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满阅读教学,提升阅读品质
2019-01-14江苏省常熟市辛庄中心小学
江苏省常熟市辛庄中心小学 孙 静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既要遵循教学规律,又要注重运用灵活的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培养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良好的阅读品质。
一、根据不同年段孩子的特点,创设阅读教学的良好情境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各年段孩子的年龄特点,营造适合不同年段孩子阅读心理的情境,有策略的地去激发孩子的阅读热情,调动阅读的积极性。
1.依学情定教,营造愉悦情境
在教学《云房子》一文时,我根据低年段孩子的年龄特点,营造寓教于乐的氛围,让孩子在动手做一做中感受文章优美的语言。首先,用多媒体展示了小鸟们造的云房子,学生饶有兴味地欣赏。此时,我抛出问题:“请同学们组成四人小组,利用手边的白云材料,自己也来做一做云房子,做好以后在小组中交流,你造的是什么云房子,为什么要造这样的云房子呢?”接着,活动开始,一段优美的音乐后,孩子们上台展示。一位学生谈到:“我造得是像雨伞一样的房子,因为我想在下雨的时候,让小鸟们躲雨,这样小鸟们就不会淋雨了!”我借机鼓励评价,“你真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孩子,懂得关心他人!”此时,孩子不仅是乐学,更是激发了他们善良的内心!
2.用角色体验,助推深层氛围
要想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字,那就需要情境氛围不断地推波助澜。例如,在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番茄太阳》中小女孩乐观坚强时,我想:如果这个时候可以让学生角色体验一回,那孩子肯定会很快地进入文本,体会其所要表达的情感。于是,我让孩子闭上双眼,想象自己是一位盲童,自己是失去光明的,那在生活和学习中会碰到哪些困难呢?孩子角色体验后,畅谈自己的心里感受。“做个盲童,真是太难了!”再引导学生联系抓住重点字词,体会小女孩的心情,之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进行朗读文本,学生的感情就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回答问题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小组交流,此时学生就不会是纸上谈兵,而是深有感触。
二、探索规律准确解读文本,勇于突破阅读教学的难点
1.准确解读教材,抓文字背后深意
“言有尽而意未尽”,文章的结尾处仍有许多的留白和悬念,教师可以在此做一番“文章”。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在此安排拓展性批语,进行适当的练笔,使故事更有完整性。这既是整堂课的学习收获,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如《诚实与信任》结尾语意未尽,给孩子留下了广阔的遐想的空间。这时,顺势让学生发挥想象,写下自己此时的想法。有的学生写道:“先生,您把我说得太好了,是我的责任就应该我承担,这是每个中国人应该做的,不用向我道谢的。” 有的学生写道:“明明是我做错在先,撞坏了您的反光镜,您不但不要我赔,还反过来向我致谢。您才是深明大义的人啊。”学生感触良多,真是“百花齐放”,十分精彩。
2.准确解读回答,启迪学生思维
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师,一定是能倾耳静听每个学生的话语,在学生回答与学生对话的过程中,竭力自己的情感去与学生的情感共振。在教学《放飞蜻蜓》时,学习到“陶先生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时”,我就此提问展开教学:“这样的陶先生给你怎样的感觉?”此时坐在教室边上的一个男生,高高地举起了手,我请他回答,他大声地发言:“陶先生不顾形象。”这个突如其来的回答引起了周围学生的反驳,“陶先生平易近人”。可这男孩却坚持不让步,“陶先生就是不顾自己的形象”。我对他的想法好奇了,顺势问:“你这想法哪儿来的?”那个男孩说:“因为陶先生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他那么伟大的教育家可以直接坐在泥地上,一点也不顾自己的形象,所以我说他不顾形象。”教室里一下安静,接着就想起一阵掌声。接着,我让男孩继续注意书上“抚摸、小心”等词语,并引导学生相互交谈书上的内容,使教学极有魅力地进行下去。可见,学生的发言和想法,都有他自身的逻辑世界,对教师来说,应让每一个学生头脑中的想法都碰撞、呼应起来,并能洞察其差异进而相互学习。
三、课堂与课外有机的结合,培养持之以恒的阅读品质
作为一名基层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项艰辛的过程。学生学习语言,不是短时间可以完成的。阅读,是心与心的触碰,是情与情的交融,是灵魂与灵魂的“对话”。
1.课堂与生活,有效结合延伸
我深感,要把语文阅读教学探清认明,还需将课堂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将所学与课后有效延伸开来,学以致用。苏教版三下《狼和鹿》教学时,介于学生对“生态平衡”这一专业术语的理解有难度,我想到利用课前预习与课外拓展的方法,让学生搜集有关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事例,在班上进行交流,比如“人类大量捕杀青蛙,使田间的害虫越来越多,庄稼被糟蹋得很惨;人类滥砍乱阀树木,森林沙漠化,使鸟类无处生存……”在课后结合课堂所学,写写人类有哪些破坏环境的现象,如何保护环境,这样既让他们更真切地认识到生态平衡的概念,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有效地将知识延伸到课外,在生活中学语文!
2.坚持开卷有益,营造精神世界
如何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地去阅读,营造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则是阅读教学的难点?即便如此,也是可以在阅读教学中慢慢培养的。为此,我注重凸显文字与生活的联系,引领学生在生活生命中去阅读,旁征博引,用许多脍炙人口的名人读书的例子去鼓励学生。毛泽东同志从青年时期起,就喜欢阅读四书五经,而毛泽东读得最多的,批注最多的历史书籍是《二十四史》;周恩来总理也自幼就立下志向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大诗人苏轼也虚心苦读,写下“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来激励莘莘学子勤学苦读。而读书也要讲究方法,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把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教学的核心,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慢慢从读书之“苦”中化为阅读之“乐”,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总之,提高阅读教学实效性是语文教师一生的功课。利用多样化的手段,来丰富阅读教学,从学情到教法,从研读到精读,从课堂到生活,从中找到读书的方法与乐趣,在芬芳的花丛中酿出甜甜的花蜜,这是阅读教学始终不变的追求与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