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应对策略探讨
2019-01-13施锦慧
施锦慧
[摘 要] “动态资源”是在课堂上即时产生的动态教学资源,小学低段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最佳时机,其间更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形成这种互动生成的动态模式。教师要积极捕捉课堂中即时出现的问题来调整教学设计,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保证课堂始终是动态生成的状态,以此来构建精彩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数学;动态生成;应对策略;精彩课堂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在课前会对教学进行设计,但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过程,有些情况是无法预见的,许多学生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受年龄、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在课堂上有一些奇思妙想,这就需要教师智慧地甄别,积极把这种多样化、差异性的思维资源转化为有利于教学的资源,找到应对策略,将预设的教学进程加以调整,对新问题、新状况进行处理,让数学课堂更加精彩纷呈。
一、利用“错题”生成资源,促进学生自我反省
学生习题中的错误能很好地折射出他们在思考问题时出现的思维障碍。错题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语言或书写中所暴露的错误,及时进行引导,促使学生在自我反省中将错误转化为新的学习。
如,学习“小数除法”时,有例题:“某蛋糕店制作蛋糕,每做一个蛋糕需要0.32kg面粉,取4kg面粉,最多可以做几个蛋糕?做完后还剩多少面粉?”此题的设计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小数除法计算的理解及解決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多学生答案都是“4÷0.32=12(个)…16(kg)”,这时教师要积极抓住学生对这一错题的理解,让学生思考答案正确与否。教师引导学生去验证所得的结果,首先,余数16比被除数4大,说明答案不成立;其次,余数16比除数0.32大,答案也不成立;最后学生通过验算,除数乘商再加余数:0.32×12+16=19.84,答案就是错误的。教师趁热打铁,根据错题展开推理,找出正确余数。由于在计算过程中除数和被除数都乘100,虽然商不变但余数是被除数乘100后而余下的,所以余数也要乘100,正确的余数应是16÷100=0.16。教师借助错误资源,让学生发现学习中的不足,在去伪存真的过程中汲取有效知识。
二、利用“质疑”生成资源,解决学生学习难点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对于学生产生的疑问,不能置若罔闻,教师要珍视学生的质疑,尤其是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充分利用,与学生一起探讨,从而将难点突破。
如,在学习“三角形”时,教师在课前让学生准备4厘米、5厘米和8厘米的小棒,用这三根小棒搭建一个三角形。突然某位学生的一根小棒不小心折成了两半,无论它拿哪一段都无法和原来的小棒拼成三角形。这时问题就出来了“为什么一根短了就不能拼成三角形了?”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教师原本的教学计划是正面讲解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看到这种情况立刻转变教学方法,与学生共同讨论,最后通过师生动手、思考、推理,学生掌握了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关系。这样的教学策略使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自主解决问题中的难点。
三、利用“争议”生成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争议”,所以对某一问题的讨论也难免会出现差异。教师在处理这种“争议”时,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巧妙地将这些“争议”资源合理利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学习“圆锥的体积”时,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利用提前让学生准备好的教具动手操作,再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对圆锥进行观察、探索,以此总结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进而推测出圆锥的体积公式。但在此过程中,某位学生提出争议:“实验中说明的只是圆锥的容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容积的三分之一,并不是体积”。针对这种争议,教师要充分利用,继而反问“如果这种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是实心铁质的物体,那么该如何计算圆锥的体积?”对于这种即时生成的有争议的资源,教师把握时机,将这资源有效利用,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课堂教学也变得灵动。
教师教学中的技巧并不是预先安排好所有的教学环节,而是要根据课堂中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突发状况,巧妙针对状况做出相应的改变。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和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捕捉和利用这些动态生成资源,以此构建精彩课堂。
参考文献:
[1]徐建生.谈小学数学教学课前预设与动态生成的和谐统一[J].小学课程编导,教学研究,2016(7).
[2]陈新友.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态生成课程资源的发掘与利用[J].学周刊,2016(3).
(责任编辑: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