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昆曲教学的校本实践
2019-01-14邓解芳
【摘 要】在普通高中进行昆曲教学,有助于昆曲的弘扬与发展。开发昆曲教学资源、编著昆曲校本教材、选择合适的教育教学方式,是进行高中昆曲教学的有效探索。
【關键词】普通高中;昆曲教学;校本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91-0067-02
【作者简介】邓解芳,江苏省昆山中学(江苏昆山,215300)教师,高级教师。
昆曲,原名“昆山腔”简称“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传承与发展。笔者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利用乡土优势,紧扣课标,挖掘、开发昆曲资源,编著昆曲校本教材,构建教学流程,凝炼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昆曲、热爱昆曲、传唱昆曲,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紧扣课标,开发教学内容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课程内容”模块6“音乐与戏剧”中提出:“音乐与戏剧模块的教学……通过观赏、体验、理解、比较等途径,是学生初步了解戏剧艺术的一般规律”;“教学中要发挥教师或音视频的示范作用,指导学生从模仿教师或名家的演唱、表演入手,有选择地学习我国戏曲唱段。”笔者所在学校位于苏州昆山,昆山是昆曲的发源地,有丰富的昆曲资源和一定的昆曲优势,于是笔者根据高中音乐教材《音乐与戏剧表演》模块中给出的《牡丹亭》选段内容,搜集、整理、编著形成高中昆曲校本教材——《水乡昆曲韵》。
教材《水乡昆曲韵》共设8课——《历史》《念白》《演唱》《表演》《行当》《脸谱》《音乐》《传奇》。每一课分别设“简述”“赏习”“知识”“拓展阅读”“思考·讨论·练习”5个方面内容。具体内容见下页表1。
《水乡昆曲韵》的编著,是根据教与学两方面实际,紧扣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审美需求、文化修养、音乐修养、学识水平、认知能力等共性和个性特征,选择相适应的教学内容。
二、针对教学难点,构建授课流程
昆曲的教学难度要远超过其他内容。原因一是目前的高中戏曲教学尚缺少规范和支撑体系,教师教学时不知从何着手、如何操作;二是昆曲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许多教师缺乏戏曲专业知识和技能;三是绝大多数学生对戏曲比较陌生。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昆曲的教学要先让学生熟悉昆曲,对昆曲感兴趣,因此笔者构建了从“内容简介→表演示范→音乐分析→钢琴伴唱→曲牌欣赏→原味尝试”的授课流程。例如,在教学第一节昆曲课《走近昆曲》时,为了避免学生因为初次接触昆曲而出现的审美困难,笔者首先给学生呈现的是“昆曲发展史”。笔者在自己充分研读所有内容的基础上,将昆曲的发展史内容提炼为三个阶段:昆腔、昆曲、昆剧;对应这三个阶段选取三位为昆曲发展作出贡献的人物:顾坚、魏良辅、梁辰鱼。这样的教学,既节约了时间,又突出了重点,学生一目了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立足学情,凝炼教学方法
1.将钢琴引入高中昆曲课堂教学。高中昆曲教学应善用音乐元素和音乐手段来辅助教学,从而降低难度,达到效果。运用钢琴来弹奏昆曲或为昆曲伴奏,是教唱昆曲的有效手段。
例如《牡丹亭·拾画》中柳梦梅的一句唱腔:
1.1=D(小工调)感慨地。
上面这句,节奏特征为“芑”,即“先由自由的速度起唱,后转入4/4拍”,旋律中有小六度大跳音程,即小字一组的﹟f→小字二组的d,这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假如不借助钢琴弹奏来解决音准方面的问题,或没有音乐教师利用钢琴弹奏给予速度方面的提示,学生会找不到正确的音高、摸不着统一的速度,音乐教师借助钢琴可以轻松而巧妙地解决这一难点。
2.运用节奏、音准、音程等要素“提速”学唱昆曲。昆曲唱腔以“慢”著称,课堂时间有限而宝贵。在教学昆曲的初级阶段,可以允许通过改变昆曲原速、适当加速,来降低学唱难度,从而激发学生学唱的兴趣和信心。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昆曲旋律以后,再还原速度,追求昆曲本色。通过调整昆曲学唱速度,巧用“提速”来学唱昆曲,是音乐教师引领学生唱曲入门的有效方法。
3.借用汉语知识辅助赏习昆曲发音。昆曲唱腔发声丰富复杂、灵活多变,学生对此很陌生,这时教师可以借用一些汉语常规知识加以辅助教学,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牡丹亭》【皂罗袍】中第一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中的第一个字“原”的发音,不同的演员有不同的唱法,借用汉语知识来归纳,大致有四种,即现代汉语普通话发音、昆山方言发音、普通话的声母加方言的韵母、方言的声母加普通话的韵母。教学时教师如果这样借鉴归类,学生学习起来轻松有趣,并且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