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与新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的有效衔接及深化问题

2019-01-14蒲蔚

今日财富 2019年34期
关键词:绩效评价绩效考核考核

蒲蔚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新的经济时代要求各个行业之间都要进行一些体制和机制的变革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融合性发展的过程中,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需要从传统的发展模式进入到新时期的发展建设中。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制度和新的绩效目标管理体系进行有效的衔接是新时期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尝试。本文以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和新的绩效目标管理体系为研究核心,分析阐述了二者之间有效衔接和深化的问题,从理论入手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制度和新的绩效目标管理体系进行了理论性的分析,提出了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制度和新的绩效目标管理体系建设中强化衔接和深化管理的相关思路与策略。

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伴随着各个行业的发展而逐渐进入到现代化的创新发展模式中,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明确量化单位运行的考核目标、规范单位管理控制责权,明确考核依据。使得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需要与绩效目标管理体系进行有效的衔接,真正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制度呈现出科学化发展的状态。科学合理的设计绩效考核体系,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能够纳入到科学化的管理机制中,突出事業单位预算管理的整体性建设,有利于事业单位的发展,更有利于在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实施良好的内部控制。

一、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的相关理论解析

(一)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是财政部门同行政事业单位主管部门之间建立的关于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的方式。在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同所属的行政事业部门之间建立的资金的统筹分配使用方法形式。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者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控制、绩效管理。预算编制包括预算收入编制和预算支出编制。预算控制就是提高预算执行的规范性,加强执行监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新《预算法》《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突出强调了预算绩效管理的问题。预算绩效管理包括构建绩效指标体系,评价结果与奖惩机制挂钩等。通过以绩效目标为导向,绩效执行为保障,以绩效评价为手段,以评价结果应用为核心的绩效管理机制,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优化资源配置。目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预算执行差异。由于预算编制的时限性和控制数下达的滞后,时间跨度大,测算依据不充分,绩效目标多数都是凑数仓促完成,很难定性定量表述必须要考核完成的目标。绩效目标的设定不足以反应整个项目的效益,量化指标少,打分存在随意性,评价结果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绩效评价结果并没有和预算管理挂钩,缺乏有效的奖惩机制。绩效管理流于形式。

(二)绩效考核管理

绩效考核管理主要是设定多元化多维度考核目标,根据目标进行管理。管理者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组织管理者确定组织目标后,对其进行有效分解转化为各个部门及个人的分目标。确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根据组织经营或者评估奖励的方法,使目标管理能够达到一定要求,管理者根据目标完成情况对下级进行考核评价。每个人都能够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在实施科学管理的过程中,人们能够发挥出自己的创造性。绩效目标管理,重视人的因素,建立目标链锁与目标体系,重视成果建设,在绩效目标管理中设定了目标的要求进行了目标过程实现的管理,及时进行总结和评价,这种模式是现代化的目标管理,在目标管理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效的自我控制。但是,绩效目标管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利用目标难以制定科学管理的模式,目标商定可能会增加管理成本,目标的成果达不到一定的配合,因此绩效目标管理需要在实施的过程中,结合传统的管理经验,才能够真正实现绩效目标管理符合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二、预算管理制度与绩效目标管理的衔接与深化

(一)正确认知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管理的二者的关系

在现代化的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过程中,需要引入一些新的机制,将绩效管理引入到预算管理中,预算管理符合事业单位绩效管理要求,使预算管理能够真正实现内部管理和外部协调的融合性操作。对于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管理,很多人都认为二者之间有着明确的区分。但是,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做好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管理的结合,实际上更加符合事业单位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运行体系,是促进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有效衔接的关键所在。使得预算编制在编制、执行、调整和管理等方面紧紧围绕绩效目标展开。预算管理需要目标考核,绩效考核需要结果评价验证,两项工作可以互补。预算管理侧重于数量化和资金化的计算正好给予绩效考核提供了评价依据来源,而绩效考核的指标又为预算管理的结果提供了评价标准尺度。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为了保护资产的完整性,预防有效的经济风险,在预算管理上强化了内部的管理,而在内部管理活动中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需要进行严格的内部控制才会符合相关的要求。所以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二者目标一致,都是为了提高管理运行效益,保障经费执行的完成率与效率性而实施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控制机制。使事业单位在发展进步的过程中更好的利用资源,合理规避掉资源使用的矛盾。绩效目标达到要求使预算管理获得了一定的应用性的验证,使管理能够呈现出横向和纵向的完备状态。

