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教学理论的创新来优化课堂实践

2019-01-14洪劬颉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先学合一起点

洪劬颉

黄伟教授在主持本专题时撰写了《教学合一 学教循环——指向课堂实践的教学关系新论》一文,提出了一个重要而有新意的命题:教学合一,学教循环。这一论断的提出,可以有力廓清目前对教学的混乱理解。2010年,我曾在《江苏教育》上撰文《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就必须先教好》,其中提出:教就是教,学就是学;教学永远是教和学的统一;教和学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所幸的是,我的观点与黄教授相合,更幸运的是,黄教授的论述让我豁然开朗。

一、教学的怪圈和本质模型

目前比较流行的“学”“教”关系有为学而教,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用来克服以前的为考而教,以考定教,唯考是瞻。然而,当我们稍微一思考就会发现,学生的学,或,学的学生的目的几乎都是:为考而学,以考定学,唯分是求。那么我们会发现:我们的为学而教、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又因为学生的为考而学、以考定学、唯分是求,转成为考而教,以考定教,唯考是瞻。

《教学合一 学教循环》一文把教学理解为“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循环递进”的关系,“教”“学”是循环的、合一的、递进的,教与学之间是螺旋上升的关系。与传统的螺旋上升论者不同的是,黄教授将起点与终点链接,起点又是终点,终点也是起点。这是该论的创新之处,可以建模如图1。

“学教循环”论将教学的起点归于“教”“学”合一的“学”“教”,而非单一向度的“学”或“教”。论者把教学的起点视为师生之间“共订学习目标、共明学习任务、共约学习要求”,这就将教学的起点确定在教学论视域下的合理位置,这样的起点既满足学生的学,也满足教师的教。

二、教学合一、学教循环的实践验证

《教学合一 学教循环》一文明确提出教学追寻的是循环与合一的过程。黄教授指出:“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作为教师思考的起点,教师思考后的終点又是学生新思考的起点。”

理论能够指导实践并验证于实践才能放射它的光芒。我欣喜地看到,教学合一、学教循环的理论已在实践中得以确证并开花抽穗。《学情分析与深度学习》揭示了如何通过学习起点走向新的起点,学情分析表明师生共同确认学习现状与起点,而深度学习则是达成学教的一次循环;《生成的内涵与预设的要旨》则深入地探析了教学过程中学与教互生、互动、互成的关系,同时也展现出学教合一的美妙情状;《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式嬗变》厘清了教学循环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和结点,并勾画出以合一为目标追求的教学活动脉络。这三篇文章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既把理论中介化,又以实践的典型样态促进理论焕发出生命力和召唤力。

(作者系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猜你喜欢

先学合一起点
浅议“分层先学”式初中物理教学模式
“三线合一”用法多
六月·起点
人剑合一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高娜作品——合一园艺空间设计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先学后教探索数学课堂新模式オ
疯狂迷宫大作战
有指导的“裸读”式“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