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时间的主人
——“同质性问题”学生家长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设计

2019-01-14

江苏教育 2019年88期
关键词:鹅卵石象限沙子

陈 勇

【设计理念】

很多小学生时间管理意识不足、方法缺乏,对生活、学习无计划且效率较低,他们的生活和学习长期处于“被安排”或随意状态,导致无法按计划完成任务,这使他们常常产生焦虑、恐惧和自责的情绪。

本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针对需要在时间管理方面获得指导的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生的家长,帮助家长学习时间管理的理念与方法,进而协助孩子理清事件的轻重缓急,学会使用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制定行动清单,建立长期规划,合理、科学地安排学习和生活。

【活动准备】

玻璃杯、鹅卵石、沙子、水、钢琴曲、日程安排表。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争分夺秒

教师:各位家长,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热身游戏。

PPT 出示游戏规则:

全体起立,站在教室中间。每位男家长代表10 分钟,每位女家长代表5 分钟。教师说出一个时间,如25 分钟,成员快速组成对应的时间,完成的小组举手示意。

家长进行三轮游戏。

教师:在这个活动中,大家的感受是什么?有什么收获?

家长:在这个热身活动中,我感受到要学会主动出击,不能消极等待别人来和我们抱团。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去把握每一个零散的时间,时间就是机会,稍纵即逝。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有一些碎片时间,零碎的时间叠加起来就能组合成一个集中的时间段,只要我们能合理利用这些碎片时间,就能成为时间的朋友。

设计意图:通过团队游戏,活跃课堂气氛,营造温暖、安全的团体心理氛围,增进成员间的互动,同时引出“时间”这一主题。

二、实验:神奇的杯子

教师:接下来我们做一个玻璃杯实验。我想请一位家长协助我完成,谁愿意上来试试?

第一位家长上台,按指示将鹅卵石放进玻璃杯中,直到装满为止。第二位家长上台,按指示将沙子倒进玻璃杯中,直到装满为止。第三位家长上台,按指示将水倒进玻璃杯中,直到装满为止。

教师:从刚才的实验中,大家得到什么启示?在生活中,鹅卵石、沙子和水分别代表什么?

家长1:如果我们不先放大的鹅卵石,而是先装满水和沙子,那么大的鹅卵石就放不下了。在生活中,鹅卵石就像重要的事情,如人生目标,沙子和水就像是不重要的琐碎事情,我们应该先把时间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这样时间就不会被轻易浪费。

家长2:实验中先放的是鹅卵石,我想鹅卵石应该是生活中立刻要完成的事情,需要先做。第二次放的是沙子,沙子渗到了鹅卵石中,第三次放的是水,水又渗进了沙子中,沙子和水代表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这个实验启发我将零碎的时间利用好,可以将一些小事穿插在日常中完成。

教师:把一定量的鹅卵石、沙子和水装进玻璃杯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事情很多,我们要分清楚鹅卵石、沙子和水分别代表什么。正如时间管理的四象限法则:第一象限是“重要紧急”的事情,这类事情无法回避也不能拖延,必须优先处理;第二象限是“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我们要计划着把这类事情处理好,不要让它变成“重要而紧急”的事情;第三象限是“紧急不重要”的事情,可以授权让别人帮忙去做;第四象限是“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大多是些琐碎的杂事,有的可以不做,或者等有空再去做。

设计意图:通过玻璃杯实验,让家长体验事情的分类。家长对实验的过程充满了好奇,分享时能够互相启发,从自身或者他人的身上收获成长。最后让家长了解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初步掌握一些处理事情的方法。

三、纸笔游戏:列待办事项

教师: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每一天。孩子们每天都会处理很多生活、学习的事务,我们家长也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将来的一周你和孩子有哪些事需要处理?请大家静静地思考,将这些事情记录下来。

PPT 出示游戏规则:

在音乐声中列举接下来一周自己和孩子的待办事项,记录在“收件箱”卡片内。将待办事项按时间计划排列在“本周日程表”内并清空“收件箱”。选取每天最重要的1~3 件事,在事项前做标记。

家长进行记录。

教师:请大家思考一下,在这些待办事项中哪些事情需要马上处理,哪些事情可以计划着做,哪些事情可以委托他人去做,哪些事可以不做。为了高效完成你认为最重要的那几件事情,你需要做什么准备?