(二)建立事业单位的预算与绩效管理的评价体系

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根据预算管理建立起有效的评价标准,就是为了能够对于内部的管理进行细化。绩效评价体系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执行能够不断完善,通过约束和控制使预算绩效管理可以识别单位的多种风险。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内部风险,也有外部风险,及时进行风险防范有利于在解决事业单位发展的过程中的矛盾,通过事业单位项目管理的资源性逐级管理,使绩效目标管理能够真正符合预算管理的要求。在具体实施的衔接过程中,建立起年度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建立起各个部门和各个地区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考核关系,通过定期和不定期跟踪考核完成情况与程度,及时提交绩效考核评估报告,将绩效结果公布于众。完善绩效评价方法,根据不同的行业来设计多层面立体交叉式的指标体系。建立起绩效评价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平台,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和绩效目标考核能够纳入到规范化的管理建构中,发挥预算绩效管理的有效性。

(三)实施预算与绩效目标管理的信息化管理

在事业单位发展的过程中,往往缺乏了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在新时期事业单位要想获得预算管理和绩效目标管理的有效融合,就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能够使财务管理工作和审计工作以及绩效目标管理考核工作降低风险,通过准确的记录来进行数据的分析,信息管理主要是通过大量获取的数据,快速分析出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上需要整合的矛盾,需要进行的工作规划。在设计的过程中通过信息化的系统,能够分析预算绩效管理的数据,在数据的分析基础上能够为事业单位的决策者提供必要的数据。单位的决策者能夠根据绩效目标管理的内容进行事业单位发展规划的设计,有利于事业单位能够直观的查找从每个时期每个阶段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事业单位不断调整战略方式。

(四)建立预算与绩效管理的问责制度

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和绩效目标考核都是为了使事业单位纳入到法制化的管理过程中,在实施具体的推进过程中,完善绩效问责制度有利于预算编制和绩效目标在规定的范围之内达到要求。在事业单位中预算管理实施问责制度,有利于责任人在实施工作执行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年度目标考核进行工作模式的设计,预算绩效管理具有威慑力就是因为预算绩效管理能够与每个人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绩效目标考核中强化了人的作用,在预算管理中又要削弱人的作用,这两种融合就是为了能够达到预算和绩效管理的多种平衡。

(五)将绩效目标管理纳入到预算管理的全过程

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需要呈现出良性循环的状态,要将绩效目标管理考核的理念贯穿到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就要求预算管理的各个阶段都能够进行标准化的建设,在预算编制阶段提交绩效目标,对绩效进行论证。财务审计业务部门共同参与规划了预算管理的总体设计,在预算执行阶段绩效管理的跟踪和督查工作可以有效的使项目进度和资金使用更加符合规范化的要求。在预算评价和结果应用阶段,绩效目标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有利于部门之间的调整,更有利于在发展建设的过程中事业单位能够明晰各个阶段的主要任务。通过明确事业单位内部各级责、权、利,将考核目标循序渐进的分解在年度预算目标中,使得每个部门和员工都能了解和控制好资源和预算管理进度。事业单位的整体资源才会得到有效的规划,事业单位才能够真正实现资产和发展的同步运营,预算管理和绩效目标考核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更有着必然的要求。通过预算和绩效考核可以推动事业单位在制度建设上更加完善,在理论的执行方面更加符合现代化事业单位的要求,有利于事业单位实现高效率的运营。

三、结语

事业单位在发展进步的过程中,通过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的有机结合使目标管理能够纳入到集中的管理模式中,事业单位的管理能够真正呈现出快速发展的状态。预算绩效管理的融合可以从内部进行控制,从预算管理体系的整体评价体系进行设计,更能够从必要的管理模式中进行技术上的推进。通过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的融合性发展,能够突出事业单位在新时期的新发展和新状态,有利于事业单位不断提高行政事业的工作效率,改善单位的财务管理情况,提高资金利用率和工作效率。(作者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资源资产统计核算中心)

猜你喜欢

绩效评价绩效考核考核
基层医疗机构财务预算与绩效考核间的关系
基于DRGs的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
对财政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探讨
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分析
试论国企绩效考核体系现状及优化策略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探索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于问责的困境与出路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
民营企业绩效考核管理研究——以BH公司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