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多维探析
2019-01-14王小兵
王小兵
[摘要]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在继承与发展我党执政70年来对外工作经验和成就的同时,反映出了更加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外交指导思想、外交主张和时代特色,更是开启了中共政党外交的新征程。新时代下中国共产党开展好对外交往工作对于提高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意义重大。
[关键词]思想基础 外交主张 时代特色 规划指向
[中图分类号]D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4245(2019)06-0001-04
DOI: 10.19499/j.cnki.45-1267/c.2019.06.001
一、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思想基础
回顾中国共产党98年来的对外交往历程,可以看到,党从成立之初就各个历史时期国内外的不同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外交思想来指导党的对外工作,这些思想促进了我党在相应时期对外工作的有效开展。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继承主要指导思想的同时,在发展过程中还形成了一些新的思想,与时俱进地对党的外交工作进行指导。
(一)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1] 同样也是指导中国共产党进行对外交往工作的重要理论思想之一。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形成并不断发展完善的毛泽东思想和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均是指导和推进中国共产党对外工作的重要行动指南和纲领,并以此依据独创性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外交理论体系。
(二)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
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提出党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展开的,党的对外交往自然也不例外,也要围绕经济建设来展开并辐射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这一原理来看,改革开放至今,历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各个阶段的对外交往工作中,均强调中国特色的政党外交要坚持为我国现阶段党的中心工作即经济建设工作服务,均把优先发展经济作为中共政党外交的重中之重,把党的中心工作具体落实到党对外交往的各个方面,以政治带动经济不断向前向好发展。
(三)“和而不同,共处共存”的思想
中国共产党自建交以来,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政党外交原则,倡导“和而不同,共处共存”的外交哲学。[2] 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不仅限于马克思主义政党之间,也包括与我党政见不同及对我党有敌意的各种性质的政党,中共与其均可以在一个平等的基础上撇弃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差异的偏见,坦诚相待,以心交心。在“两制”并行的今天共处共存,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与信任,谋求最大化的合作与共赢。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当今世界,各国利益交汇,命运相连。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在给人类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世界各国政党因政党能力的差异在处理全球治理面临的“四大赤字”难题,处理国内外综合性危机时也会心力不足,束手无策。习近平总书记以其远见卓识深刻洞察世界未有之变局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并为之践行,十九大再次明确了这一实际行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勇于面对全球性挑战的强烈勇气和对国际关系以及人类前景的深切关心。中国共产党在对外交往中坚持命运共同体意识,极力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希望与各国政党在平等相待的基础上通过政党间的对话交流凝聚共识,化解政党危机,共同应对当今世界的挑战。
(五)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维护国家利益的思想
中国人民血脉里自古遗留的强大基因决定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权坚定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维护国家正当利益,也决定了中国人民在建设强国的过程中“决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也决不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任何人不要幻想让中国吞下损害自身利益的苦果”[3],这也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开展对外交往工作时必须坚持维护国家利益的神圣使命,其开展的一切外交活动都是为了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坚守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多种不同场合向外国政党反复强调我国的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表明了中共政党外交的坚定立场,中国共产党绝不会以牺牲自我发展来提升自己在国际中的地位和话语权,坚决反对在任何时候任何领域采取任何形式的妥协与退让,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过去一穷二白的时候是这样,在今天我国发展壮大了依然如此,这是中共政党外交的原则和底线。
二、中国共产党的外交主张
(一)促进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中国共产党立足国内外发展形势顺应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求和平、盼幸福、增信任、谋发展的共同心愿,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力图通过政党间的良好互动积极推动中国和世界各国在现有合作基础上的国际关系向着更加利好的方向发展。在当今的世界局势中,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总体是缓和的、良性的,但各国政府之间依然存在一些难以处理的外交事务。我们党在准确把握世界局势的情况下,针对各国政府目前的交往关系,采取灵活的政党外交策略,加强两黨之间的交流交往,以缓和有恶化趋势的两国政府关系,促进国家关系回归健康平稳,从而建立“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4],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二)主张建立新型政党关系
近年来世界政党形式跌宕起伏,政党的未来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党着眼当前世界政党的复杂形势,与时俱进地优化对外工作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在《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中提出“不同国家的政党应该增进互信、加强沟通、密切协作,探索在新型国际关系的基础上建立求同存异、相互尊重、互学互鉴的新型政党关系”[5],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基础上与各国新兴政党、政治组织开展友好往来。这一主张有助于不同类型的政党共处共存、凝聚共识。政党交流作为增进国际关系的一大重要渠道,对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起了很大的助推作用,两者相辅相成,同步推进,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更加美好世界的构建意义重大。
(三)积极推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六年来,中国共产党开展了积极行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在助力打破保护主义挑战之际积极推动中国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全世界,为世界人民造福,带动和促进“一带一路”沿途、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发展,缓解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推动沿线各国在各个领域的务实合作,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共同福祉,推动世界的和平与繁荣。与此同时,借助“一带一路”实施的春风,中国共产党的外交理念在世界政党范围内润物无声般地得到广泛的理解和赞赏。
(四)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当今世界,国际形势与以往大不相同,空前的世界性的治理难题对全球政党政治提出了空前的挑战,亟需世界各国政党作出令人满意的回答。中国共产党着眼长远,不惧困难,勇担世界使命,不断为人类社会探索和平发展之路提出有效的中国的解决方案并积极参与其中,充分履行对世界作出的庄重承诺。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到提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再到提出“四个愿景”,破解“四大赤字”难题等一系列中国主张和中国方案,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初心从未动摇过,时刻体现着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的大党,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
