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学课型创新需要底线思维
2019-01-14
推进课型创新,是当前书法教学工作的重要课题。书法教学因其讲究基本功,一定程度上不特别强调“启发式”,因其特殊的教学过程,一定程度上不特别强调学生“自主性”,因其受书写条件等限制,一定程度上也不特别强调等同于其他学科的那种“教学规范”。我们欣喜地看到,目前许多学校在课型改革上作出了不懈努力,也取得不少鲜活经验与有效成果,催生书法教学走向蓬勃、走向繁荣。但应该看到,书法教学课型结构翻新、教学方式变革需要一个基点,需要一个底线思维来支撑。这个底线思维,有着万变不离其宗之功效,价值在于书法教学不会因付出过多而事倍功半,也不会因偏走方向而南辕北辙。
一、课型创新必须着眼于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书法教学源远流长,“唯殷先人,有典有册”,可推知殷商时代已有书写史官和书写教学,周代贵族阶层提出“养国子之道,乃教之六艺”,要求学童8岁练习“六种”造字法则,秦开始出现《仓颉篇》《爰历篇》等书写通用教材,汉朝开始有书法教学组织“鸿都门学”,并把书法教学称为“百官以治,万民以察”之社会大事。魏晋出现专门书法教育学校,称为“书学”,隋唐书法教学规模空前,地位十分显赫,书法被作为选官标准之一,明清实用书体教学成为定则,浸渍八方朝野。
纵览数千年书法教学史,由于书法教学处于人生启蒙、初始学习阶段,教学过程对学子始终贯穿着“工匠”精神的培养。书写立足实用、公稳与规范,至于书法个性、品质、艺术性并不重要,那是人生跨越书法教学这一特定门槛之后,隶属于个人终身学习之提升、感悟与修为。而所谓“工匠”精神,就是指具有精益求精、严谨专注、臻于完美的内在品质。这表现在书法教学中,就是:一要引导学生规规矩矩写好字。不弛于幻想,不骛于虚声,扎扎实实掌握“用笔、结构、章法”等基本要领。所以古代书法教学特别注重“用笔”功夫训练,元代书家赵孟頫在他《定武兰亭跋》中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功,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他十分强调用笔的重要性,因为笔法关系到文字点画质量与线条内涵,所以仅执笔方法,先贤就概括有拨镫法、撮管法、龙睛法、凤眼法、单苞法、双苞法数十种之多。二要引导学生踏踏实实临好帖。“临帖”是书法教学不二法门,认真临帖,掌握其结构、揣摩其要义,吸收字帖营养,在书法教学中必不可少,疏之不得。南宋姜夔在他《续书谱》中说:“夫临摹之际,毫发失真则神情顿异,所贵详谨。”清代蒋骥《续书法论》中也说:“篇幅以章法为先,观古人书,字外有笔有意,有势有力,此章法之妙也。”都要求临帖察之秋毫、辨之入微,既临结体也临笔意,并且要求将字帖中细节加以放大,悉心观照。三要引导学生循序渐进注入“力”与“势”。“力”“势”运用仍是书写入门要求,或者说仍属书法基本功打磨与锤炼。汉蔡邕在《九势》中说:“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有力,肌肤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唯笔软则奇怪生焉。”这在书法教学史上一直被作为至理名句,广泛运用,灌溉杏林黉门。
而反观我们现在的书法教学,一个越发明显的事实是,常常诱导学生走捷径、取技巧、求速成,常常不切实际地夸赞学生已写出个性风格,已进入艺术创造畛域。我本人就曾听过一节被冠之为“博取”教学法课堂教学,一节课讲授了楷书《心经》所有字的间架结体,并且盛赞这种课型为“游于艺”。我们姑且不论这种“游于艺”之真伪,但这种违背书法教学底线思维“工匠”精神的培养,本身就是在搭建空中楼阁,只能给学生以一枕黄粱般之梦想。“路漫漫其修远兮”,“工匠”精神长期历练,应该成为我们改革书法教学课型首要思考的话题。
二、课型创新必须着眼于培养学生“普世”情怀
教学使命是育人,是培养学生正确态度、情感与价值观。课型创新只有牢记这一使命,才能踏上教育改革发展的阳光大道,除此皆为穷途末路。书法教学能够培养高层、卓越、一流书法家固然理想,但通过书法教学培养更多学生拥有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积极向上的情感则更为重要,这应该成为书法教学中另一底线思维。其实,随着学生多元选择以及岁月汰洗,在其成长过程中,不会也不可能每个人都一以贯之以书法为职业或作为唯一爱好,但书法艺术所倡导的“普世”情怀,却可使其受用一生,不论何时何地都会令其人生熠熠鲜亮顾盼生辉。
