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顺木之天 以致其性

2019-01-14胡冉

考试周刊 2019年90期
关键词:激发兴趣

摘 要:打造语文高效课堂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因为理解的不同,所以大家采用的方法也不同。老师们常用的备课方式是看教材,看教参,看课标,做教学设计,因此经常出现千课一面的尴尬局面,这种没有个性的课堂左右着学生的思维空间,甚至会扼杀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打造高效课堂则成为了一句空话。

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必须讲究方法,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尊重的态度和学生展开对话,用心倾听学生的声音,努力为孩子们搭建一个低负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低负高效;激发兴趣;开启思维;民主对话

叶圣陶先生讲过:“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

这启示我们:课堂中,学生应该像一棵棵姿态各异的植物,而不是一个个模具里生产出来的机械零件。低负高效的语文课堂,应该像一座绿意盎然的生态园,这园中,处处充满着灵气,处处生发着智慧!语文教师应该努力为孩子们搭建这片广袤丰盈的绿色园地,让孩子们的语言素养之花在这里自然地绽放!

一、 情趣盎然是低负高效课堂的土壤

低负高效的课堂,应该使孩子们如沐春风,兴趣十足,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我想,我们的课堂,应该为孩子们提供这片情趣盎然的土壤,让孩子们在其中尽享语文学习带来的乐趣!

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导演,课堂是舞台,要使课堂教学这一大舞台充满吸引力,语文教师就必须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方法,并以感染和熏陶学生为突破口,讲究语言艺术,注重动作的运用,激发求知欲望,拓展学生的视野,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古诗《游园不值》的课堂上,我引导孩子们以诗人的身份想象并吟诵园内景象,并以其他景物为内容创造性地改写最后一行诗。这样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为孩子们进行创造性的想象提供了富饶的土壤。

当然,盎然情趣的创设,需要一定的外部催化。在教学《长相思》的课堂上,我引导孩子们在悲凉凄切的背景视频下,用他们的动作、神态、表情演绎了一段段边塞军旅途中发生着的鲜活的故事,浓浓的思乡之情在孩子们一举一动的描绘中酝酿着。跨越了遥远时空的界限,孩子们用他们自己对这首词的真切诠释,与纳兰性德的心灵开始了交谈。在这情趣盎然的课堂里,你会听到孩子们对孤旅诗人最直接的问候,最贴心的共鸣。润物无声中,达到了情感态度的升华!

二、 开启思维是低负高效课堂的暖阳

儿童是天生的幻想家。叶澜教授曾指出:“学生不仅是认知体,而首先是生命体。”因此,一堂低负高效的语文课,应该欣赏每一个孩子的“梦”,应该为每一个孩子提供一片最为璀璨的暖阳,让他们在充满绿意的课堂中,开启那最为丰富和灵动的思维。

但囿于环境的侵染,有些学生,却具有着从众心理,他们习惯于使自己的想法同大家一致起來,他们习惯以课本和老师讲课的内容为准则,生怕自己的意见、见解同大家发生矛盾。这种从众心理,抑制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我们要帮助学生打破这种心理状态,鼓励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也敢于对课文以及老师的话提出疑问。

低负高效的课堂中,我们彻底打破课堂中心、书本中心、教师中心的观念,用儿童的眼睛来观察,来开启他们那天然闪光的智慧。在《我喜爱的玩具》作文教学中,我让孩子们将自己喜爱的玩具带进课堂,以玩具“小猪佩奇”做示范,指导孩子们边观察边想象,想象“小猪佩奇”来到我们教室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然后引导孩子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观察自己喜爱的玩具,展开丰富的想象编写有趣的故事。

《狐狸分奶酪》课堂中,我在讲台上摆放了一块淡黄色飘着奶香味但被咬掉了一口的奶酪,让孩子们根据看到的情形,大胆想象。有的孩子想到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有的想到了自己中队的同学不正是像这个被咬了一口的奶酪,总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我们应该多看到别人的长处,学会扬长避短等。

