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突先天性胆脂瘤一例

2019-01-14王丽张璞张勋高海涛王欣穆俊晌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颞骨胆脂瘤乳突

王丽 张璞 张勋 高海涛 王欣 穆俊晌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石家庄050000)

患者女,34岁,因“发现右外耳道肿物40余天”于2017年7月6日入院。患者入院前40天偶然发现右耳堵塞感,自行触摸耳内有肿物阻塞,无耳痛、耳溢液、听力下降、耳鸣及眩晕等不适,经抗炎治疗,症状无好转,后肿物进行性增大,耳堵塞感加重,就诊于我院。患者既往无耳科疾病史,无耳部外伤及手术史。查体:双耳廓无畸形,左外耳道通畅,左侧鼓膜完整、标志清,右侧外耳道后壁皮肤隆起至外耳道前壁,表面光滑,外耳道深部及鼓膜无法窥见(图1a),用小剥离子轻压肿物,质地软,似有波动感,无压痛,隆起表面及耳周未见瘘口,右侧乳突部无明显压痛。纯音测听及声导抗未见明显异常。颞骨CT示:右侧颞骨乳突可见骨质破坏,内有软组织肿块,边界较清,形态不规则,大小约2.0 1.3cm,CT值约70HU,外耳道变窄,建议行MR检查(图1b)。后行颞骨MRI示:右侧颞骨乳突可见骨质破坏,内有软组织肿物影子,T1WI信号不均匀,与肌肉信号相近,低于脑实质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压脂序列呈不均匀高信号,边界清晰,外耳道狭窄,病变大小约为2.1 1.3cm(图1c),影像学诊断:右侧乳突占位,良性可能性大。术前诊断:1.右乳突及外耳道肿物;2.右外耳道狭窄。于2017年7月13日在全麻下行乳突根治+外耳道成型术。手术取常规耳后切口,暴露乳突骨皮质,分离外耳道后壁皮肤可见外耳道后下壁骨质破坏,有黄褐色液体溢出,无特殊气味,磨开乳突皮质0.5cm时,病变暴露,可见大量似胆脂瘤样物(图1d),探查充满乳突腔,充分开放乳突,发现肿物质地软,无明显包膜,呈膨胀性生长,外耳道后壁可见1 0.5cm骨质缺损,皮肤完整。显微镜下彻底清除病变,磨除可疑病变气房,探查鼓窦开放良好,粘膜正常,颞肌骨膜瓣修复外耳道后壁骨质缺损,复位外耳道皮肤可见外耳道通畅(图1e),鼓膜完整,外耳道内抗生素纱条填塞。患者未出现手术并发症,术后肿物病理回报:右耳乳突胆脂瘤,1周后撤出外耳道填塞物,患者诉右耳无堵塞感,术后2个月随访,诉右耳无不适,查外耳道无狭窄。

图1 病例特点Fig.1 The case characteristic

讨论

先天性胆脂瘤是一类罕见疾病,张秀菊[1]等统计解放军总医院在近20年的工作中共诊治胆脂瘤患者1946例,其中先天性胆脂瘤患者仅为20例;在申卫东[2]等统计的952例胆脂瘤患者中,先天性胆脂瘤患者也仅有10例。先天性胆脂瘤的成因机制至今尚无统一,目前存在多种学术观点,如粘膜上皮化生学说、移行学说、鳞状上皮增生学说、外胚层植入学说等,故目前先天性胆脂瘤的成因尚且不明确。先天性胆脂瘤的诊断比较严格,目前广泛应用的是Levenson的诊断标准:1.胆脂瘤位于鼓膜内侧,但鼓膜正常,紧张部和松弛部完整;2.无鼓膜穿孔,无耳流脓病史,无耳部手术史;3.即使有中耳炎史(如分泌性中耳炎),只要无鼓膜穿孔及流脓史,符合前两项标准的仍可以诊断为先天性胆脂瘤[3]。本例患者的病变部位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鼓膜内侧,但其位于乳突部,且既往无任何耳流脓及鼓膜穿孔的病史,所以其应属于先天性胆脂瘤。

先天性胆脂瘤依据发病部位可分为岩部型、鼓室型和乳突型,其中乳突型最为罕见。在顾建森[3]等报道的16例先天性胆脂瘤患者中,岩部病变者9例,鼓室型7例,无乳突型的患者;胡国勤[4]等报道的11例患者及张秀菊[1]等报道的20例患者均为鼓室型先天性胆脂瘤,单纯存在于乳突的先天性胆脂瘤鲜有完整报道。陈希杭[5]等认为先天性胆脂瘤主要起源于鼓室的前上象限,此后逐渐蔓延至后上象限和上鼓室,严重者可进入鼓窦及乳突,而国外学者也发现先天性胆脂瘤的生长存在一定的规律,一般沿着听小骨的内侧面向后生长,达到中鼓室的后上方,进而破坏砧镫关节、镫骨上结构,然后累及面神经隐窝、鼓室窦,最后进入鼓窦和乳突气房[6]。可见,累及乳突的先天性胆脂瘤往往病变较重,听骨链大多受累,从而易出现传导性听力下降。但在我们汇报的病例中,不论是CT检查还是术中探查,均未在鼓室及鼓窦中发现病变,且患者无明显的听力下降,虽存在一定的耳堵塞感,考虑为乳突病变致外耳道后壁塌陷所致,所以,该患者的先天性胆脂瘤应该起源于乳突部,属于乳突型先天性胆脂瘤。

乳突型先天性胆脂瘤极为少见,所以对此类患者的诊断存在一定的困难,该名患者入院之初虽然进行了全面检查,但并未想到胆脂瘤病的可能。颞骨CT是耳科疾病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其对于明确病变范围非常重要,但对于明确病变性质较为困难。胆脂瘤病在MRI检查中存在一定的特点,T2WI上呈现高信号是胆脂瘤的典型表现,而胆脂瘤内含有丰富的胆固醇结晶,分子结晶较大,在T1WI上常表现为低信号,当胆脂瘤内角蛋白和脂肪含量高时,T1WI上也可以出现混杂的高信号[7]。所以,对于乳突部位不明性质的肿物可进行MRI检查,考虑胆脂瘤病可能。手术是治疗先天性胆脂瘤的有效手段,此例患者病变并未侵犯鼓膜及听骨链等结构,所以手术的目的是彻底清除病变。患者术后定期复查,未发现病变复发及手术并发症。总之,局限于乳突的病变常无明显的临床表现,但应考虑到先天性胆脂瘤的可能,颞骨CT及MRI检查对于诊断有重要意义,手术彻底清除病变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猜你喜欢

颞骨胆脂瘤乳突
中耳流脓、头痛眩晕……警惕胆脂瘤
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围术期有效护理干预模式分析
改良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炎的手术护理配合
获得性中耳胆脂瘤基础研究进展
如何治疗中耳胆脂瘤?
颞骨扁平肥厚性脑膜瘤CT及MRI表现
颞骨解剖在耳鼻咽喉科研究生教学中的作用
对头颅CT颞骨区重建避免二次扫描的可行性评价
中耳胆脂瘤并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分析
乳突线边沿细节的观察与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