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把握新时代民主集中制原则提高党委对重大问题的决策能力
2019-01-13徐丽萍
徐丽萍
摘要: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是科学合理和有效率的制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加强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正确把握新时代民主集中制原则,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中国特色新时代,改革己步深水区,重点难点问题突显,党对全面工作的领导已成为各级党委工作的一贯坚持,提高党委对重大问题的决策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实施党委对重大问题的研究时,应防止和纠正重大问题决策神秘化、重大问题决策职权化、重大问题决策庸俗化、重大问题决策简单化。本文试图对调研中发现的四大问题及原因作出一些分析探讨,并侧重从操作层面提出建设性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民主集中制 组织原则 决策机制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过程中,始终把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放在突出位置,把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他强调“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它正确规范了党内政治生活、处理党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反映、体现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利益与愿望,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制定和执行科学合理有效率的制度。”从目前各级党组织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贯彻民主集中制,决策重大问题的情况看,基本能以民主集中制规范党委工作。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民主不够”和“集中不力”等问题,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必须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进一步完善决策机制,强化决策责任,规范决策行为,减少决策失误。
一、坚持群众路线,防止重大问题决策神秘化
十九大《党章》规定:“党在自已的实践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群众从事实践最广泛,接触实践最具体,认识实践最直接,实践活动最有发言权。脱离群众、脱离实践的决策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没有民主的集中,缺乏针对性有效性科学性。只有在决策过程中扩大群众参与程度,集中群众智慧力量,才能制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决策,保证决策有效实施。有些党委把重大问题决策搞得“神秘化”。主要是在认识上有偏差,把领导活动与群众观念对立,认为决策事务是领导干部的职责,群众是“局外人”;有的制约机制不完善,对群众意愿如何体现到党委决策中缺乏操作性措施;有的怕群众参与后,知道太多,领导权威尽失。因此,在重大问题的决策酝酿中,一要树牢群众观念,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党的性质、宗旨决定了党必须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已全部活动的初心和归宿,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决策中要充分尊重群众的实践性,相信群众的实践经验,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吸收群众的智慧主张和正确合理的意见,使党委集体决策体现群众意愿。二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增强决策的和谐度。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领导者的思想与群众同频共振,意见、办法要源于群众。工作中所有问题和矛盾来自于群众实践,解决问题和矛盾的办法也应在群众的实践中获得,通过到群众中调查研究,把零散不完整信息,筛选、过滤、甄别,收集提炼为系统信息,使领导活动真正建立在群众智慧和经验基础上,为党委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在人人关注、容易产生分歧意见的重大问题上,除了吸取群众的正确意见外,还要对其片面的、消极的或不正确的认识和意见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和正确引导,防止迁就某些消极情绪,防止错误思想和不良倾向蔓延。三要坚持到群众中去,增强决策的精准度。党委在决策前和决策中虽然充分发扬了民主,吸收了各方面的意见,但并不能说明决策就正确了,还必须跟踪解决决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修正、纠偏和补充完善,使决策趋于科学。
二、坚持集体领导,防止重大问题决策职权化
