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即理解
2019-01-14
我与潘文彬校长完全因课程与教学改革而结缘,也伴随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深化而加深对他教育思想的理解。我所认识的潘文彬校长,准确地说,认识潘文彬校长的一个侧面,是他对教育确有明晰而深刻的理解。
一、理解儿童
对于儿童的理解,他有一个非常简明而纯正的表达:守护天性。人类是自然之子,儿童恰是自然的幼苗。守护天性,即尊重儿童成长的内在规律;守护天性也是教育的第一法则。《中庸》开卷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为道,修道之为教。”自然赋予人类的那是本性,按照自然法则使本性得以舒展才是大道,而教育正是为了把人的天性养护、培育、发展得更好。《中庸》非常深刻地阐明了教育就是发展好他本来的自己。不仅我国古代圣贤特别强调“率性”教育,西方哲人也同样重视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滋养。潘文彬校长的教育理念,不仅深得古今中外教育家思想家的理论精髓,更是对现实教育问题的积极回应和作为教育人的责任担当。现实的教育乱象令人担忧。小学生在课业题海里挣扎、在挑灯夜战中度日,作为校长,虽不能彻改整体教育现象,但可营造自己的一方净土,撑起自己的一片天空。
二、理解课堂
课堂到底意味着什么?这是教师特别是校长应该搞清楚的问题。在通常的理念中,课堂是读书的地方,也是接受规训的地方。课堂是读书的地方,但它是个集体共读、师生互读的地方,而接受规训的地方则应受到拷问。在潘文彬主持的中华中学附属小学,课堂是对学生有所规训的,他所谓的规训是让学生的课堂学习充溢着仪式感和庄重感。当然,潘文彬校长所理解的课堂,不仅是充溢着仪式感、庄重感的场所,也不仅是学生共读的“学习共同体”和师生互动的学习场域,同时也是“儿童自主学习、合作分享、培育情趣、生成智慧的场所,是儿童大胆创造、自由言说、展示才情、快乐成长的殿堂。”这样的课堂才是儿童的精神乐园,才是儿童热切向往、愿意久留、身心沉浸的地方。
三、理解学习
学习理解是教育理解的前提,也是教育理解的核心。对于儿童的学习,潘文彬校长有自己独特的认知和可贵的探索,但归结为一个简明的概念就是“问学”。“问学”是中华附小课堂教学的一大特色与亮点,也是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入口和路径。在他的《从“问学”到“学问”》一文中对“问”与“学”关系以及从“问”到“学”路径有着精深独到的阐释:“问,是开启知识殿堂的金钥匙;问,是发展思维的助推器;问,是生成智慧的催化剂。”“问”和“学”都是儿童获取知识不可或缺的形式和方法。“问”,是对疑的一种集中与概括,即由疑而引发的一种求知、求解的愿望与要求。“问”,作为动词,是质询,是发问,是提出疑惑,以求解答。这样的“问”,既是一种思维过程,又是一种求教方法;既是一种行为方式,又是一种学习活动;既可以指向自学,又可以指向求学。“问”,作为名词,是问题,是话题,是以问题为发端,开启儿童的心智,促进儿童学习,使儿童获得生长的力量。抓住了“问”便抓住了学习的关键,其中有深厚的儿童观和学习论的基础,具有巨大而宽广的探索空间。在这一领域,潘文彬和他的团队已有相当丰硕的理论成果和实践业绩,成为这一研究领域和实践领域的执牛耳者。潘文彬作为教学专家在这一领域的理论思考和教学实践必将给同道者以启发和借鉴,其深远的意义和价值也必将由时间来证明。
四、理解课程
课程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完整而优质的课程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主要指标。基于对儿童的理解、对学习的理解、对课堂的理解,潘文彬校长在课程建设上投注了很大的精力,建设了一套从理论体系到实践运作相对完整且行之有效的校本课程——问学课程。问学课程由问学课堂发展升华而来,“儿童‘问学’课程强调以问为引擎、以问为主线、以问促思、以问生智,着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思维品质、启用智慧的能力、勇于探索的勇气、乐于求知的精神,进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为此,他们除了通过课程建设来实现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外,还建设了形态多样、内涵丰富的校本课程。通过“科学之问、人文之问、社会之问”的问题划分,相应地构建了“通识博雅课程、学校文化课程、体验实践课程”,用以为学生打好文化学力基础、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培养学生社会参与能力。由于中华附小的课程建设具有内生性,始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源于深切而明晰的教育理念,因而,课程建设不是流于形式,而是有着明确目标的学校教育的卓越践行,成为中华附小货真价实的品牌和最具特色的名片。
我认为,理解教育,是成为教育人的基石,也是教育人后续发展的原动力;我常常想,教育家校长与普通校长有什么区别?大概首要的是看他对教育有没有深刻、清澈的理解,并在真正理解之后化为信仰而付诸办学实践。我在潘文彬校长身上看到了这样的一个教育家的身影,至少他已稳健而潇洒地行走在这条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