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我国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特征、成就和展望
2019-01-14
(贵州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贵阳 550001)
改革是推动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深入推进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培养大量创新人才,已然成为新时代下树立文化自信、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举措。小学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教育中发挥着启蒙性、奠基性的作用。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小学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已发展成为规模最大、最具有改革活力的群体。截至2017年,全国共有普通小学16.7万所,普通小学专任教师594.5万人、占基础教育教师人数的62.62%,在校小学生为10093.7万人、占基础教育在校学生人数的69.61%[1]。
改革开放40年来,伴随着社会飞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渐趋频繁,学生成长环境、思想意识、价值追求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以及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影响之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在国家颁布和实施的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从目标任务、发展战略、改革方向到发展路径与保障机制等方面都实现了全方位的发展。回顾和梳理40年来我国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特征,总结取得的主要成就,探讨未来面临的挑战与课题,对于谋划好新时代我国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特征
改革开放40年来,国家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文件,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进程。从改革的目标任务、战略主题、改革方向、发展路径到保障机制等方面,体现了如下的动态性发展趋势特征。
(一)改革的目标任务:突出立德树人,促进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任务突出立德树人、促进全面发展,从根本上改变“知识本位”“片面发展”的诸多弊端,体现了时代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双重需要。
建国之初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就明确了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任务,即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1952年3月18日,教育部颁发的《小学暂行规程(草案)》,明确了小学教育的宗旨是给儿童以全面的基础教育,小学实施智、德、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智育的主要目标是使儿童具有读、写、算的基本能力和社会、自然的基本知识[2]142-144。
改革开放之后,进一步明确了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任务。1978年4月,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按照中小学生所能接受的程度,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来充实中小学的教育内容[3]517。
进入20世纪90年代,针对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以及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状况,适时提出了改革的目标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并先后颁布了系列的政策文件。1993年,国家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4]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正式在中央文件中使用了“素质教育”的概念,提出按照不同学科特点,促进各类学科与课程同德育的有机结合;借鉴国外包括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在教育改革中积极探索,总结经验,并及时加以规范,形成稳定的机制[5]。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国家教委于1998年颁布了《关于推进素质教育调整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的意见》,提出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要坚决摒弃仅以学业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以及损害学生人格的错误做法,积极提倡在小学实行等级分制,以及通过激励性评语促进学生进步的作法[6]2900-2903。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通过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7]。由此可见,“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进一步深化与提升,并成为20世纪90年代我国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任务。
进入21世纪之后,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2001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此拉开帷幕[8]。同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具体目标中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9]。素质教育通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得以有效落实。
2014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把“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新目标、新任务和新要求[10]。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了新时代下“三个全面”改革目标,即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了培养学生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四大“关键能力”,即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与职业能力[11]。由此可见,十八大之后,围绕着“立德树人”目标任务,将其具体化为“学科核心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并通过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得以有效落实。
(二)改革的战略主题:强调数量普及与公平和质量并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战略主题体现了由数量普及向公平与质量并重的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末期,我国提出了到2000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发展战略,以提高入学率及扩大学生数量为基本目标要求。1986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使得适龄儿童与少年受教育权利以法律的形式得以规范并得到保证,这也使得受教育者的数量得以保障。为了防止学生的辍学现象,教育主管部门又特别制订了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流失问题的指导性文件,严格控制流失率。到2000年,我国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儿童达到了1.2亿人,成为我国基本教育体量最大的群体,基本实现了学龄儿童99%的入学率。
进入21世纪之后,“公平与质量”成为我国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1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教育公平的重中之重是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这是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标本兼治之策,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都能成为有用之才[13]。为此,每年政府工作报告都将“公平与质量”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主题。