教学《黄山奇石》一课时,我引导孩子们拓展阅读了《记金华的双龙洞》,其中描写内洞景物的部分:“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像。”这时我提问:“内洞的双龙,叶圣陶先生看罢说‘有点像,到底像还是不像呢?”学生各抒己见,争论得十分激烈。我提示说:“像与不像,不是凭你们的猜测,而是结合课文内容,具体的语言文字进行分析,来体会作者的感受。”学生带着问题再阅读文章,然后继续讨论。认为不像的同学说:“有点像,从字面上看,就是有一点像,那么大部分都不像,总起来说还是不像。”有的同学说:“我不同意他的发言。有点像,我认为还是像。因为文中说两条龙是石钟乳沉积自然形成的,没有经过人工雕琢,形象不能逼真。但作者在前面已经说过了,两条龙蜿蜒在洞顶。蜿蜒这个词本来是用来形容蛇爬行的样子,现在用来描写双龙那种张牙舞爪的姿态。又因为是借着灯光去看,朦朦胧胧,大轮廓又很像,因此作者说有点像。所以我认为‘有点像是说像而不是不像。”学生在课堂上经常这样分析、推理、判断,就会逐渐克服解答问题时的盲目从众心理和不合逻辑的猜测,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思维的逻辑性、推理的严密性。

儿童的内心是最无拘无束的!低负高效的课堂中,暖阳照耀下,孩子们心中想象的激情正在充盈,创造的欲望正在迸发……

三、 民主对话是低负高效课堂的雨露

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条件的是民主。”《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可见,没有良好的沟通就不会有低负高效的课堂。在低负高效的课堂里,民主的对话正好比甘甜的雨露,在它的滋养下,孩子们和老师之间,像朋友一样交流和沟通,共同探究、畅所欲言。

教师与学生是平等对话的主体,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不再拥有话语霸权,而是以学习者和合作者的身份,以平视的姿态,尊重的态度,用心倾听学生的声音。

教学《秋天的雨》时,外面正下着细细的雨,于是我创设了一个说话训练的环节:“这雨连续下了好几天了,滴滴答答的,小雨点儿还跑到了老师的脖子里来捉迷藏呢!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听了后笑了,都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一个平常不爱发言的女孩细声细语地说:“老师,早上,我来学校的路上,雨点宝宝可顽皮了!几个小雨点儿抱在了一起,变成了大雨点儿,落到了我的小红伞上。”之后的课堂更是思绪跳动。“雨点儿跑在我的脸上,跟我说悄悄话呢!”“雨点落在蘑菇上,小兔子的梦都香了!”孩子们的妙语连珠,让雨点儿在课堂里溅起了一片片惊喜,各种调皮的雨点儿惊艳登场……

《笋芽儿》是二年级的一篇儿童诗,很适合培养孩子们的朗读。课堂中,我与孩子们展开了以下对话。“看到同学们读得都那么起劲,胡老师也想来读读!”读的过程中,有意加重了几个字的音。读完以后,我问孩子们:“你们读得好,还是老师读得好?”只见孩子们纷纷笑了笑,一个男孩说:“我们读得好,胡老师读得不够好。因为‘沙沙沙在这里应该轻轻地读,春雨掉在地上是轻轻的。”“谁再来帮帮老师?”一个小男孩儿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老师,春雨是爱笋芽儿的,她是在弹奏着美妙的乐曲,轻轻呼唤笋芽儿的。老师,你听我来读……”孩子无拘无束地诵读了起来。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教育,就像栽培植物那样,让植物自然生长,顺其内在的生长规律,任其自由快乐地生根、发芽、开花,相信到最后一定能结出累累硕果。让我们一起努力,来共同营造那充满灵气与智慧的低负高效课堂吧!

参考文献:

[1]程泽华.智慧阅读:向着课程理念前进[J].语文知识,2015(9).

[2]张道芹.在读中发现更多的阅读智慧[J].基础教育研究,2016(9).

[3]桑新民.学习究竟是什么[J].开放教育研究,2005(2).

作者简介:

胡冉,天津市,天津市滨海新区港西新城小学。

猜你喜欢

激发兴趣
创新教学模式 培养学习兴趣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关注生活实践 优化作业设计
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方法探究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