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在诊断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应用价值
2019-01-14陈丽萍余志金陈惠新曾书君许良峰
陈丽萍 余志金 陈惠新 曾书君 许良峰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为胃黏膜上皮以及腺上皮于病变情况下, 被近似于肠黏膜上皮和腺上皮所替代。肠化生水平和胃黏膜萎缩情况与非典型增生发生率存在相关性,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被认为是癌前病变。使用普通内镜检查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缺少特异性, 和组织学诊断一致性不强[1-3]。如今, NBI已经成为了镜下观察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可靠方式, 其能够查看黏膜表面微小腺管形态以及血管情况, 精准指引活检, 进而提升诊断准确率[4]。结合实际情况, 本文全面分析NBI在诊断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应用价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240例中-重度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复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实验依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疾病分会推荐的取用活检样本标准,收集样本。对受试者的胃体、胃窦以及胃角和镜下检查可疑病灶开展相关检查。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 每组120例。对照组男53例 , 女 67例 ;年龄 46.25~77.25岁 , 病程2.15~16.22个月, 随访时间(9.25±2.14)个月。观察组男54 例 , 女 66 例 ;年龄 47.58~78.59 岁 , 病程 2.25~17.51 个月 ,随访时间(10.02±2.64)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①内镜操作方法:本实验使用日本奥林巴斯公司生产的相关内镜设备开展检查。空腹, 检查当日, 应当服用西甲硅油乳剂祛泡, 内镜操作指派1名高年资医生完成。对照组接受普通白光内镜开展检查。结合病史, 对内镜下显示为灰色结节型、鱼鳞型以及弥漫型的疑似肠上皮化生区域,实施活检取样2~4块。观察组接受NBI-ME检查。常规内镜检查方式与对照组相同, 在选好区域之后, 清除目标区域的泡沫以及粘液。之后, 将设备转变为NBI-ME模式, 于最大放大倍数环境之下, 评价是否存在浅蓝色棘状结构(light blue crest, LBC)。如果发现 , 确定为患者 LBC 阳性 , 反之为阴性。对于阳性者, 应当在LBC和邻近区域间取样2~4块, 并在非LBC 区取材 2 块。阴性者选定可疑区域后 , 相隔 1~2 cm, 开展多点取材2~4块。②组织病理检查:活检标本指派1名不知晓内镜检查结果的病理科高年资医师开展诊断工作。若相同患者所获取的组织肠上皮化生程度存在差异, 以重者为准,将病理结果视为最终诊断。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检出情况比较 观察组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检出率为93.33%, 高于对照组的8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检出情况比较(n,%)
2. 2 两组LBC检出情况比较 观察组106例患者的LBC为阳性, 在LBC区域中取得样本360份, 336份为肠上皮化生;阳性者中, 非LBC区取得组织216份, 肠上皮化生24份;14例LBC阴性者中, 共计样本56份, 16份组织诊断存在肠上皮化生。对照组中, 可疑病灶中获取样本440份, 267份为肠上皮化生。观察组LBC阳性区域黏膜活检的肠上皮化生检出率为93.33%, 高于对照组的60.6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表2 两组LBC检出情况比较(份,%)
3 讨论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为慢性胃炎演变成胃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当前, 该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内镜检查以及胃黏膜病理活检加以证实[5]。但值得说明的是, 常规内镜下诊断该疾病的结果和病理诊断一致性不高, 当前还没有明确的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内镜下诊断准确标准[6,7]。
有学者对普通内镜诊断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准确性加以分析, 结果证实普通电镜下, 灰色结节对于该疾病诊断特异性为98%~99%, 但敏感性仅为6%~12%。同时, 该学者认为普通内镜并不适合诊断合并肠上皮化生的慢性胃炎疾病[2]。
当前, 我国内镜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窄带成像为最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一类内镜下成像技术[3]。该项技术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优化人体胃肠道黏膜表面细微形态学变化, 继而全面显示黏膜表面小型腺管以及微血管形态。NBI在联合ME之后, 可以较为明确的显示出黏膜组织所产生的微小形变 , 可以起到替代部分染色内镜效果[8,9]。
在本组实验中, 使用NBI对于中-重度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患者开展随访调查, 结果证实, 观察组肠上皮化生检出率为93.33%, 高于对照组的8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6例观察组患者的LBC为阳性, 在LBC区域中取得样本360份, 336份为肠上皮化生;阳性者中, 非LBC区取得组织216份, 肠上皮化生24份;14例LBC阴性者中,共计样本56份, 16份组织诊断存在肠上皮化生。对照组中,可疑病灶中获取样本440份, 267份为肠上皮化生。说明使用NBI-ME模式, LBC阳性区域黏膜活检肠上皮化生的检出率得以提升。由此可见, 该项技术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