为了有效提升教育质量,一方面,国家通过研究制订学科课程标准,引领和指导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如2001版、2011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另一方面,通过研究制订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2014年6月,教育部研究和制订了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明确了好学校、好教师、好学生的质量标准。因此,促进内涵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战略重点。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在某些方面有了提升。从2018年7月我国公布的首份《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可以看出,“学生学业表现良好,综合应用能力相对薄弱;学生演唱表现较好,但音乐听辨能力与赏析能力、美术基础知识与赏析能力均有待提高等问题”[14]。这也向我们表明了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质量的提升的必要性。
(三)改革的方向:由单一性改革向综合性改革推进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从局部领域、单一要素改革逐步向整体的、系统的、综合性的改革推进。
改革开放初期到2000年,重点以教育体制改革为主。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在教育事业的管理权限、教育结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存在的问题,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必须从教育体制入手,有系统地进行改革[15]。
进入21世纪之后,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呈现出了以课程改革为核心推进综合改革的发展趋势。2001年,伴随着我国《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颁布,围绕着课程结构、内容、目标、过程、方式、评价、制度等进行了全面的、整体的综合性改革。
党的“十八大”之后,围绕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014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改革的方向,要对课程标准、内容、评价体系等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性改革。2017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系统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
从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层面来看,在改革开放的八九十年代,重点以教法改革为核心。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教法改革有:上海育才学校的“读读、议议、讲讲、练练”八字教法实验,江苏李吉林的“小学语文六步教学法”实验,黑龙江的“学导式教学法”实验等。20世纪90年代,重点关注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改革试验有:主体性教育改革试验、创造性教育改革试验、愉快教育改革试验等。21世纪之后,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开始走向全方位、多领域、综合性改革。以2014、2018年获得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为例,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不仅涉及到了课程开发、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各个领域,同时教育教学综合改革逐步上升,具体如表1所示:
表1.2014、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类别一览表①
(四)改革的发展路径:倡导多元协同、合作创新
改革开放40年来,伴随着国家改革权限的放开,我国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路径逐步呈现出上下互动、左右联动、多元参与、协同创新的共创共享的多元化发展路径。
伴随着2001年国家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出台,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为我国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赋予了更大的改革自主权,从而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各方参与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了我国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活力、潜力和动力,形成了多元参与、协同改革创新的良好发展态势,在多个领域和范围内取得了重大突破。从2014、2018年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主体数量可以窥见一斑,如表2所示:
表2.2014、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参与主体一览表②
参与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主体呈现出多元性的发展态势,逐步形成了政府、科研院所、师范学校、专家学者、基层学校以及一线教师等多方共同参与改革的路径,同时也形成了U-A-S协同创新的改革发展路径,即由小学-高校(科研院所)-行政部门协同改革创新的模式,有效地推动了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并在一些新领域、薄弱环节取得了重大突破与创新,如在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域、德育改革、评价改革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五)改革的保障机制: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动力体系
改革开放40年来,从国家到地方以及基层学校逐步建立起激发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动力保障机制和条件支持体系,有力地推动了各方改革的动力、潜力、活力和创造力。
一是逐步建立起了支持教育教学改革的政策法规体系和工作机制。改革开放40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为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政策保障。从国家的政策层面来看,《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年)、《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014年)、《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2017年),这些纲领性文件对指导和推进我国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改革开放40年来,国家共召开了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有力地推动了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从地方政策层面来看,许多省结合实际制定和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文件。如江苏省制订和全面启动了《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行动计划》,2015年至2020年,有组织、有计划地推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设立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经费,每年重点扶持30个左右省级教学改革项目[16]。
二是逐步建立起了教育教学科研激励机制。建立起了各级各类教育科研立项和审批制度,尤其是省市地方逐步加大了对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立项的倾斜力度,激发和调动了小学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热情和积极性,不断提升了研究的能力和水平。各级教育学会组织也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如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等,通过课题立项、学会会议、论文评奖等,有效地推动了全国小学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三是逐步建立起了国家和地方的奖励政策。1994年,为奖励取得教学成果的集体和个人,鼓励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我国颁布了《教学成果奖励条例》[17]。各省地方政府率先设立了省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分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2014年,国家颁布了基础教育类教学成果奖励政策,并于2014、2018年分别启动了二届评奖,有力地激发和调动了各方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是逐步建立起西部教育改革支持计划,加大对薄弱地区教育教学改革扶持的力度。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进一步加大了对薄弱地区扶持的力度,进一步体现了教育的公平与质量。从2016年起,教育部将支持西部教育教学改革计划纳入主要工作之一,选派北京、江苏、浙江先进地区组成国家级专家团队,对口帮扶贵州、甘肃、青海、西藏等西部薄弱地区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
