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
2019-01-14江苏省高邮市秦邮实验小学屠爱姣
江苏省高邮市秦邮实验小学 屠爱姣
自2014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核心素养概念以后,核心素养教育就成为了我国语文教改体系最重要的话题。不过因我国对其本身的研究尚处初级开发阶段,因此对于核心素养的评测方法、培养方式、概念内涵直到今天仍旧没有建立统一的看法和体系。从现状来看,我国核心素养培养主要依靠的是各个学科本身的课程结构和课程需求完成的教育。也就是说不同学科呈现出了不同的核心素养如数学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如何最大化核心素养培养作用,凸显语文教育价值是每一名语文教师都必须着重思考的问题。
一、语文教育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构成
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为使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正确用法,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语言和文字,形成语感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式,树立与形成创新精神与审美情趣,能够自主的完成中华文化的传承和选择,建立民族认同感、创造力与凝聚力。语文学科作为人文性和工具性同时兼顾的学科,其体现的正是语言建构的运用、文化传递的理解、审美创造和鉴赏、思维的提升和拓展。这四项要素正是学生必备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语文教学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语文核心素养需要学生在不断的积累和沉淀中完成掌握,体现的是语文教育的本身价值。教师必须不断转变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能力。
教师必须要意识到的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完成语文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同时也需要借助语文学科这一载体完成历史沉淀知识的传递,使学生掌握实践性知识与综合性知识,做到能够充分将已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合适的情景,以便引导学生能够明确生活与理论之间的联系。此外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意识到语文知识建构中,必须要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语文教育不单单是知识传递记忆的过程,同时还要借助于学生对语境和语义的理解,将其变成自己的语文素质与语文能力。教师要意识到语文核心素养并不是一项抽象化的技能,而是一种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而检验这一习惯必须要借助于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帮助学生领悟语文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这是奠定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和前提。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一)依照语言建构展开教学
文字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工具,文字学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前提。语文教育必须要重视学生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低年级时期,更是要注重语言文字的教学的合理设计。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所以需要应用工具查阅、笔画以及汉语拼音完成文字学习。另外语言应用需要围绕句式结构、字词搭配完成。小学时期教师必须要有意的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在体验的过程中理解与感知文字知识的深层含义。语文课文的精读往往需要两个课时以上,这样才能够保障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其中的文化含义。举例来说学习《我们爱你啊,中国》一课时,大纲要求学生学会分辨普与谱、博与搏、壁与璧、傣与泰等字,理解银装素裹、天工巧夺、浓妆淡抹、波澜壮阔的意义,学会本文的句子和结构,掌握比喻用法。其中前两个目标位语文核心素养最基础的语言运用建构。语言建构作为整体性教育方法,学生必须要在充分理解词语含义后,能够做到上下文的合理联系,借助于语境掌握词语情感。这些能力对于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甚至是其他学科学习而言具有指导和奠基的意义。
(二)结合思维拓展需要展开教学
语文是文化传播、思维训练的载体,语文思维主要体现在阅读思维。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充分体会作者所描述情景传达出来的感情。传统阅读教学中,经常出现轻理解、重知识、轻联想、重记诵的问题。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必须要在学习中敢于交流、敢于质疑、敢于讨论。也就是说学生必须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核心素养语文教育必须要借助于情景对话以及师生互动的形式,这样才能够在确保学生准确理解语文知识内涵的同时,形成已学知识的经验,并逐步消化与理解语文知识。学生在此过程中借助于过去的知识去不断啃读与反思可问的意义和内涵,加深对课文本身意义的理解水平,并形成属于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阅读能力并非依靠教师讲解就能够形成的,而是需要在不断的练习中逐渐形成。仍旧以学习《我们爱你啊,中国》一课为例,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为掌握多音字、辨认字、理解数个成语,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可以有感情的完成课文朗读,了解祖国壮阔且美丽景色与物产,进而形成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很多教师仅仅注重字词知识点的讲解,却忽略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需求。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教师就必须要转变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思维提升和练习,不断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使学生形成问题解决、问题思考意识,这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推动意义。
(三)结合审美创造完成教学
审美创造与鉴赏的目的为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完成心灵塑造、性情陶冶。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有必要让学生领悟语文学科本身的魅力。不过语文审美教育往往需要以学生的需求为介入点才能够展开与进行。如果缺少主体审美意识、审美心境、审美态度,就无法发挥语文教育本身的审美价值。语文教育最大的特点便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同时我们也知道语文审美教育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语文学习与掌握能力。所以教师必须要不断培养学生美学感知、认知能力,并将其落实于教学实践。在时间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美学认知、创造能力,这是提升学生审美创造、鉴赏能力的重要前提。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语文教学体现的是新时期对现代教育的基本需要。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就必须要充分了解语文教育的目的和需求,实现教学观念与教育思想的创新,将全部的精力用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重视学生个体知识结构的培养和语文思维的锻炼,在实践与语文情境中完成核心素养树立,最大化语文教育的本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