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妙设计 多重渲染

2019-01-14王清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生长

【摘 要】“非构思”写作教学着力于打破传统写作教学的凝固性的“构”,而专注于在立意思维、赋形思维和路径思维中生长,因而有助于学生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以“寻常的日子也飘香”一文的写作教学为例,谈如何运用“非构思”理论,巧妙设计情节,进行多重渲染,“以描丰叙”,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主题立意深刻。

【关键词】非构思;渲染;生长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91-0075-05

【作者简介】王清,江苏省宝应县山阳镇中心初级中学(江苏扬州,225805)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任何写作都需要“构思”,完全没有“构思”的写作是不存在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只不过,传统“构思论”写作教学中的“构思”,更侧重于通过“思”来“构”主题、“构”结构、“构”语言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写作立意的确定和写作提纲的拟定。似乎只要有一个好的立意和提纲,然后“按图索骥”,便能完成一篇不错的文章。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在实际写作和写作教学中,我们发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自然的写作状态下,立意常常不是事先确定好的,即便是事先确定好所谓的写作立意,在写作过程中也常常会在自觉不自觉中被修改,写作提纲亦是如此。这就让人很是奇怪了。难道“立意”和“提纲”不是思维的结果吗?

其实,我们无须怀疑,“立意”和“提纲”肯定是思维的结果,只是我们错把“立意”和“提纲”人为固化罢了(当然,固化的不仅仅是“立意”和“提纲”,还有“结构”“修辞”“语言”等)。要知道生命是活的,写作本就是对生命的一种特有的言說的过程,这便注定了“主题”“材料”“结构”“表达”等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更何况文字本身也具有自我言说的能力。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写作是“非构思”的,是“反构思”的。要想让写作真正自由地展开,就必须循着言语、思想、情感的内在逻辑性和思维性自由地生长,这便是“非构思”写作。用这样的理论指导写作教学便是“非构思”写作教学。

通常情况下,“非构思”写作教学着力于打破传统写作教学的凝固性的“构”,而专注于在“立意思维”“赋形思维”和“路径思维”中生长。下面,笔者以破解“以叙代描”的现象为例,来谈一谈如何运用“赋形思维”中的“渲染思维”进行“非构思”写作教学。

一、以叙代描,“构思论”的困惑

在传统“构思论”写作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以叙代描”(指用简单的叙述来代替生动具体的描写)的写作教学困惑。如日前,笔者布置了一篇作文,请学生把一件小事写成一篇作文,作文的题目是“寻常的日子也飘香”。

这件小事很简单:在一家小院里,住着老夫妻俩。一个秋天的中午,老奶奶给老爷爷煮好鱼汤后,老爷爷把最好的鱼肉夹给老奶奶吃。午饭后,老爷爷在院子里晒太阳时睡着了,老奶奶给老爷爷盖上了毯子。

这篇作文无论是主题还是材料,都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写作难度并不大。然而,看似简单,其实,真要写出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来,并不是那么轻松的。因为立意已经“给定”了:表现老夫妻之间的爱。材料也是“给定”的:老奶奶给老爷爷煮鱼汤,老爷爷把最好的鱼肉夹给老奶奶吃,老奶奶给老爷爷盖毯子。看起来,我们只要把“夹鱼肉”“盖毛毯”这两个已经“构思”好的情节记叙下来,便能充分表达已经“构思”好的文章立意。

然而,事实上,大多数学生都很难把这样一篇已经构思好“材料”与“立意”的文章写成一类文,不仅因为让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小,更是因为他们大都不知道如何用规定的“材料”来表达规定的“立意”,他们往往会用简单的叙述来代替生动具体的描写,这样写出来的作文难免叙述简单、语言贫乏、主题浅显,很难深刻地表现老夫妻之间的爱。这便是我们常常遇到的,用简单的叙述来代替生动具体的描写的现象,我们称之为“以叙代描”。针对这个常见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运用“非构思”写作理论进行破解呢?

二、以描丰叙,以“非构思”破解

其实,所谓的叙述简单,是因为没有描写;所谓的语言贫乏还是指的没有描写;而主题浅显,不仅跟材料有关,跟叙述材料的角度有关,还跟是否有描写有关。那么如何才能让叙述具体、生动起来呢?传统写作教学理论常常语焉不详,这是因为传统写作教学理论在言语思维学、立意思维学上,并没有太多的关注,这方面研究的积存文献也很少。“非构思”写作教学专注于思维生长的研究,如能运用“非构思”的“赋形思维”中的“渲染思维”理论来进行“以描丰叙”,即便是再简单的叙述材料,也可以描写得很具体、很生动,再浅显的“立意”,也可以变得更鲜明、更深刻。

