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适合的教育” 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江苏“适合的教育”之实践创新综述

2019-01-14刘湉祎

江苏教育 2019年74期
关键词:适合的教育江苏省职业

刘湉祎

自2017 年6 月“适合的教育”研讨会在江苏省靖江市召开以来,“适合的教育”已经成为江苏教育发展的一面旗帜。“适合的教育”致力于解决当前江苏教育的基本矛盾,引领江苏教育现代化向更高层次迈进。据此,在“适合的教育”理念下,新时代江苏教育进入了优质发展的深耕阶段。

一、“适合的教育”实践经验得到丰富

(一)各级各类教育的顶层设计

1.发展适合的基础教育。

在学前教育方面:2017 年12 月,在江苏省学前教育现场推进会上,江苏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指出,目前江苏省学前教育的问题在于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要认真落实好《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注重科学规划、坚持公益普惠、强化机制建设,着力解决“入园难”“入园贵”“上好园”等问题。重点在完善布局规划和重点建设、加快发展公益性幼儿园、建立合理成本分担机制、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发展适合幼儿的教育等方面下功夫,努力推动学前教育发展再上新台阶。

在初中教育方面:针对初中教育的薄弱环节,2018 年2 月江苏省教育厅印发《江苏省初中教育内涵发展与全面提升计划》。要求切实关心每一名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广泛发动学校、教师和社会落实以人为本的要求,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适合的初中教育。

在高中教育方面:2018 年5 月,江苏省教育厅发布《关于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的意见》,旨在引领省内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和提升办学品质,促进高中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建设要求包括: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践行独特办学思想、造就卓越师资队伍、建设优质课程体系、健全学校治理机制、不断丰富校园生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智慧教育范式、深度开展国际交流。

2.办好适合每一个特殊孩子的教育。

2017 年10 月,《江苏省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 年)》颁布出台。在部署会上,时任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朱卫国指出,该计划从基本原则、总体目标、重点任务、特殊教育完整体系、管理机制、经费统筹、队伍配备、职称待遇等方面,都具有自身特色和国际水准,要求各地各校要将好政策、好方法贯彻落实到位,努力办好适合每一个特殊孩子的教育。

3.发展适合的职业教育。

2018 年3 月,江苏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做好2018 年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强调要进一步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并对2018 年继续推进全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作出部署。试点内容包括中高等职业教育“3+3”分段培养和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建设目标是做到让学生、家长、学校、社会、企业满意,真正实现“教育的适合”,让职业教育适合于国家,适合于社会,适合于人民。

江苏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18 年,《省政府关于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若干意见》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实施意见》提出,推动人大立法出台《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健全产教融合激励制度,对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取得突出成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企业,认定为“产教融合型”企业;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建立规模以上企业按职工总数的2%安排实习岗位制度;以融合发展理念优化职业教育和培训布局,引导各地结合区域功能、产业特点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方式,把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摆到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大格局中进行谋划,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和培训与市县人口分布相适应、与主体功能区相匹配、与产业园区相对接;支持建设若干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试点行业等。

(二)区域教育的创新推进

泰州市通过发展“适合的教育”,着力解决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不充分”“不美好”问题。一是推进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中心的城乡教育一体化,打造乡村学校新教师“1+2”和“双导师制”培养模式,重在深化城乡校际“名师+”教师流动机制。二是夯实育人基础,继续深化“泰微课”建设与应用,让全市所有学生都能充分享受免费的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教育治理体系构建,由卓越“小体系”建构起整个区域教育的卓越“大体系”。

常州市注重激发学校发展的内生长力,为“适合的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一是重视以强化能力建设为重要手段,夯实学校发展基础。二是启动编制新一轮学校建设行动计划,整体提升全市学校硬件设施和内涵建设的现代化水平,为“适合的教育”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三是大力实施“三名”(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工程,为“适合的教育”提供人才保障。四是制定并实施《常州市学校品质提升行动计划》,整体提升学校的办学能力和教育品质。

无锡市通过完善教育服务体系,为人人享有“适合的教育”进行积极探索。一是通过培育“新优质学校”、建设“高品质学校”等举措,提升公办学校内涵品质。二是充分发挥民办教育的补充作用,努力形成一批办学水平高、群众认可度高的办学品牌,满足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三是把职业教育发展提升摆到突出位置,推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镇江市统筹兼顾四个“适合”,推进“适合的教育”。一是突出教育现代化建设目标,将人的成长放在首位,创建更加适合的条件。二是突出教育治理体系的改革,强化法制型、服务型、专业型队伍建设,创新更加适合的管理。三是突出核心素养目标,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学科全覆盖,建构更加适合的课程。四是突出教育民生服务的优化,提升教育供给力、教育幸福感、教育满意度,创设更加适合的氛围。

