并有条不紊地拉开了序幕,整个社会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和繁荣的气象。社会主义因素不论在经济、政治还是文化上都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的因素仍未完全消灭,特别表现在文化领域中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文化与旧有的主张奴化的资产阶级文化及尊孔读经、维护封建礼教的封建主义思想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及冲突。社会现实情况的推动、矛盾冲突的交织以及科学文化的引领为过渡时期文化的改造提供了必要和可能。

一、过渡时期文化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段特殊的历史过渡时期,但其最终方向是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这种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不但是历史的选择,更是人们的追求,同时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和作为经济和政治反映的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为过渡时期文化的转型也提供了无限可能。

(一)过渡时期文化改造的必要性

1.新民主主义文化向社会主义文化过渡是历史的选择。“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1],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产物和指导我国革命建设的精神武器,是工人阶级在特殊历史时期用以武装头脑、消灭敌人的先进文化。而随着新中國的成立和反帝反封建任务的完成,我国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关键阶段。这一开天辟地的历史重大时期和关键节点,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生产力和稳固的政权作为保障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国家发展进步的基础,更需要用新式的思想武器来对国民起到一定的开化、启蒙、更新的作用,从而更好地作用于我国经济及政治的发展。而当时作为先进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已经不适用于我们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这一目标。这样特殊的国情和历史使命决定了我国未来的走向必然是社会主义社会,而作为政治和经济反映的文化其最终归宿也必然是社会主义文化。当国家着手开始为推翻资本主义而进行新的革命时,新民主主义文化也必然失去其现实意义和作用,转而成为历史的产物,新民主主义文化也必然向社会主义文化所转变。

2.新民主主义文化向社会主义文化过渡是人民的选择。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实践过程当中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的优秀成果。然而,由于革命任务的艰难繁重,新民主主义文化未能彻底清除旧有的资产阶级文化和封建文化对于人们的负面影响。其中,主张宣扬资产阶级文化典型的代表人物是胡适,他原本是新文化运动的推动者和建设者,却在五四运动之后“崇拜西方文化,主张全盘西化”[2]用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对待马克思主义,严重禁锢人们的思想。新中国成立后,文学界、哲学界等各个领域对其思想进行了批判和肃清。封建文化源远流长,对人们思想行动的影响极为深刻,封建旧文化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才能适应新社会的变化。比如说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了长达半年对于《武训传》类似电影当中“行乞兴学”的封建糟粕的涤荡,对于解放人们的思想、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推动新中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过渡时期文化改造的可能性

1.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为文化改造提供可能。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之魂,是科学的致力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代表着先进文化的走向和趋势,指引着我国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新中国成立后,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引领下,我国在政治方面建立了三大民主政治制度,在经济方面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社会发展的生产力基础。政治的民主环境和经济的飞速发展都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也就是说,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使建国初的文化适应新时期不断发展着的政治和经济,才能为文化改造提供生存环境的可能。

2.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和政治反映到文化上来为文化改造提供了可能。一定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产物,带有明显的阶段性和目的性。新民主主义文化发端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并随着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而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其最终目标是为完成革命而奋斗。而社会主义文化是在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之后,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而奋斗,是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和政治的产物。新中国成立之后,百废待兴,国家既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又区别于社会主义社会,面临重大机遇期和转型期,是一种明显带有过渡性质的社会。此时的社会主义因素不论在经济还是政治方面都已经占有绝对主导权,作为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文化,过渡到社会主义文化也就成为一种可能。

二、过渡时期文化建设的形成和发展脉络

过渡时期的经济和政治建设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文化建设这一任务艰巨而繁重,任重而道远。为了尽快建立起适合于社会发展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软实力,党和国家对文化战线的工作给予了殷切关注和大力支持,从最初的文化建设构想到文化新形态的确立、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

(一)萌芽:重视文化,构想文化战略

早在1949年6月,毛泽东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的讲话就旗帜鲜明地指出在新中国成立后要“尽一切可能用极大力量从事人民经济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同时恢复和发展人民的文化教育事业”。[3]由此可见,毛泽东对于文化领域的改造和建设具有预见性和先见性,同时也能够清醒地认识和看到文化对于经济、政治乃至国家方方面面发展的重大反作用。到了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毛泽东在开幕词上就敏锐地指出并庄严宣告文化建设的高潮必然会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很快到来,由此号召举国人民重视文化建设思想,积极开展文化教育工作,用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民族气象摆脱那种被认为是不文明的时代,从而以新面貌立足于全世界。此外,在该次会议上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也为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和正确的方向。它明确规定了新中国的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其任务是要清除和改造旧思想、建设和发展新思想,其目的是要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和知识修养,为国家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而奋斗。

