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19-01-14李再国

考试周刊 2019年90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李再国

摘 要:新课改对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教学目标。此要求的目的是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后,学生拥有了自主学习的习惯,使数学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从而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此环节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为关键,需要教师不断探索教学手段,达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一、 自主学习探究

学生拥有自主学习能力一直是各科教师最喜爱的能力之一,原因是学生拥有自主学习能力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缓解教学压力。教师的教学过程是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才能实现教学质量的保证,如果学生无法掌握数学知识,教师需要改变教学策略直至学生掌握知识为止。在此环节中,加大了数学教师的教学压力,而且还达不到数学教学的要求。从此可以看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而何为自主学习能力,根据字意可以理解为学生的意识中存在主动学习的思想,不需要教师的督促而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新课改要求中,也提出了培养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 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拥有创造性思维能力

以往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数学规律,而现时代下的教育目标是以创新为目标。原因是只有创新才能推动科技的发展,从而推动国家的健康发展。另外,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注重的是创新能力,能够推动企业的稳步发展。因此,新课改中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教学目标,是为了满足国家发展的需求,也是为了满足学生的未来发展。由于小学生处于生长期,而且还是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如果小学数学教师在此时对小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培养,能够使小学生从学习初期开始拥有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使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由于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使创新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二) 师生关系和谐,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师生间的关系只有达到了和谐,才能让小学生更加信赖教师,使教师的所有教学过程都能够达到质量的要求,所以,从此可以看出师生间的关系具有的作用。教师通过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师生间的交流加大,能够降低学生对教师的恐惧感,使学生将自己对数学知识还有不解的问题向教师进行提问。又由于恐惧感的降低,教师在向学生解答疑问时,学生能够深刻记忆教师的讲解,从而使数学知识掌握的更为深刻,提升了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拥有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

(一) 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一直是各科教师教学中注重的环节,原因是只有学生拥有学习兴趣,才能快速接受数学知识并且实现深刻牢记,使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也是如此,需要以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为初始教学目标。教师为了达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手段,利用创新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的注意力得到吸引,逐渐提升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掌握小学生的特点以及喜好,只有对学生拥有了解度,才能将教学策略制定地较为完美,并且在实施一次教学策略后,还需要对教学策略进行反思,将存在的缺陷进行改善,从而达到激发所有学生学习兴趣的目标。具体的实施过程可以穿插选择以下内容:首先,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课本知识进行完全掌握,并从中挖掘出具有趣味性的环节,以此环节为教学开端,通过将小学生的注意力完全吸引后,再将本节课的内容引入其中,使教学过程实现了优质化。其次,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将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传授,原因是小学生拥有爱玩的特点,游戏能够快速激发出小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效果较好。

例如,在学习《认识时间》一课时,教师可以采取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先对学生提出本节课要做的事情“同学们,本节课的内容是做游戏!”由于小学生喜欢玩游戏,听到教师提到游戏两个字,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师的身上。教师此时要将每位学生的表情进行观察,看到所有人都积极的想要听教师的下文,教师再将游戏的内容指出:“你们要分好组,每组四个人,每个人都要跟老师学一个动作,而且还要把表达的内容说出来!然后,看哪一组同学做的好,那么这组同学会得到奖励!”这时,所有的学生都将教师的话仔细的听取,然后会跟着教师将每个动作有效的学习。再通过教师将动作代表的含义进行传授,使学生记住了动作代表的时间。教师通过采取游戏的方式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二) 创设教学情境,促使学生自主探究数学问题

情境教学的效果较為良好,需要教师有效的运用。原因是有效的教学情境创设,学生能够被创设的情境所感染,使注意力以及感官都能够跟随情境的发展过程而产生有效的跟随。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有效运用情境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并在创设的情境中抛出问题,引导学生去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达到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

例如,在学习《认识钱币》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数学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集所有钱币的图片,然后再进行制作,将制作的内容与教师提出的问题相符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像讲故事一样将问题抛给学生:“同学们,有两个小朋友现在碰到了问题,并对这个问题争吵不休,需要你们帮助解决一下!这两个同学一个叫小明,一个小红,小明和小红一起去买铅笔,小明和小红各要买一支铅笔,铅笔一支5角钱,两人手里都有一张10元钱,两人在计算应该找多少钱?小红说应该找9元5角,而小明却说要找5元钱,你们来帮助小明和小红,看谁计算的对?”教师说完,将10元钱和5角钱放置在一起的图片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看着图片进行研究。教师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与故事进行情境的创设,使学生的思想融入了故事中,开始动用自身思维去思考谁的答案是正确的。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先去考虑元和角的单位换算问题,实现了自主探究数学问题的目标。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论形成性评价与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