家长1:在我和孩子的待办事项中,需要马上处理的是每天的家庭作业、家务活、身体锻炼;可以计划着做的是阅读课外书籍和亲子游;可以委托别人做的事情是给孩子报名上书法班;可以不做的事情是逛超市。为了高效完成最重要的事情,我要先在备忘录中记录这些事情,再按顺序完成。

家长2:需要立刻处理的事是有时效性的,如工作、考试、比赛、作业等;可以计划着做的有阅读、锻炼、旅行等;可以委托他人做的是购物及一些别人比较擅长的事;可以不做的事情是一些饭局和给孩子布置的练习。为了高效完成最重要的事情,我会先做个计划,然后按计划执行它。

教师:我们可以将这种列待办事项的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如每个周末静下心来思考下一周的日程安排,也可以在睡前列出第二天的待办事项,并且标记出每天最重要的3 件事情。先解决当天最重要的事情,再处理余下的事情,最后就有时间做休闲的、兴趣爱好的事情。

设计意图:让家长思考,收集、安排自己和孩子的待办事项,标注最重要的事情,并且讨论如何高效完成安排的事件。家长在操练的过程中对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学会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四、表演:猴子管理法则

教师:大部分人发现时间不够用的主要原因是将太多不属于自己的工作揽在自己身上。我们应该避免这种情况,尝试用猴子管理法则走出第三象限。

请家长上台表演《谁背上了猴子》情景对话。1 人饰演经理,4 人饰演下属,4 人饰演猴子。经理和下属谈话期间,代表“责任”的4 只猴子分别从下属的肩上跳到经理的肩上,经理思考后做了工作调整,猴子又重新回到下属的肩上。

教师:各位家长,你们的“猴子”通常来自哪里?如何避免背别人的“猴子”?在家庭中哪些事情的权责在你?哪些事情应该由孩子承担?

家长:我的“猴子”主要来自同事、朋友和孩子,我需要学会拒绝别人,并放手让别人去做,但是这真的很难做到。在家庭中,我的责任是处理部分家务,为孩子的家庭作业签名,陪孩子玩益智游戏;孩子应该承担的事情是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和独立完成家庭作业。

教师:很多时候我们承担了别人的事务,不仅浪费了自己的时间,而且别人也没有得到成长,这是不可取的。有些家长把孩子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做,效率确实提高了,但是等孩子长大后却发现很多事情都不会做,那是因为家长当年为孩子做的过多,孩子缺乏实践能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向家长求助时,家长要做到放手不放眼,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供孩子选择,让孩子亲自去尝试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实践能力。

设计意图:在表演的过程中,让家长体会责任的转移,学会灵活、巧妙地处理第三象限“紧急不重要”的事情。通过讨论,让家长意识到孩子应该对自己的事情负责,对孩子要适度关爱,不要过分溺爱或者包办代替。

五、活动总结

教师:请每人用一句话总结今天的活动,可以谈感受、思考或者建议。

家长1:如果我们总是不放心孩子,不放手让他去做,不但自己很累,而且孩子也不能很好地成长,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处理自己的事情。

家长2:学会放手,避免背上别人的“猴子”。

家长3:我要尝试把生活、工作的事情都放进四象限,每天先处理最重要的事情,同时让孩子和我一起这样做。

教师:我们可以把日常事务分类放入四象限中,然后针对不同象限中的事情采取不同的处理原则和方式。要将主要的时间精力放在解决“重要不紧急”的事项,避免其变成“重要紧急”的事。尤其是对孩子的教育,要早做规划,和孩子一起设立目标、制订行动计划,一起成长。可以采用猴子管理法则解决“紧急不重要”的事情,“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适当调剂即可。

设计意图:总结此次活动的收获,让家长将学到的时间管理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帮助孩子合理、科学地安排学习和生活。

六、布置作业

协助孩子制定学习日、周末事件清单,同时区分“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重要不紧急”的事件,引导孩子有序完成。和孩子一起总结《生活学习记录表》完成情况,坚持每天说赞赏、鼓励孩子的话。

【活动反思】

本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带领家长记录自己和孩子接下来一周的待办事项,经过对重要和紧急两个维度、四个象限的分析,整理出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事件,形成可行的事件清单。其中,两个参与性的活动比较成功:“神奇的杯子”实验非常直观,“猴子管理法则”表演生动、形象、风趣,家长亲身体验并分享,更好地理解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部分家长在“列待办事项”环节列出的事项内容较少,导致后面归类事件时出现问题,安排这项活动时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讲解,同时适当延长收集事件的时间,对于部分有困难的家长可以进行个别指导。活动结束后指导家长和孩子商讨并制订下一周的计划,填写《生活学习记录表》,大多数家长和孩子经过一个多月的实践,能够探索出个性化的事件清单并很好地执行。

猜你喜欢

鹅卵石象限沙子
勘 误
复数知识核心考点综合演练
会说话的鹅卵石
常数牵手象限畅游中考
一粒沙子的历史
沙子为什么会"唱歌"?
鹅卵石里的中国风
绝望的沙子
平面直角坐标系典例分析
一粒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