(二)前提:扫除文盲,普及文化运动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群众从三座大山的压迫下解放了出来,翻身成为了国家的主人。为恢复和发展经济,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水平,奠定各项事业发展坚实的经济根基,广大人民群众以满腔热情投入到大生產和大发展中,但由于知识结构和文化水平的限制和束缚,使他们在面对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时无从下手、望洋兴叹。据不完全统计,除了少数的官吏和商人外基本上没有人认字识字,文盲率更是高达95%,可以说“在文化上,这是地球上最黑暗的一个角落”。[4]为解决人民群众精神匮乏这一难题,毛泽东同志带领全国人民群众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了扫除文盲和普及文化运动的一系列工作。

首先,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冬学运动,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政治思想素养。新中国成立后的党中央沿袭了在解放区通过“冬学”这一方式来推动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成功举措,下大力气着力解决农民当前的文化问题。1949年12月5日,中央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开展1949年冬学工作的指示》,[5]综合考虑各地的实际情况,利用机关干部、在校老师以及师范生等优质师资力量,开设学习班、夜校等学习文化园地,成立识字互助小组、开辟文化教育专栏,通过互教互学的方式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推行业余文化教育,弥补冬学教育的不足和局限性。冬学教育主要是指利用冬季农闲时间对农民开展的阶段性和短暂性教育,仍然无法满足和解决其他时间以及其他岗位的文化教育问题。针对这一情况,1950年12月14日,政务院发布《关于农民业余教育的指示》,[6]围绕经济建设和发展的要求,以识字为主要内容,针对不同程度的人群分设初级班和高级班,力争在15年基本扫清农村两亿多青壮年文盲。并在三大改造时期,积极推进生产组织和学习组织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以培养更多熟练掌握和运用高技术的劳动群体。

然后,大力宣传和落实识字教育,推进各项事业有序顺利发展。识字教育是普及文化教育的基本保障和先决条件,也是人民群众翻身当家做主的必要准备。1949年12月底,随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顺利召开,把识字教育推广为常规性教育,并在此后设定识字目标,强化识字要旨,逐步减少文盲和半文盲的数量。经过2年多的摸爬滚打,在1951年,自行研制并发明了一整套“速成识字法”,通过认、讲、读、写这四个步骤逐步推进,各个击破,加快了认字识字的效率以及应用的能力,这一方法在1952年得到进一步推广。

最后,大规模扫除文盲运动,提高人民群众文化水平。1950年12月,政务院首次提出了扫除文盲的对象和标准。1951年左右,随着我国经济的恢复发展以及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对人民群众的文化要求提高到了新的阶段和层次,业余教育和识字教育也进一步演变为轰轰烈烈的扫除文盲运动。1952年党中央在扫除文盲运动的指示中强调要坚持群众路线,针对不同的阶层对识字任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创造性地解决学习问题。1953年确立了文盲考核制并对合格人员颁发扫盲合格证书。到1956年,全国上下近一亿人脱盲摘帽,人民群众对于文化学习的热情高涨。

(三)基础:除旧布新,建立文化新形态

扫盲运动在收到良好成效的同时,使得人民群众对于文化知识的渴求越来越高,对于新中国成立之后所要建立的新的文化形态的需求和期待也愈发强烈。为了尽快摆脱残余的势力和旧有的文化形态对人们造成的无形影响,也为了推动新民主主义文化向社会主义文化的过渡,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旧文化教育事业以及旧文艺和语言文字的措施,逐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新形态。