少数党委在重大问题决策中,存在“职权化”,把行政职务带入党内生活,委员之间的平等关系视为行政上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决定问题“以职定音、以老定音、以能定音、以分工定音”,搞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出现“以政代党”问题。有的党委班子谁行政职务高按谁的意见办,把分工负责置于集体领导之上,把分管工作当作自己的权力和“资本”,在自已分管的工作领域总想说了算,谁分工抓什么谁拍板。少数党委成员感到自己资历浅,不敢贸然表态,谁资历老就迁就谁。个别思想水平和认识能力有限的同志,缺少思想见地,拿不出成熟的个人意见,在讨论决策中谁能力强听谁的。纠正这些在重大问题决策中的“职权化”倾向,必须坚持党委集体领导的基本原则。一要坚持平等原则。平等原则是充分发扬民主乃至坚持集体领导的前提,否则,“党委委员之间所保持的只是形式上的一致,而不是实质上的一致”。党委正副书记应把自己摆在党委之下,委员之中。委员既要清楚自己与正职、副职在行政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又要明确在党内是享有平等权利的,应以高度的责任意识、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积极投身集体领导活动中。二要坚持讨论原则。这是党委成员在党委集体领导活动中地位和作用的确认,尤其在敏感问题上,更要积极发表个人意见和建议,在各种互补性思考和拾遗补缺中不断集中、碰撞、鉴别,形成正确的意见。三要坚持多数原则。在意见一致,结论明确的基础上,抓住时机,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表决,形成决议。同时,要慎重对待持不同看法的少数人意见,深入做好善后工作,不要简单否决了事。
三、坚持组织原则,防止重大问题决策庸俗化
重大敏感事项和问题集体讨论决定,在《党委工作条例》已有明确规定,各级党委成员一定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组织的权力内化为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和担当,坚持党的原则,敢于为人民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使党委班子真正成为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建设时期,改革已步入深水区,各级党委要严守规矩,严禁把庸俗关系带入重大敏感问题决策中。为拉选票树威信去封官许愿;搞圈子、拉山头,团团伙;看来头、观势头,随波逐流,回避矛盾;投桃报李,拿了好处授人以柄。这些问题不纠正,敏感问题的讨论就很难形成共识,也就难免作出伤害人民危害党的事业的错误决策。因此,一要立党为公。真正从思想上明确为谁当官、为谁掌权,自觉站在党的事业立场上履职尽责,以党的组织原则规范行为。二要坚持原则。站在党和人民利益立场上,从大局出发,积极参与党委决策,大胆地发表自已的意见。无论是不是自已分管的工作,都要开动脑筋,认真思考,表明自己的态度。对违背组织原则的人和事,敢于斗争,不怕反击报复,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现班子成员个人存在的问题苗头时,要及时提醒“咬耳朵”、“拉袖子”,维护党内生活的原则性。三要遵守纪律。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政治纪律是根本,组织纪律是基础,旗帜鲜明地反对拜金主义、享樂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严守人事纪律、财经纪律、生活纪律及“八项规定”。在人事纪律上坚持德才兼备、政治第一的用人标准,任人唯贤,保证党的领导权牢掌握在忠实可靠的人手里。上财经纪律上坚持党委集体当家理财,一支笔审批把关制度。在生活纪律上保持和发扬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反对腐败,保持清正廉洁,从根本上筑牢党的生活纪律的防护墙。
四、坚持决策程序,防止重大问题决策简单化
坚持按程序决策重大问题,是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要求,也是化解矛盾,防止和纠正领导活动随意性的客观需要。一些党委重大问题决策程序“简单化”的问题尤应引起注意:有的仓促上阵“临时动议”,会前不协调通气,直接把决策预案上会讨论,出现要么“鸦雀无声”,要么众说纷纭,议而不决。有的搞敷衍了事的“签名画圈”。把重大问题研究视为例行工作,主管单位拿出方案后,党委成员传阅签名画圈代替会议决定。有的搞徒有形式的“一拍即合”。以为对研究的议题事先通过气,没有不同意见,开会研究时,没让大家充分发表意见就仓促表决,变相搞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因此,必须严格决策程序。一要会前准备要充分。会前准备既是沟通协调、发扬民主的过程,也是统一思想和认识的过程。会议议题确定后,相关部门要认真进行调查研究,拿出相对成熟或可供选择的多项方案,交给班子成员酝酿,有步骤地在班子内部征询意见,必要时进行专题论证,原则方向的意见尽可能会前统一。掌握每个常委对所讨论问题的基本态度,谁投赞成票,谁投反对票,谁持不同意见但又不反对通过要心中有数。二要会议形式按程序。必须召开常委会研究,不能借口情况特殊个别征求意见,参会常委必须有半数以上参加。要防止明知某个委员对有关问题有不同看法,趁其不在时故意突击开会研究。三要会议要议而有决。在充分发扬民主中让委员们把各种意见和想法都说出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如出现不同意见的双方人数接近,除緊急情况外,应暂缓表决,待进一步调查研究,交换意见后再讨论决定。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不能“先入为主”,应先让其他同志发言后表明自己的态度,集中大多数人的意见再作出决议。决议一旦形成,就不再允许说长道短,更不允许将党委讨论的情况泄露出去或自己另搞一套。既要防止决策草率,又要防止议而不决,从根本上保证民主集中制原则真正得以贯彻落实。
参考文献:
[1]陈豪主编.坚持民主集中制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保证[J].党建研究,2019,(04).
[2]郑栅洁著.主要领导干部要带头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J].党建,2019,(03).
[3]曲青山著.民主集中制:共产党的重要法宝[DB/OL].中国智库网,2019-06-07.
[4]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发展民主集中制[J].实践(党的教育版),2019,(03).
(作者单位:中共汉中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