二 改革开放40年来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取得的主要成就
改革开放40年来,在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政策的推动下,通过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的改革探索,我国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可喜成就。
(一)制订了国家课程标准和编写、修订了小学各科教材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在已有教学大纲基础上经过几十年的总结、借鉴和研究、实践探索,研究和制订了各学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01版、2011版),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指导方向和依据标准。2017年10月,经过十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我国又颁布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至此我国基本上完成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制订工作。
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依据,先后编写和修订了小学各科教材,除了《语文》、《道德与法》教材由国家统一编写之外,进一步放宽了教材编写的政策,实行“一纲多本”,促进了我国教材改革创新与多样化发展,出现了多套版本的教材。
(二)造就了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教育改革家和领军人物
改革开放40年来,激发和调动了多方参与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力量,在改革实践中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的教育改革家和领军人才,为中国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鲁洁教授、叶澜教授、裴娣娜教授、朱永新教授、吴正宪研究员等,成为国内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教育改革家,在全国范围内引领和推动了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来自小学一线的李吉林、于永正、窦桂梅、邱学华等,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领军人物。造就了一批具有改革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教育家型教师,培养了数万个具有引领创新能力的卓越教师。
(三)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成果
改革开放40年来,在中国大地上活跃着一批致力于研究中国基础教育的专家和学者,他们经过几十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成果。其中,叶澜教授带领她的团队,通过20年的“新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与实践探索,形成了“生命·实践”教育流派;裴娣娜教授的“主体性教育”改革实验、朱永新倡导的“新教育实验”;在学科领域方面,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田本娜教授探索的“突出汉字、汉语特点的小学语文整体改革与理论构建”、窦桂梅的“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研究”,以及在数学学科领域吕传汉教授的数学“情境-问题”教学30年实践探索与理论建构、马芯兰小学数学教学法、邱学华尝试教学法、吴正宪的儿童数学教育实践探索等。同时,在一些地方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教学思想流派和风格。如东部地区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苏派”、“浙派”等。
(四)取得了新兴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实质性突破与创新
改革开放40年来,针对小学教育教学的薄弱环节和信息技术手段的挑战,经过多方人员的共同参与、协同创新,在小学教育教学各个领域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和创新。一是在新兴的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许多小学结合学校办学理念与实际,能够自主构建学校校本课程。从2018年国家级基础教育获奖情况来看,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获奖数量达到了51项,占总体小学获奖数量的21%。而且,东、中、西部地区的学校都具备了一定的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如北京史家胡同小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悟课程》开发与实践、北京大学附属小学的《生命发展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施》、北京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的《基于儿童立场的自主发展课程体系建构与实践》、上海市闸北区和田路小学的《小学创造教育课程的系统开发与实践》、太原市尖草坪区科技实验小学的《玩着学科学》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西藏拉萨市实验小学的《藏文化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等。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域,历经10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也取得了重大突破,获奖数量和比例也比较高。二是在薄弱的小学德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方面也有了新进展。如鲁洁教授的“儿童道德生活的构建——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常州市实验小学的“价值体认: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实践探索”,以及小学品德教学的行为诊断和改进策略等。经过多年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破解了小学德育缺乏针对性、实效性的问题。三是在小学教学方式、组织形式改革、小学教育技术教学应用与资源建设、小学教学研究机制和方式改革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果。从2014、2018年两次获奖情况来看,每个方面都达到了10%左右的比例,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取得的重大突破与主要成就。
(五)涌现了一批具有先进办学理念和特色的小学教改示范校
改革开放40年来,许多学校依据先进的办学理念,本着“坚持试验、探索规律、科学施教、全面育人”的办学宗旨,解放思想,大胆实践,逐步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改革创新的发展之路,在全国各地涌现了一批教改示范性小学。北京地区,代表性的有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的“以爱育爱”教学实践、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快乐教育”的实践研究;上海地区,代表性的有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愉快教育改革实验”、上海市实验学校“尊重学生个性潜能差异的学与教的变革——30年的持续跟踪研究与实践”;江浙地区,代表性的有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小主人教育30年改革实验”、杭州天长小学坚持“一个模子不适合所有学生:小学差异教学的实践研究”、无锡师范学校附小“为了培养完整儿童:乐学教育33年实践探索”等;西南地区,重庆巴蜀小学的“基于学科育人功能的课程综合化实施与评价”等。这些学校尊重了小学儿童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成为引领中国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领头雁。实践证明,只有始终坚持先进的、正确的办学理念,只要坚定不移、始终如一、持续不断地实践探索,就能够走出一条特色的办学之路。
(六)促进了国际交流和国际理解教育