1.改革旧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各类文化教育。文化教育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软教育,并不像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那样能够直接和纯粹的纠正和改革,必须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够清除带有旧时代烙印的印记和影响。1950年6月,毛泽东审时度势,在七届三中全会上深刻地指出,过渡时期是一个文化大发展的有利时期,我们必须谨慎有序地改造旧文化教育,“争取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7]依据这一方针政策,党中央率先接管了国民党开办并遗留下来的各级学校,通过建立党的各项政治工作制度逐步改造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式学府。此外,还接受了由外国人津贴补助的学校和各种私立学校并把其改为公办或自办,由我国政府给予资金支持。肃清了接管的各类学校对国人思想的奴化,确立了党对文化的绝对控制力和主导权,把书本上的教育理论和现实社会的生产实践进行深度融合,扎实了教育为人民和生产服务的理念。在1951年,党中央还学习并借鉴了苏联文化教育的模式和体制,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水平。从1952年4月起,通过合并、重组等方式对全国高等院校的院系进行调整,加速了工业人才队伍的组建和师资力量的培养。到1956年底,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焕然一新。

2.改革旧文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随着扫盲运动的顺利开展以及人民群众文化水平的不断攀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人民群众对于文娱活动等精神上的追求和享受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在文艺改革当中,戏曲改革首先被提上了日程,因为这是最接近群众和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但由于新中国成立之前被当做封建统治者蛊惑和麻醉人民的工具,在新阶段的改革任务迫在眉睫。为解决这一问题,多次召开戏曲工作会议并在1950年,由文化部牵头,先后成立了戏曲改进局和改进委员会,戏曲研究委员会也于1951年4月最终成立。在1951年5月5日发布《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确立了改戏、改人、改制的“三改”方针。[8]从1952年以后,全国剧团、剧目层出不穷,戏曲迎来了新的春天。除此以外,文化体制也一改从前直接由中央宣传部同时管辖文化事业和宣传工作的方式,使得中央各部门职责明确,各司其职。1953年底,全国各地建立起了文化馆、文化站和服务站等一系列文化教育基地,并始终强调文化事业的发展不能走马观花,而要落到实处,真正为民所用。更要注重文娱精神产品的教育作用和社会效益。

3.改革语言文字,加强人民群众交流融合。语言和文字作为人与人相互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和载体,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延续和发展、人类的团结和统一、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影响。基于该缘故,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语言文字的改革发展并着手解决处理。1949年10月,由吴玉章等人发起并成立了文字改革协会,其主要任务就是简化汉字,并统一话语体系。1950年8月,召开简体字座談会并确立了简化字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到1953年3月,依毛泽东建议,继续简化汉字力度,到1954年成立文字改革委员会,并要求负责汉字的简化方案和工作,直到1956年1月,国务院正式发布《汉字简化方案》。从此,把人们带入了由繁入简的新阶段,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烈支持和拥护。在汉字改革的同时,汉语拼音的改革也在同步进行,并于1958年2月正式实施,使汉语拼音符合了国际教育的通用性,方便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为了克服各个地区语言交流的障碍,从1955年10月开始,确立了以北京话为普通话的标准,统一了全国表达意愿、沟通交流的工具,掀起了一股学习普通话的热潮。

(四)标志:以马为基,确立文化新指导

新中国是各种矛盾交织、各种势力影响、各种思想激荡的产物,在思想文化领域当中面临着扫除各种旧文化思想、肃清各种旧观念和旧意识形态、确立文化主心骨、宣扬主流价值观以及推进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在思想混沌的这样一个特殊阶段,更应该寻找一个精神支柱来撑起民族发展的精神脊梁。经过社会历史实践和人民群众的检验,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蕴含着科学的内涵和意蕴,是通往社会主义社会乃至共产主义社会的一剂良药。因此,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刻不容缓。

1.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明确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一元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指南和理论武器,在其引领下取得了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通向社会主义的新征程。我国从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到学习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的这一艰难的历史进程表明只有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才能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才能救民于水深火热中,才能走向美好的共产主义。1951年5月,在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刘少奇旗帜鲜明地指出,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我国发展壮大最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必须要加强和巩固这种意识形态的指导。毛泽东于1954年9月召开的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又进一步强调指出“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经过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治、经济制度也决定了文化思想也必须是为社会主义社会服务的,“而代表无产阶级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必然成为指导思想。”[9]为大力宣传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并且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实相契合,毛泽东非常注重对马列原著的编译、介绍和出版,要求全党同志、工农群众、知识分子以及青年学生树立牢固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为社会主义社会而不断添砖加瓦。