“普世”情怀,简单而论就是传统文化中提出的以“德”“善”为趋归,服务于社会大众那种道德情感。我们要真诚地让学生拥有这份美好的情感,正如西方一伦理学家所说“这份情感比太阳还要有光辉”。在教学实践中,一方面,要让学生感受到书法是一门与人的情感息息相通的艺术。书法既吸纳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又可以尽情释放人的审美心理、审美情趣、气质禀赋、品行修养和艺术才能,正因为有这种双向情感有机融合,西汉扬雄才在他《法言》中说:“书,心画也。”蔡邕才在《笔论》中说:“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我们常说某书家书法“天姿清妙”“天趣浑成”“秀绝人寰”“颓然天放”等,既是赞美其书法实际上也在赞美其人性人情人品。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感受书法独具的融通智慧。明项穆《书法雅言》认为:“临池之士,进退于肥瘦之间,深造于中和之妙,是犹自狂狷而进中行也。”他认为写字就是养品,书法笔画行进,结构组合,会让人品性“会古通今,不激不厉,规矩谙练,骨态清和,众体兼能,天然逸出,巍然端雅,弈矣奇解”。这种圆通之妙,促进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融入群体,融入事业,融入自然万有,做到“服务众生而不囿于一隅,兼治天下而不自怜其身”。再一方面,要让学生感受书家道德的正义力量。书家灿若星辰,正直之士恒河沙数,如临习唐颜真卿之书,足可感受如宋朱长文《续书断》所评“其发于笔翰,则刚毅雄特,体严法备,如忠臣义士,正色立朝,临大节而不可夺也”。这种书家书法魅力,激荡着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之气度;临习宋岳飞之书,会让学生感觉到其笔力千钧,雄强万里,气吞如虎。难怪宋黄庭坚《论书》中说:“学书须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以此说明书家除了笔墨技巧训练之外,更要学习名师在书法中隐藏的学养、责任和“公德”意识,在瀚墨中立定精神,自铸高格,成就艺术人生。
三、课型创新必须着眼于培养学生“文化”自觉
书法虽然自信自尊,但发展毕竟受制时代境遇,同样书法教学也脱离不了社会思潮干扰与影响。应该看到,当代书法教学,正处在信息爆炸、审美多元、艺术繁盛之社会情境,字体简化、硬笔主宰、电脑普及,都会对青少年书法学习增加枯燥、乏味、厌烦之感。如果我们课型还停留在“师讲——生写——家长查”模式,或者停留在“请名师——看展览——搞竞赛”程式之中,一定会挫伤青少年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他们对传统艺术之激情。而从这羁绊中走出的有效手段,就是尽量实现青少年对艺术教学的“文化”自觉。
“自觉”,指自身对事物或艺术主动认知而积极作为,实现对艺术规律与品质不是他授而是自己感觉和醒悟。凡是艺术“自觉”,其未来发展都具有无限的广阔空间。因此,有意识地唤醒青少年的艺术自觉显得尤其重要。其一,唤醒青少年“文化”自觉。书法穿透数千年历史烟云而长盛不衰,是因为有厚重的文化积淀,有着文学、历史、语言、美学等方面知识支撑。习书者都会在练好功力、掌握书法技艺的同时,持续加强文化修养,重视文化力量在书法中的作用。清杨守敬在《学书迩言》中说:“学富,胸罗万有,书卷之气自然溢于行间……古之大家,莫不备此,断未有胸无点墨而能超轶俦伦者也。”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其二,唤醒青少年“审美”自觉。书法之美蕴含在笔墨交融线条之中,蕴含在点线错落结构之中,蕴含在形体意境合一之中,蕴含在虚实相生章法之中,蕴含在气韵生动境界之中,蕴含在诗文并茂文采之中,这种审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道可道非常道”。教育工作者千般努力万般辛苦,都是为学生能够主动对书法刚健、遒婉、秀逸、凝重、流丽审美有着自我体验与感悟。有了这种审美感悟,一切对书法艺术感知与判断都会了然于胸。其三,唤醒青少年“经典”自觉。书法是本土艺术,是民族艺术,也是经典艺术,我们不反对书法普及化,但反对各种江湖丑书对书法教学浸染,我们无法排斥艺术现代派、印象派、前卫派、先锋派对书法所倾诉的溷集、挣扎、厮杀与呐喊,但我们必须保持对书法经典沉思、凝视、颔首、啧啧称赞之自由。书法经典,是传统艺术集体记忆、是先贤名流智慧凝聚,它没有伪假、谬说、荒诞、矫情、故弄玄虚与自作高深,有的只是和谐、纯朴和童真,在教学课型改革中,让青少年拥抱经典,回归经典,走进经典,通过尊崇经典促进“文化”自觉,同样是书法教学中应该具备的底线思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