(一)习得“非构思”渲染思维

所谓“非构思”渲染思维,就是指“在主题展开(材料生成、结构生成、起草行文)的写作过程中,选择那些和自己的写作主题、文章立意的主题信息、性质、意思、情调相同、相似、相近的文章因素,进行谋篇、结构、构段、造语、行文,以增强(渲染)文章的感染力、说服力、说明性程度”[1]的思维。简单说来,就是在“材料”指向“意图”的写作过程中,运用多次重复的办法,使意图更加丰满、更加鲜明。因为这个定义实在是拗口,名词概念太过学术化,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能直接教给学生名词、概念,而应该让学生在真实的语文实践中习得。

1.“非构思”渲染思维:在巧妙设计中曲折引入。

在实际写作教学中,学生之所以常常犯叙事简单的毛病,大都跟不会设计情节有着莫大的关系。因此,在指导学生写作“寻常的日子也飘香”这篇作文时,笔者着意引导学生借鉴古典文学作品的方法。具体教学片段如下——

师:同学们,《西游记》里有个十分精彩的故事叫“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它曾经多次被改编为电影电视。今天,咱们换个角度聊聊,好吗?大家知道,这个故事写的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似乎跟猪八戒没什么关系,既然这样,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猪八戒呢?试想一下,依据猪八戒的性格,如果不写他,故事情节会如何发展呢?

生:如果不写猪八戒,便没有了猪八戒的撺掇、挑拨,孙悟空很有可能一次便把白骨精打死了,这样一来,那就不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而是“一打”白骨精了。

师:那么,从故事情节的角度看,是“一打”精彩,还是“三打”精彩呢?为什么?

生:“三打”白骨精更精彩,因为文似看山不喜平,一波三折,故事才更精彩。

师:咱们再进一步换一个角度思考:以孙悟空的本领明明只要一次便可以把白骨精打死,但是作者偏偏不这样写,而是精心设计了猪八戒数次撺掇、挑拨的情节,使得孙悟空连续打了三次,才最终把白骨精打死。从写作的角度讲,作者如此设计情节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

生:为了使情节一波三折,为了使文章更加精彩引人。

生:……

上述教学片段中所说的孙悟空“一打”白骨精,其实,便是“非构思”渲染思维中的一次“渲染”,“三打”白骨精,便是三次“渲染”。当然,在吴承恩创作《西游记》的那个年代,肯定是没有“非构思”这个概念的。但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情节,又的确是运用了“非构思”渲染思维进行情节设计与创作的。这至少说明,“非构思”并不是一个什么高深的理论,在中国数千年的文学创作中早有运用。

通过上述教学片段,我们可以看出运用“非构思”渲染理论进行写作,可以使原本平铺直叙的十分平常的“事件”,变成一波三折的充满文学意味的“情节”,其基本作用在于使故事更详细、具体、生动,在于使情节曲折引人。

2.“非构思”渲染思维:在多重渲染中深化主题。

“非构思”渲染思维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使原本简单的叙述变得具體、详细、生动起来,事实上,它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多种渲染的过程中,本身就是对主题的深化。具体教学片段如下——

师:如果没有猪八戒的撺掇、挑拨,凭孙悟空的本领只要一次便能把白骨精打死了,但是这样一来,这个故事就只能表现孙悟空的什么?

生:“一打”白骨精就是一次渲染孙悟空的形象,而一次渲染只能表现孙悟空的本领高强。

生:……

师:但是有了猪八戒的撺掇、挑拨,那就不一样了。孙悟空要想把白骨精打死,就必须冒着被赶回花果山的危险,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一次又一次地跟白骨精作顽强的斗争。这样一来,这个故事就不仅仅只是表现孙悟空本领高强那么简单了,而是更深一层地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呢?

生:“三打”白骨精就是三次渲染孙悟空的形象,而三次渲染能更深一层地表现他嫉恶如仇、除恶务尽、顽强坚毅的性格。

笔者跟学生一起品读《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引导学生明白如果《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只要一次便把白骨精打死了的话,虽然也可以算是一个情节,一次渲染,但是,如此单一的情节渲染,充其量只能表现孙悟空的本领高强,其人物形象和主题立意显然单薄了许多。运用“非构思”写作理论进行创作,把孙悟空打白骨精的情节进行多次渲染的话,那就完全不一样了。多次渲染体现了孙悟空嫉恶如仇、除恶务尽的性格特征。可见“非构思”渲染思维不仅可以使平实的叙述更具体、详细、生动,还可以丰满人物形象,深化主题立意。

(二)运用“非构思”渲染思维

如何操作训练才能使学生灵活运用“非构思”渲染思维,让平实的叙述变得生动具体起来,让简单的立意变得深刻起来?这就需要教师设计一些合适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语文实践的过程中,习得思维技术,形成语文能力。

1.在情节渲染中学写作。

情节过于简单,是因为没有对情节进行多重渲染设计。那么,如何进行多重渲染设计呢?通常,我们会引领学生在材料指向意图的过程中进行设计。

在“寻常的日子也飘香”的写作过程中,表现老夫妻之间的爱便是意图,“夹鱼肉”“盖毛毯”便是情节材料。对“夹鱼肉”的过程和“盖毛毯”的动作、环境进行细化渲染,便可以深刻地表达老夫妻之间的爱。笔者在指导学生对“夹鱼肉”这一情节进行描述时,是这样做的——

师:“夹鱼肉”这个情节,虽然也能表现老夫妻之间的爱,但是实在是太简单了些。我们能不能运用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情节设计的方法,把“夹鱼肉”这个情节写得更详细、更具体、更生动,从而更好地表现老爷爷对老奶奶的爱呢?