三、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时代特色
中国共产党的对外交往,从成立之初就具有鲜明的特色。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党的对外交往也随时代发展进行不断的调整,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在原有特色的基础上体现了更具时代性的特色。
(一)求同存异广交“朋友”
近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朋友圈”越来越广,全球伙伴关系遍及四方。“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同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保持着经常性联系”。[6] 从近些年党的外交表现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一改过去仅同各国共产党和工人阶级政党加强联系的单一的、保守的外交策略,新时期的中共政党外交与时俱进地进行了一些变动,撇弃偏见,寻求利益共同点,不管大党小党,还是执政党、在野党一律平等交往,通过政党间的交流交心,广泛凝聚社会制度各异、文化地域各异的政党和人民的共识。
(二)主动分享治党治国之经验
在全球化、信息化浪潮冲击下,世界多数政党面临着调整和转型的严峻挑战,党派斗争乱象不息,赤字挑战增多,处境极其艰难。中国共产党行之有效的治党治国之策倍受海外政党高度关注,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九大召开之后,国外政党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及中国共产党治党治国的理念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认同,越来越多的各国各类政党希望与我们党加强交流交往,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中国共产党在服务好自身和国家发展的同时,顺应世界政党形式变化的需要,有效回应国际社会的期待,积极发挥政治引领作用,通过建立政党对话机制与世界各国各类政党共同探讨政党建设规律及治党治国经验,努力探索新形势下的治党治国之策。
(三)率先垂范践行国际使命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发展至今已经有8900多万党员,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政党。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7]。中国共产党恪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原则,在准确把握自身所处定位的基础上、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主动作为,有的放矢,积极发挥自身引领作用,以高度的自觉“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8]。针对世界各国各类政党面临的世界性挑战和难题,中国共产党迎难而上勇做行动派积极参与破解治理危机,给世界各类政党作出了表率,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作为大党的责任与担当。
(四)解惑新时代理论创新之谜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一系列理念措施为世界各国人民作出了中国贡献,赢得了国内外社会的一致赞赏。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后,世界各国各类政党都殷切期望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内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新时代的理论创新成果有许多不同的期待和关切。为此,中国共产党应政党需要积极主动地向外国政党介绍中共十九大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更是亲力亲为,在双多边外交等多个场合向世界宣讲十九大精神,通过选派一系列的团组出国交流宣介、召开全球政党大会等突破性的方式有效回应国际社会的期待,解惑中国发展之谜。
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规划指向
当前,政党外交在国家整体外交中发挥的作用在不断的增大,主要国家高度重视借助政党这一力量推动国家之间的密切联系,大力支持政党外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的对外交往迎来了良好的开局,迈入了新的征程。但同时中国共产党的对外交往工作也面临不少未知的困难和挑战,制约世界各国政党外交的矛盾依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任何一个举措都会受到世界的关注和期待,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需要中国共产党在今后的外交工作中不断地结合新的要求加强自身发展规划,以继续发挥大党引领作用,为中国和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延展深化中国共产党的政党交往范围
目前我们党已经同世界上各主要国家的执政黨、参政党和主要在野党建立了友好的关系,成绩斐然,但决不能因为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而沾沾自喜,止步于此。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肩负的使命将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的艰巨,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同各国政党的信任与合作。首先,要在巩固现有良好合作基础上根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进一步更新外交理念,创新政党交往方式,拓宽政党交往渠道,扩大政党交往范围,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基础上建立新型政党关系,与各国新兴政党建立联系展开友好合作。与此同时,借助“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在扩大中共政党外交主体范围的同时,带领我国的民主党派、民间组织和智库等协同开展与外国政党的交流合作,充分挖掘其蕴含的巨大潜能,以共同完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外交的任务和使命。再次,也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搭建形式多样、更加便捷的世界政党对话网络平台,推动形成新型的全球伙伴关系格局。
(二)落实打造高端政治对话平台
2017年举办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举办的规模空前的、人数最多的全球政党大会,无可否认,也是世界政党对话的首次伟大尝试,具有开创性、突破性、时代性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要借助这一契机,加大国外政党人员来华交流机会,发挥自身作用,使这一广受世界赞誉和认同的倡议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共识,加快推动政党对话会机制化的倡议落地生根,为现代世界政党外交开辟新的前沿,翻开世界政党合作崭新一页,为共创人类美好未来携手奋斗。并借此对话平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全面深入講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的故事,在当前形势下对于扩大中共政党外交具有十分突出的重要意义。
(三)充分发挥中国主场外交的优势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重大国际会议从国外逐渐转向了我国国内,中国主场外交在不断发展中慢慢走向正轨,成为世界了解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一扇窗口。随之而来的是党和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世界各类政党对中国共产党充满了期许。我们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外交成果,充分把握当前的重要机遇,发挥“主场外交”的优势,积极致力双多边外交活动。在做好国内服务的同时,协调好各国政党间的利益诉求,凝聚政党共识。借助必要的“主场外交”契机,让世界知悉中国理念、中国声音,以此提升中国共产党在世界政党范围内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从而进一步增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国际地位。
五、小结
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对外交往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踏入新的征程,中国共产党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同时,也有责任、有意愿、有条件为世界人民谋幸福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外交应更积极主动地担起这一重任。中国共产党要充分利用当前的宝贵机遇,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寻求更多的伙伴,为共同“建设一个远离恐惧而普遍安全、远离贫困而共同繁荣、远离封闭而包容开放、山清水秀而清洁美丽的世界”[9] 作出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8-05-04)[2019-11-24]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5/04/c_1122783997.htm.
[2]杨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主要功能[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6):32-37.
[3][4][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5][6][7][9]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EB/OL].(2017-12-1)[2019-11-20].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7-12/01/c_1122045658.htm.
责任编辑:韦自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