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俯卧位下经皮椎体成形术高龄患者骨穿刺及骨水泥注入时体征变化分析

2019-01-14涂平花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手术室江西南昌330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22期
关键词:血氧饱和度收缩压

涂平花 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手术室 (江西 南昌 33000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俯卧位下经皮椎体成形术高龄患者骨穿刺及骨水泥注入时体征变化。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行经皮椎体成形手术治疗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76例,所有患者均在俯卧位下行局麻手术,记录患者从手术前仰卧5min到手术后恢复仰卧位5min期间的生命体征以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以患者手术前仰卧5min的生命体征以及血氧饱和度(T1)为参照数据,患者在T2(俯卧位后5min)、T4(骨穿刺进针过程)、T5(注射骨水泥过程)、T6(骨水泥注射结束)时段的生命体征以及血氧饱和度具有较大变化,其心率和呼吸频率均明显高于T1时段,T2和T4时段患者的收缩压明显增高(P<0.05),T5时段的血氧饱和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高龄患者在俯卧位下经皮椎体成形术过程中有些时段的生命体征以及血氧饱和度存在较大差异,严重影响患者的耐受性以及手术的安全性,护理人员要仔细观察各个时段的变化,做好积极应对方法,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椎体压缩骨折在老年骨折疾病中比较常见,其能够引发神经功能损伤、顽固性腰背疼痛和进行性脊柱畸形等严重情况[1]。经皮椎体成形术是临床上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案,其是在影像的介导下在病变椎体内注入骨水泥,通过骨水泥来增加椎体的强度,进而提高骨折部分的稳定性[2]。该手术创伤较小,止痛见效较快,术后可以进行早期恢复功能锻炼,因此有助于患者的预后。高龄患者在俯卧位手术时容易出现体位耐受力下降,造成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剧烈变化,如果患者存在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手术时极易出现术骨水泥肺栓塞等情况。本研究记录了在本院行俯卧位下经皮椎体成形术高龄患者骨穿刺及骨水泥注入时体征变化,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行经皮椎体成形手术治疗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76例,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49例;年龄67~91岁,平均(79.2±3.6)岁;其中胸椎骨折40例,腰椎骨折36例。所有患者均无心脏和呼吸功能障碍,无脊髓和神经根受损,手术前3个月未应用激素,无手术禁忌症,无2处及其以上椎体骨折。

1.2 方法

所有患者手术前均仰卧5min后,医护人员协助患者调整为俯卧位。通过“C”型臂X射线机明确脊柱的骨折节段后,选择1%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进行局麻。通过透视监控,利用经椎弓根入路,选择骨穿刺注射针对手术椎体至椎体前的1/3处进行穿刺,将针芯取出。将骨水泥调配至拉丝期,通过透视监控,利用螺旋加压注射装置在病变椎体注入骨水泥。当骨水泥充盈至椎体后壁时,注射停止。等到骨水泥硬化之前将穿刺针拔出,贴上准备好的敷料,患者恢复仰卧。

1.3 观察指标

监测节点分为:T1(术前仰卧5min)、T2(俯卧位后5min)、T3(局麻后1min)、T4(骨穿刺进针过程)、T5(注射骨水泥过程)、T6(骨水泥注射结束)、T7(恢复仰卧位5min),记录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

1.4 统计学分析

给予SPSS21.0 for windows统计学分析软件处理数据,利用百分数呈现计数资料,利用(±s)呈现计量资料,分别给予χ2和t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患者不同时间节点血压和心率变化情况

患者T1时段收缩压(123.72±2.86)mmHg、舒张压(88.74±1.79)mmHg、心率(75.68±3.81)次/min;T2时段收缩压(128.36±2.79)mmHg、舒张压(92.35±1.82)mmHg、心率(83.66±3.76)次/min;T3时段收缩压(135.74±3.15)mmHg、舒张压(94.51±1.63)mmHg、心率(86.29±3.58)次/min;T4时段收缩压(146.59±3.22)mmHg、舒张压(97.38±1.59)mmHg、心率(87.58±3.45)次/min;T5时段收缩压(136.25±3.23)mmHg、舒张压(95.62±1.54)mmHg、心率(87.34±3.69)次/min;T6时段收缩压(118.37±3.54)mmHg、舒张压(89.47±2.36)mmHg、心率(94.15±3.47)次/min;T7时段收缩压(123.59±3.26)mmHg、舒张压(91.26±2.41)mmHg、心率(78.25±3.69)次/min,患者在T2和T4时段与T1时段比较收缩压显著升高,T6时段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T6时段与T1时段比较心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患者不同时间节点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

患者T1时段呼吸频率(19.35±4.47)min,血氧饱和度(96.72±1.64)%;T2时段呼吸频率(20.85±3.69)min,血氧饱和度(96.85±1.73)%;T3时段呼吸频率(22.91±3.28)min,血氧饱和度(96.95±3.48)%;T4时段呼吸频率(24.85±3.67)min,血氧饱和度(96.99±3.74)%;T5呼吸频率(25.62±4.85)min,血氧饱和度(93.16±2.03)%;T6时段呼吸频率(27.91±2.37)min,血氧饱和度(97.01±2.63)%;T7时段呼吸频率(19.05±4.32)min,血氧饱和度(95.35±2.08)%;患者呼吸频率从T2时段开始升高,T6时为最高值,T7时段回落。患者血氧饱和度与T1时段相比只有在T5时段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椎体压缩骨折能够造成胸椎后凸畸形,减少患者的肺活量。而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时患者多为俯卧位,患者的耐受力进一步降低,手术时患者的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容易剧烈变化,增加手术的风险。该手术创伤较小,止痛见效较快,术后可以进行早期恢复功能锻炼,因此有助于患者的预后。患者在俯卧位后5min和骨穿刺进针过程收缩压明显升高,而在骨水泥注射结束明显下降,说明俯卧位造成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减少,机体反射性加强心肌的收缩力,进而增加心输出量。而在骨穿刺过程中由于疼痛和恐惧等因素对交感神经产生刺激,进而心率加快,收缩压升高。患者心率加快的原因与俯卧位时回心血量及心输出量减少,机体反射性加快心率。呼吸频率加快的原因与俯卧时胸腹部受压,潮气量和通气量减少有关。患者在俯卧位后5min和骨穿刺进针过程时血氧饱和度比较平稳,机体通过反射性增加心率及代偿性加快呼吸频率,保持组织器官血氧饱和度的相对稳定。而注射骨水泥过程时明显下降,此时患者出现心肌抑制以及外周血管扩张,导致心肺储备功能降低。

猜你喜欢

血氧饱和度收缩压
糖臬之吻
你了解高血压分级吗
Pathological abnormalities in splenic vasculature in non-cirrhotic portal hypertension: Its relevance in the management of portal hypertension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胸外科中的应用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
基于无线技术的医用血氧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制作一个泥土饱和度测试仪
改善高血压患者预后的血压最佳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