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们是生命的使者

2019-01-14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宣传部主任洪俊岭

保健医苑 2019年7期
关键词:协调员捐献者器官

◎文/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宣传部主任 洪俊岭

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拍摄的《生命使者·阳光行动》短片,获得公益片银奖,对这部反映器官捐献协调员工作的片子的颁奖词是:“有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架起了器官捐献者与器官需求者之间的桥梁,他们是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虽然面对无数次失败,但依然不放弃努力,只因为他们相信,多一份坚持就会多一次成功的捐献,就会多一份生命的希望。”

器官捐献协调员是捐献者家庭悲痛情绪的倾听者和安抚者,也是器官捐献者意愿表达的第一承接者,他们是由红十字会和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组成,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社会工作经验,他们的工作是整个移植流程中极其重要的第一步。自2010年3月中国启动器官捐献试点起,器官捐献协调员这份新职业就诞生了。

据了解,在所有器官捐献者中,只有15%~20%是主动提出捐献,其他大部分则是协调员上门讲解动员而来。在知识尚未得到普及,认识参差不齐的当下,被拒绝是器官捐献协调员工作的常态。这里还有个技术问题,对于接受器官的患者而言,捐献者心脏停跳后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很关键。我们前面讲过“冷缺血”的概念,是指从捐献者身体取出器官到移植进患者身体的时间。这里所说的“热缺血”是指从捐献者停止心跳到器官取出并放入专门设备的时间,器官允许热缺血的时间是:心脏3~4分钟,肝脏 5~8分钟,肾脏30分钟。在亲人行将逝去,家属陷入极度悲痛时,协调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心力与家属们保持友善沟通,“被信任了才有机会与逝者家属对话”。器官捐献协调员要告诉他们,在这生死离别的时刻,还有一件有意义的事可以做,那就是捐献器官,而且还得争分夺秒,这无疑是一件极为艰难的事情,要解释清楚捐献遗体器官的意义和流程,这段时间或许是几个小时,或许是几天。整个过程持续到器官取出,进入“国家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方能结束。协调员们就是这样抱着 “一个器官,就能够挽救一个家庭”的信念,在这充满悲伤与爱意的道路上艰难跋涉。在一个器官捐献成功之前,还可能遇到种种障碍,有时候是一张迟迟开不下来的证明,有时候是捐献者所在的医院不愿意配合,有时候是因为家族里一位亲属的一句话。历经各种曲折,看到捐献者实现了爱心,接受者获得了新生,他们说“一切都值了”!

当初有人把协调员叫作“劝捐员”,他们不愿用这个名称来形容自己的工作,“真正的爱心是劝不来的,捐献者和家属的爱心才是成功的潜在动力。” 这些协调员不但是连接捐献者和患者之间的纽带,也是捐献知识的普及者,更是国家推行自愿无偿捐献器官政策的解读者,他们还要跟踪捐献者家庭的生活状况,持续对他们的人文关怀。他们每协助一位捐献者,都是把一颗爱心的种子撒向全社会,在我国器官移植事业迈入国际水平的今天,我们更要向器官捐献协调员表达十万分的敬意!

猜你喜欢

协调员捐献者器官
拜登任命猴痘响应协调员
类器官
单采血小板捐献者献血不良反应及防范措施分析
器官捐献协调员培训现状与思考
分析心理护理在机采血小板采集中的效果
ORGANIZED GIVING
皮肤是个大大的器官
肺脏:隐藏多年的造血器官
哥伦比亚默认公民都为器官捐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