师:老奶奶把鱼汤煮好了,端着滚烫的汤碗从厨房出来时,老爷爷会如何说?以他的身份和年龄,他会这样说吗:亲爱的,不要烫着了,我来吧?

生:不是的,他会这样说:哎哟,老婆子,赶紧放下,别烫着了,我来我来。

生:……

师:以他身体状况,他会如何跑过去接鱼碗呢?

生:蹒跚着小跑过去。

生:……

师:其实,老奶奶把鱼汤煮好了,端着滚烫的汤碗从厨房出来时,老爷爷如何说,如何做,都表现了老爷爷对老奶奶的爱。

(教师板书:接鱼碗)

师:仅仅有一个“接鱼碗”的情节是不够的。我们知道,对老奶奶的辛苦劳动给予承认,最能表现老爷爷对老奶奶的爱了。那么,咱们还可以设计一个什么样的情节呢?

生:还可以设计一个闻鱼香的情节。

师:从哪个细节上突出赞美之情?

生:闻鱼香的动作和直接的赞美之词。

(教师板书:闻鱼香)

师:老爷爷会给老奶奶夹什么样的鱼肉?

生:鲜美的鱼肉。

师:那就要在鱼碗里好好找一找了。还有,老爷爷岁数大了,眼睛花了,他该如何挑鱼刺呢?

生:凑近眼前,对着太阳挑。

(教师板书:挑鱼刺)

师:挑好鱼刺,花了不少时间,鱼肉凉了,再给老奶奶吃,就会伤着身体了。那怎么办呢?

生:放到鱼汤里温鱼肉。

(教师板书:温鱼肉)

在上述教学片段中笔者引导学生对“夹鱼肉”这样一个简单的情节进行多重渲染。师生一起把简单的动作进行细化,让情节变得更加丰满,如把“夹鱼肉”分解为“接鱼碗”“闻鱼香”“挑鱼刺”“温鱼肉”四个情节。这样,四个情节叠加起来进行多重渲染,所表现的老爷爷对老奶奶的爱自然要深刻许多。

同样,“盖毛毯”这个情节也可以进行多重渲染。单单一句“老奶奶给老爷爷盖上了毛毯”,仅能表现老奶奶对老爷爷的关心。但是如果把老奶奶给老爷爷盖上毛毯的动作细节描写出来,那就在关心的基础上,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老奶奶对老爷爷的爱了。这里笔者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写作。

2.在协作渲染中学写作。

“非构思”渲染思维的训练,不仅可以通过学生个体进行训练,也可以在学生群体间进行训练。就“寻常的日子也飘香”写作教学而言,笔者将学生分为六个组,分别就“接鱼碗”“闻鱼香”“挑鱼刺”“温鱼肉”“盖毛毯”“景烘托”进行渲染思维的现场写作训练。写作完毕之后,进行小组讨论交流,选出优秀代表,进行全班实物投影展示,教师指导。最后,教师读开头和结尾的部分,学生读自己写的部分,这样便可以师生“协作”完成一篇完整文章的写作。

一篇文章由多人协作“完成”,从“非构思”理论的角度来看,一个人所写的内容便是一重渲染,多人进行协作完成便是多重渲染。学生看起来各写各的,实则都指向共同的写作意图,通过多重渲染完成一篇完整意义上的文章的写作。同时,进行多人协作写作也让学生更加清晰而深刻地意识到“非构思”渲染思维的作用、意义与价值。

传统写作教学中的“以叙代描”实则是“非构思”写作教学中较为简单的“一重”渲染,而“一重”渲染,无论是情节还是立意都会显得很单薄,但是如果运用“赋形思维”中的“多重渲染思维”进行巧妙设计、多重渲染之后,不但可以使情节曲折生动,而且主题也会变得更加鲜明、深刻。当然,本文只是以“赋形思维”中的渲染思维为例,事实上,整个“非构思”写作都不是一种凝固性的写作,而是一种运用“立意思维”“赋形思维”和“路径思维”进行的生长性的写作。这样的写作教学更符合客观事实,更能够让学生写出具体翔实、文质兼美、立意深刻的文章来。

【參考文献】

[1]马正平.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80-81.

猜你喜欢

生长
万物生长生光辉
美是不断生长的
快速生长剂
自由生长
自然生长
中国核电生长
《生长在春天》
男子力爆表的女生长什么样子
植物生长的秘密
种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