改革开放40年来,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与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小学教育的对外开放与交流。一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既增进了小学校长和教师们的国际视野,感受到了我国小学教育的优势与不足,又增进了世界同行对中国小学教育的认识和了解。二是通过各种学术组织举办的小学教育国际论坛和学术会议,加强了国际交流与对话。三是通过学习借鉴,加强和促进了我国小学国际理解教育。一些小学立足培养地球村小公民的国际化视野,将国际理解教育纳入到了学校课程开发之中,使学生不仅具有中国的灵魂,更具有国际的视野。如上海市浦东新区福山外国语小学的“从这里走向世界——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福山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等,立足不同课程领域,加强了对小学生国际理解素养的培养。
三 未来面临的挑战与课题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与社会的飞速发展,面对新时代对小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如何推动课堂变革、如何促进公平与质量、如何促进协同创新、如何促进成果应用等,将成为未来我国小学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课堂变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过多年研究和探索,制订出了各学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标准依据。那么,如何基于课程标准的指导,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是未来我国小学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课堂是落实课程标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是主渠道、主阵地。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小学课堂面貌虽然发生了一定的改观,但在总体上还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今后一个时期,如何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如何让每个孩子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与发展?教师如何成为儿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对话者、组织者?教师如何成为儿童心灵成长的引路者?教师如何成为一个研究者,主动去探寻儿童学习的规律和问题,会逐步让我们的课堂有所改观、让儿童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起来?拥有600万人数的中国小学教师,潜藏着无比巨大潜力、活力和创造力,如果每一个人都具有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和热情,相信我国小学课堂面貌就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就会让更多的儿童获得健康快乐成长!因此说,课堂革命是我们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
(二)缩小差距:公平而有质量地让更多儿童“上好学”
“让所有的儿童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是未来我国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与课题。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的小学教育基本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今后一个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是要解决“上好学”的问题。
目前,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在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上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其突出表现在于教育思想观念与改革创新的意识、能力、热情和投入方面,一些地区和学校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激发和调动起来。从两届国家级教学成果获奖情况可以看出,我国北京、上海和东部地区的江苏、浙江、山东等省份,获奖数量最多达到260项,占小学获奖总数量428项的60%。其中,江苏省连续两届获奖数量均排名第一,两届共获得46项。而中西部地区的河北、河南、江西、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西藏等地获奖却寥寥无几,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存在着较大的地域差异性。不仅如此,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因此,通过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与改革创新缩小区域间、城乡间、校际间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差异,让更多的儿童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未来我国小学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与课题。
(三)协同创新:提升教育教学改革的质量和水平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广大小学校长和教师表现出了极大的教育教学改革的热情,并通过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从我国两届国家级基础教育成果获奖情况来看,两次获奖总数达到429项,占基础教育阶段获奖成果总数869项的49%,比幼儿园、初中和高中获奖数量和比例都大,说明我国小学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参与度较高。与此同时,高校、科研院所也积极参与了小学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独立研究获奖数量为200项、占46%,与小学协同创新的改革获奖数量为66项、占14%比例,获奖的层次和质量也比较高。
未来小学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着更大的艰巨性和复杂性,面对儿童发展的差异性、个别化、个性化特征,面对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社会发展的挑战,只靠小学校长和教师个体的智慧、能力是有限的,未来更需要高校、科研院所多方参与,有效整合智慧、资源、技术和力量,实现共建、共创与共赢。协同创新,是未来中国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
(四)推广应用:让更多的学校、教师和学生拥有获得感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许多研究与改革成果得到了实践检验,促使课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有效促进了学生学习与发展,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然而,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转化、推广和应用程度还比较低,许多成果还没有得到有效推广和应用。因此,如何扩大改革创新成果推广应用范围,让更多的学校、教师和学生受益,也是一个重要课题。
一是需要搭建教育教学创新成果展示交流平台和机制,扩大宣传推广力度。如北京师范大学2015年发起的每年举办一届的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简称“教博会”),其意义和价值在于:有助于发现、培育和推广教育创新成果,帮助学校、教师获得丰富的用于解决具体教育问题的方案,使教育研究成果可以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惠及更多学校、教师和学生;通过发现和展示一批针对性强和可操作性强的优秀教育创新成果,推动教育创新成果在广大中西部和农村地区进行有效应用和推广,为缩小城乡与地区教育差距,全面提升我国教育质量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有助于释放市场经济的活力和创造性,促进政府购买专业服务;有助于激发全社会教育创新活力,吸收公益基金参与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内涵发展的创新活力。二是需要建立双元型机构,妥善处理部分教学科研成果转化的问题,实现大学、科研院所的教学成果转化水平提高[18]。改进产学研协作体制,努力转变科研工作者成果转化热情较低与教学成果转移的市场系统与服务体系不健全的现状,使优秀教学成果走出来、能运用、被推广。三是建立和优化中介服务系统。中介组织是教学成果推广服务团队的重要载体,应鼓励中介服务组织吸收、培育大量教学成果转化的专门人才,围绕国家教学成果成熟度评定的相关要求,建立信息沟通系统,建立相应的成果考核评估制度,让更多学校能够享受到更适合其发展的优秀成果。因此,探索新机制,加大改革创新成果推广应用的力度,惠及更多的学校、教师和学生,使其真正感受到教育教学改革所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是今后我们所需不断深入探索的问题。
注释:
①②数据来源于笔者对于2014、2018年两届教学成果奖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