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甸庙会 百年沧桑浓浓年味
2019-01-14程奥冰
程奥冰
热闹的厂甸庙会。
手工艺品。
剪纸。
悬挂售卖的风车。
在老北京,春节庙会最有名的有两家,那便是厂甸和白云观,被称之为“上林盛举”。厂甸就是现在的琉璃厂,虽然是同一个地方,彼此的含义却不尽相同。约定俗成,说起琉璃厂,是属于读书人的,是属于平常日子的,而厂甸是专指过年时候在那里举办的庙会,是属于平民百姓的。在不过年的日子里,是不会把那里叫做厂甸的。作为因庙会而鼎盛起来的厂甸,是清乾隆年间以后的事情,也就是说,从那时候起,厂甸和北京普通百姓过年结下了不解之缘。
旧时的厂甸庙会
在平常的日子里,琉璃厂是很安静的。但每年春节期间,就会以庙会的形式在此设立临时市场,厂甸便立刻喧嚣热闹起来。
厂甸庙会的全盛时期,是从开辟了新华门(今和平门)到上世纪30年代中期。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厂甸庙会就是那个时期的情形。当时的厂甸庙会是以海王村公园为中心,北至和平门,南至虎坊桥,东西延伸到琉璃厂大街以内。街上摆着各式各样的货摊。“雅人好古,俗人好货”,雅俗共赏。玩具和食品、古籍和字画、珠宝和古玩这三类最多,是厂甸庙会与其他庙会的不同之处。
那时的南新华街搭满了画棚,里面挂满各种字画,或是仿作的旧画,或是应时的年画。海王村公园设有茶社,有各种小吃,游人可以在此品茶休息。庙会集中了全市民间玩具的精华,风车、风筝、空竹、气球、扑扑灯、纸燕、纸蝴蝶以及土、木、金、竹、皮各种原料制作的上百种玩具,多是平时难以见到的,别有风趣。2米多长的大糖葫芦和几十个连在一起的大风车被当作厂甸庙会的象征。从厂甸归来的游人手举一串大糖葫芦或者一个大风车,作为送给孩子的春节礼物带回家去。大风车,用高粱秆扎制而成,彩色风轮随风旋转,带动下面的小鼓哗哗作响。糖葫芦有大小之分。小串糖葫芦是用竹签将红果、海棠、葡萄、橘子瓣、荸荠、山药豆等果料穿起来,在熬好的糖浆里蘸匀,放在石板上冷却结成一层耀眼的糖薄,吃到嘴里,脆甜。
以前的糖葫芦以东琉璃厂的信远斋最有名。小贩们在草把上插满了糖葫芦沿街叫卖,大糖葫芦,竹签上穿满蘸糖的红果,顶端插一面小彩旗,它有个响亮的名字,叫做霸王鞭。这种叫做霸王鞭的大糖葫芦不仅能吃,更多的是被当作一种玩具而受到推崇。在京城,春天到处都有放风筝的和抖空竹的人们,那些风筝和空竹则多是从厂甸买来的。庙会期间,街上的店铺连续营业,隆福寺等地的书商和城里各大古玩商也来此摆摊,都期盼趁着赶庙会能赚上一大把。
热闹非凡的火神庙
去年春节我又去了趟厂甸庙会。
顺着人群走进庙会现场,街道两旁的金石篆刻、文房四宝店铺全部开放。有的店铺准备了纸笔,现场写起春联和“福”字送给游客;有的店铺现场展示起古籍修复、木板水印等平时难得一见的传承技艺。置身在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之下,流连于鼻烟壶、圆葫芦、兔爷等老北京的“玩意儿”,穿梭在皮影戏、吹糖人、抖空竹等老北京民间手艺活儿之中,品着古玩字画,吃着冰糖葫芦,听着吆喝声,踩着地上意为岁岁平安的麦穗,厂甸庙会的游客们无不被浓浓的京味儿文化包围着、簇拥着。
大紅灯笼。
艺人吆喝。
糖葫芦。
小吃。
琉璃厂东街的火神庙是厂甸庙会最热闹的地方,它被称为文化商场。书画字帖、珠宝古玩在这里争奇斗胜。北京行话将珠宝玉器叫做红货,珠宝玉器行叫做红货行。白的珍珠、蓝的宝石、红的玛瑙、绿的翡翠、黄的象牙,珠光宝气,无不让人大饱眼福。
庙会上可玩儿的东西就更多了。有贴着金字标签,抖起来声势激昂的杨明远空竹;有一个个彩色风轮带动起一个个小锤儿,哗啦啦敲起一面面小鼓的各式风车;还有气球、琉璃喇叭、扑扑凳……大到拖着彩绸尾巴的龙睛鱼,小到能放到火柴盒里的袖珍风筝,无不制作精美,令人目不暇接。大席棚里的名人字画与街边小摊上的古旧书籍交相辉映,吸引了众多的游人。
“老天桥”帮厂甸庙会圈粉
去年的厂甸庙会,天桥艺术中心成为了分会场。作为陶然亭分会场取消后厂甸庙会的新“分支”,天桥艺术中心用传统的老天桥撂地表演、老字号小吃和刚刚开门迎客的“天桥印象博物馆”吸引着众多的游客。
参观完厂甸庙会,我又来到了天桥艺术中心。春节期间的天桥艺术中心人山人海。在一个售卖风车的摊位前,一位大约60多岁的摊主正在教一个小朋友如何把手中的风车弄响。随着一个转身,风车“嗡”的一声响了起来,乐得小朋友手舞足蹈。庙会上,一手一串糖葫芦,边逛边吃的孩子随处可见;排队10分钟只为买一碗正宗老北京茶汤的也不在少数。一位老先生端着一碗杏仁茶汤,一边吸溜一边夸起来,“这味可够地道的,甜而不腻。”
這时我被天桥广场中的一声“吆喝”吸引住了。“再来几位咱们就开始,咱们这可是传统的中国跤。”两个身高超过一米八的大小伙子身穿红色和蓝色的褡裢正摩拳擦掌。不一会,擂台前就围了五六十人,在两位摔跤手“斗嘴”过程中,又有三十多位游客凑了上来。站在后排的观众不得不仰着脖子往里看,不少小朋友干脆“骑”在爸爸的脖子上。“怎么还不摔呢?”听到人群中的呼声越来越高,两位摔跤手终于动真格的了!只见穿红褡裢的小伙一把抓对方的领子,顺势就把对手摔了出去。
会场地下一层是新开放的天桥印象博物馆。走进博物馆,踏上天桥的桥体复制品,面向永定门。脚下是皇帝前往天坛及先农坛祭祀的御路,浓重又不失新意的设计,将游客领入丰厚的天桥历史文化中。在《旧京天桥一览图》前,可用手机扫描画面上的驼队、铛铛车。绘于清代的《皇子回銮图》,再现了清代天桥地区的全貌。继续前行,无论是复原的万盛轩戏台旁,还是悬挂着“吉祥戏院” “新民影院”“公平市场”等老字号的招牌墙,以及“福长街”“阡儿胡同”“腊竹胡同”等老胡同的名牌墙下;无论是在“大世界”“东方饭店”的老照片前,还是在《龙须沟》改造的影像资料前,总有上了年纪的观众长久驻足,回忆着老天桥过去的岁月。
(部分图片由西城旅游委提供)
TIPS
时间:2019年2月5日至2月9日(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五)每天10:00至16:00
地点:琉璃厂东、西街,杨梅竹斜街,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