2.开展整风运动,净化党员干部思想意识。从抗日战争结束到新中国成立短短不到5年的时间,党员人数从120万陡然猛增到450万。随着党员人数的逐渐增多以及党员队伍的不断壮大,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更容易传播到全国各地。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各种思想落后、不求进取和腐化堕落等非无产阶级的思想也伺机蔓延。为了克服不正之风,净化党员干部整体风气,提高纯洁性和先进性,1950年5月,党中央发布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到七届三中全会的时候,毛泽东提出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这次运动不同于延安整风运动,其目的主要在于通过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央下发的文件,结合“三反”以及“五反”运动,深度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进行深刻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教育,克服党内歪风邪气,端正党员作风,调动党员干部积极性和主动性,选拔一批文化水平过高、思想素质过硬、服务本领过实的优秀干部队伍。到1954年春,整风运动基本结束,全党的思想认知水平和党性修养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对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3.开展文艺界批评,捍卫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地位。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思想文化领域当中泥沙俱下的严峻现状,党中央下大力气开展思想批判运动,力图清除封建残余思想的毒害,破除旧思想对文艺工作者造成的负面影响。该批判是从对电影《武训传》的指责和揭露开始的。该电影通过描绘清末一个贫苦人物通过30年“行乞兴学”的行动引发了文艺界广泛的争论和热议,1951年5月,毛泽东对于那些予以称赞的人群表示极度不满并严厉指出当时文艺界的思想世风日下,对这种向封建统治思想屈服以及向资产阶级反动思想低头的进行了深刻批判,通过撰写一系列批判性文章引起人们对该问题的重视。到1954年,整风运动刚结束,又掀起了对红学专家俞平伯以及资产阶级唯心派代表人物胡适的批判,李希凡和蓝翎两位青年古典文学研究者对俞平伯出版的新书《红楼梦研究》予以质疑并发起挑战,这一举动受到了毛泽东的急切关注,并对缺乏科学依据、向资产阶级唯心派妥协、以及毫无学术价值的文学作品及人物给予批评并要求及时纠正。在此过程当中,党中央还发起了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认为他经常用非无产阶级的思想去分析解决问题并发表一些抵触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彻底的资产阶级唯心论。在1955年,党中央陆续有关胡风关于反党的一些材料,并最终演变为清查“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斗争。[10]

(五)发展:推行“双百”,促进文化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主心骨的确立,“一五”计划的有序开展,社会主义各条战线的蓬勃发展,为国家、社会、人民的各项事业发展都奠定了坚实的经济根基,人民生活水平的步步高升、建设社会主义热情的不断高涨,使得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要求和质量也越来越高。加之当时我国照搬苏联文化模式,导致了学术与政治相混淆、“乱贴政治标签、压制学术派别”等[11]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泛滥,人民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文化方针来指导新的文化建设。

针对我国艺术领域的问题,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的指导方针。该方针最初主要是对戏曲的继承、改进以及多元化发展的构想而提出的,并于1951年5月正式公之于众,其根本目的就在于丰富和创新各式戏曲种类、支持和鼓励各类戏曲竞赛、倡导和推崇各种戏曲流派,进而推动戏曲工作繁荣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逐步发展,特别是到了三大改造完成以后,“百花齐放”这一方针政策也从戏曲领域拓宽到了文艺创作等文化政策体系之内,其适用性和应用性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指导的功能作用也大为提高,整个社会生活在其引领下显得勃勃生机。

针对学术领域的问题,毛泽东提出了“百家争鸣”的指导方针。该方针是起源于1953年郭沫若和范文澜两位历史学家针对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标志是春秋战国时代还是西周时期的分期问题产生的分歧而得来的。对于该分歧的解答,毛泽东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也没有分出谁对谁错,突出强调更不能用行政命令的强制手段来扼杀人们思想的交锋和讨论争鸣所产生的火花。同年8月,毛泽东提出了“百家争鸣”的指导方针,强调学术问题是活的东西,并没有标准答案,只有通过自由讨论、商议,自我阐释、辩驳,以及自我实践和考证的途径和方式,让智慧的火花四溅、让智慧的源泉涌流,才能得出让大家普遍满意和接受认可的一个答案,而不能随便乱扣帽子,阻碍学术发展。