宿迁市立足市情探索“适合的教育”,办有温度的教育,着眼教育普惠,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办有选择的教育,在保障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的同时,通过“优质优价”市场机制,形成民营资本、优质资源、先进理念竞相涌入的发展环境。办有担当的教育,围绕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的总体部署,支持有条件的职业院校提档升级,打造更多的产学对接平台。

在打造“教育吴中”品牌建设的关键时期,苏州市吴中区以“适合的教育”推进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既是遵循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也是致力于为江苏实践“适合的教育”提供“吴中样本”,通过软硬件建设解决教育发展中的主要矛盾、课程教学改革突破教育的现实困境、文化艺术和科技创新开拓以人为本的发展之路三大行动路径,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优质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基层学校的鲜活样本

1.基础教育学校。

泰州市第三高级中学秉承“适合与超越”办学理念,着力提升师生归属感、获得感和荣誉感,引导师生做更好的自己。无锡市锡山高级中学以课程为抓手,通过建设“想象·创造”课程基地,探索“育人方式”的转型,改变学生的学习环境,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为“适合的教育”提供了现实教育样态。常州高级中学以深化课程改革构建适合的教育,构建多元德育课程,搭建立体学科课程,从学生修习和课程功能的角度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进行重组。

2.职业教育学校。

现代职业院校要为学习者的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要将满足个体发展、社会需求作为办学的逻辑起点和实践指向。其中,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是关键。无锡市宜兴中专将创新创业孵化园作为产教深度融合的载体,遵循个体发展规律,发展适合的职业教育,保证了教学课程的适合、教学方式的适合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适合。

3.特殊教育学校。

融合教育资源中心的规划与建设是江苏省特殊教育践行“适合的教育”的行动路径,而资源中心课程建设是灵魂。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的融合教育资源中心课程就是示范样本。课程分为三大类和十大模块:基础课程类:生命课程(尊重与爱护);主干课程类:生活课程(习惯与德性)、艺术课程(才艺与审美)、科学课程(常识与技能)、学科课程(知识与观念);补充课程类:读绘课程(情感与方法)、康复课程(康复与适应)、补偿课程(能力与态度)、研学课程(体验与交往)、亲子课程(通识与全程)。

(四)社会媒体的深度参与

教育改革不仅仅是教育的事情,还需要社会的广泛支持和深度参与。在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多方位宣传“适合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典型的同时,2018 年4 月,《扬子晚报》与江苏省教育厅举行了《适合的才是最好的——32 位江苏高校优秀毕业生的成才故事》新书首发式暨“适合的教育”专题研讨会,创新“教育行政部门主导、社会媒体深度参与、典型案例宣传”模式,有效引导全社会认同“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这一科学的教育命题,为改革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环境。

二、总结与反思

“适合的教育”在江苏已经落地生根并结出累累硕果,为江苏教育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适合的教育”坚持服务大局,顺应了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教育是民生,更是国计。“适合的教育”并不是孤立地就教育谈教育,而是要放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审视,要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乃至国家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培养有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江苏省提出发展“适合的教育”,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发展适应经济社会需要的教育,是对党和国家赋予教育的重大使命的积极贯彻落实,是对新时代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生动阐释。

2.“适合的教育”坚持以生为本,体现了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

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发展“适合的教育”,将学生放在教育改革的核心位置,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清醒地回归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问题。

3.“适合的教育”坚持全覆盖,符合教育发展规律。

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从实践探索,“适合的教育”在江苏省已经实现了多层次全方位覆盖。从教育类别来看,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特殊教育到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适合的教育”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开花结果;从参与主体来看,政府、学校、家庭、新闻媒体等广泛参与其中,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支持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从地域来看,无论是苏南还是苏北,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各地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不断探索出“适合的教育”在本地发展的新路径。

4.“适合的教育”坚持因材施教,很好地匹配了人才成长规律。

“适合的教育”,归根结底,学生是最重要的对象。给每位学生有针对性、差异化的教育,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更符合学生们的身心发展需求,让学生们成长得更好,是教育发展到一定层次后的必然选择,也是“适合的教育”重要的价值取向。

在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适合的教育”还存在一些需要不断完善之处。比如,个别地方、个别学校对“适合的教育”认识还不充分;区域、城乡、校际教育发展还存在相当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完善“适合的教育”的顶层设计,强化对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发展的统筹谋划;“适合的教育”理论研究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对实践的指导有待更加给力;需要对各地探索“适合的教育”的典型做法作进一步的凝练挖掘,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等等。这些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总结、思考、完善、实践,努力打造“适合的教育”响亮品牌,不断引领江苏教育迈上新的台阶,开创新的辉煌。

猜你喜欢

适合的教育江苏省职业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江苏省南就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
职业写作
适合的教育:江苏教育的当下期待
“适合的教育”思考与实践
他们在谱写一本“穷人教育学”
适合的教育是适合学生学习的教育
我爱的职业
抽丝剥茧 层层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