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年段小学生感恩教育家校互助现状及策略
2019-01-14江苏省苏州高新区敬恩实验小学徐波玲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敬恩实验小学 徐波玲
一、小学生感恩教育家校互助现状
例如,苏州地区的部分中小学的家长护学岗就是一个较为成熟的模式。通过学校招募、家长报名参与的方式,将家校的力量整合起来,管控学生上学、放学道路安全。类似的还有研学家长同行、亲子运动会等活动。但是,目前的家校互助仅限于家长根据学校的要求出人、出力,家校互助工作大多从学校工作的需求出发,忽略了家庭教育的主体地位,远远达不到均衡社会教育资源,建立家庭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责任感的作用。在感恩教育层面,家校互助更是处于萌芽阶段,虽然早在2007年宁夏就开展过“孝敬父母月”感恩父母活动,并取得良好的成效。但以“感恩”“家校互助”为关键词进行知网论文的搜索结果为439篇,其中2010~2019年十年间发表论文418篇,占总数的95.2%。由此可见,家校互助在感恩教育层面的探讨正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但仍需要更加广泛且深入的研究。
二、启蒙年段小学生感恩教育的特点
(一)对感恩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以知识的储量为重要的教育参照标准,重视学生的智力培养。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孩子的素质要求日益提高,学校和家长们在重视学生智力培养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主要表现在家长们积极送孩子参加各种辅导班、培训班,参加各种才艺展示和学习。学校也日益重视综合学科的发展,逐渐将综合学科提升到和文化学科同样的高度。但是,感恩教育却容易被家长忽视。三代同堂,祖辈、父辈对孩子的关爱无微不至,尤其在物质方面,竭尽所能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忽视了对孩子精神世界的滋养,忽视了对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亲社会行为的引导。
当学生出现感恩行为时,家庭如果漠视或者否定,教育孩子以学习为重,学生的感恩行为得不到鼓励和强化时,学生的感恩情绪将受到影响,学生的感恩认知也将发生改变。这让学校的感恩教育举步维艰。因此,加强启蒙年段学生的感恩教育需要家庭教育从认知上意识到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感恩教育形式和内容片面化
各个地区和学校都在尝试着加强感恩教育传承中华感恩文化。但是,现阶段的感恩教育的尝试过于强调感恩的形式,忽视了感恩教育应该源自个人的内在心理诉求,应该是自发性的。这对于启蒙阶段的学生来说,较容易产生某种错误的认识,只有某些时刻被观众或者媒体关注的时候才需要表现感恩行为,感恩教育变成了作秀。因此,将感恩教育常态化、生活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这对通过家校互助的形式进行启蒙年段小学生感恩教育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三)感恩教育素材少,缺乏平台资源
现阶段,感恩教育往往结合一些重要的节日节点组织进行,并取得良好成效。但是,教育的素材出现挖掘不够深入、解读不够细致、不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等问题。各地的教育素材同质性较为严重,缺乏创新。启蒙年段的小学生易受新颖、新奇的事物所吸引,素材的简单重复滥用,导致感恩教育在启蒙年段学生心中快速失去新意。
三、启蒙年段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家校互助策略
(一)加强家校沟通,增强感恩教育意识
研究表明,家庭教育是学生社会化教育的主要阵地,尤其对于启蒙年段的小学生来说,社会知识、道德规范以及感恩意识都源于父母价值观的影响、父母社会化知识的内化。目前,启蒙年段小学生的感恩教育多以学校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推动进行。家庭的感恩教育意识不够明确。因此,增强家长的感恩教育意识,是做好启蒙年段小学生感恩教育的第一步。我认为,除通过告家长书、家长会、家长微信推送等方式,主动向家庭宣传感恩教育相关信息外,还可以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感恩教育活动中,增加家长的深度体验,强化家庭教育对感恩教育的渗入。
(二)整合资源,多举措推进家校互助
1.弘扬传统文化,家校共促进。“感恩”一词最早出现在《三国志•吴志•骆统传》:“饷赐之口,可人人别进,问其燥湿,加以密意,诱谕使言,察其志趣。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中华民族有百事孝为先的尊老文化,有乌鸦反哺、感念父母的优良传统。中国的儒家文化的忠、孝、节、义无不渗透着感恩思想。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人的行为多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及行为结果得来的,儿童的学习尤其如此。中华的感恩文化已经渗透到家庭和社会文化的各个层面,例如中国传统家庭具有尊老爱老的感恩父母养育的品质。因此,家校互助需要注意对中华传统感恩文化的提炼和弘扬,为学生的感恩学习提供直观的、具象化的模仿对象,在潜移默化中增进启蒙年段学生感恩教育。
2.协调多种资源,家校共努力。学校承担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繁重,能投入感恩教育的力量有限。基于此,应善用学校的组织优势,通过学校主导搭建平台的方式,引入家长资源,建立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让感恩教育可持续进行下去。同时,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结合物化形态,形成浓厚的感恩氛围,让学生在文化熏染中形成感恩意识。
(三)构建平台,开发共享感恩教育资源
启蒙年段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思维离不开具体形象的帮助。启蒙年段的这一认知结构特征决定了启蒙年段小学生感恩教育的素材应该多设置直观、具体的情境。启蒙年段学生的感恩教育应以感受体验为基础,让感恩情感与认知相互影响、彼此促进发展,从而养成良好的感恩心理。未来,对启蒙年度学生的感恩资源探索应更具针对性,充分考虑启蒙年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创新形式和内容。在感恩教育资源稀缺的当下,建议教育资源开发部门建立资源共享平台,提升感恩教育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而感恩教育的资源来源于家庭和学校,来源于学校的生活,发掘和积累这些资源需要家校的共同努力。
四、结语
小学生感恩教育是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家校互助策略将为启蒙年段小学生感恩教育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