为使“双百”方针真正地贯彻和落到实处,不断创造文化领域争妍斗艳的壮丽奇观,首先就要做到对文化领域的现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明确的定位,抛弃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以我为主。以一以贯之的扬弃的态度去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做到批判继承,推陈出新。同时,对于外来文化我们也不能采取拒斥的做法,而要看到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有选择地“拿来”并为我所用,做到海纳百川、兼容并蓄。

三、过渡时期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充当起了引领者和先锋者的角色并发挥了其带头作用,除了经济、政治上取得可喜可贺的成绩以外,在文化领域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快推进文化改造和建设,使得过渡时期的文化实现了大踏步的进步和飞跃。这对于我们新时代实现文化的新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我们新时代发展新文化的精神根基。新中国成立初期,各种思想纷繁复杂,思想文化领域暗流涌动。马克思主义在经过实践的淬炼、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后在各种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当中脱颖而出。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国家就开始不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和发扬,从领导干部到工农群众特别是知识分子群体、从须眉皓然到青年学子人人都要扎牢思想的铁笼,防止思想的偏移和滑坡。在全民学习的基础之上,还有计划地编译、出版大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原著,掀起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浪潮。这一举措对于肃清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地位、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现思想上顺利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打下了坚实的根基。站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更应该坚定不移地把牢思想这一关键突破口,不断补足精神上缺失的“钙”,树立崇高的信念和信仰,培养善于甄别先进与落后思想的火眼金睛,自觉主动和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争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12]推进新时代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永葆新时代接班人的政治本色和与时俱进的能力。

(二)坚持党对文化的领导

坚持党对文化的领导,是我们新时代发展新文化的重要保障。在社会主义这个特殊的历史过渡艰难阶段,党带领人民群众先后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和施行,同时也不失时机地指导了文化改造和文化建设工作,建立了适合经濟、政治发展的文化新形态并实现了文化的新发展。在党中央的指导和建设下,把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具体国情进行了高度匹配和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大跨越转变,独创了我国特有的新型文化,使文化相关事业如火如荼地发展。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和领导力量,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幸福都离不开党中央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贯彻落实。党从诞生之日起,它的高光时刻就闪耀不止,因为它的存在就意味着是一份历史使命、是一份责任担当、更是国家复兴的坚实脊梁,它带领我们一步步走向强大,并且也一定会走向更光明的未来。因此,中国共产党是我们每一个人去坚守和呵护的阵营地,我们应始终把党存放在心中最为重要的位置,服从党中央的安排和指示,不断为党的发展壮大、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而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三)坚持文化改造和建设同时并举

坚持文化改造和建设同时并举这一举措,是我们新时代发展新文化的重要方针策略。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同三大改造一样,我们在文化领域也实现了对文化战线的边改造、边建设和边发展。之所以要进行文化改造,其根本目的主要在于肃清当时思想文化领域内各种封建残留思想以及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对人们的精神毒害和控制,转而发展成为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先进的和主流的思想文化,进而实现新民主主义文化向社会主义文化的顺利过渡。文化建设是文化改造的必然结果和必然要求,主流文化的内容和地位明确之后,必然要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宣扬和丰富完善,如加大对文学艺术、思想教育、文艺体育等各个领域的投入和支持力度,组建更庞大的文化工作队伍,搭建更广阔的的文化交流平台,从而实现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互学互鉴、互通互融,实现文化的不断建设和繁荣发展。每一时代的文化都不能保证是最纯粹和正宗的,都有其发展不完善和不完备的地方。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我们就是要剔除过时的文化,学习先进的文化,建设文化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闫峰.过渡时期的文化建设与新民主主义文化前进方向[D].湖南:湘潭大学,2005.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埃德加·斯洛.西行漫记[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

[5] [6] [8] [9] [11]王铁刚.建国十七年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政策及其演变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5.

[7]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0]何鑫.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文化建设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5.

[12]习近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覃玉滨

猜你喜欢

发展脉络文化建设
文山州旅游业发展脉络初探
舞龙舞狮竞赛规则的发展脉络与现实启示
农村社区廉政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探究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大数据对市场营销的冲击研究
教育技术学历史研究方法与学科发展的多视角分析
建国初期电影歌曲发展脉络及特征
明治时期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