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建有灵性的课堂,培养有灵性的学生

2019-01-13宋修光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9年12期
关键词:知识储备灵性创新

宋修光

[摘 要] 教育无论怎么创新,最终都还是得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上,因此,教师具备什么素养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灵性;创新;知识储备

素质教育大环境下,创建什么样的课堂,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是摆在我们每位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意识到,只有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创建有灵性的课堂,培养有灵性的学生,才能真正让每个学生都能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成长。

一、教师要具备引导学生去创造的人格魅力

教师的教育观念决定着其教育出来的学生的发展方向,决定着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在传统的教育意识中,无论是家长还是社会,都把奉献精神作为教师最高贵的人格品质,“蜡烛”“无私”“清贫”“忘我”等都是教师的代名词。可是,在当今社会知识、经济发展如此迅速的环境下,学生对社会的认识甚至已不在教师之下,他们需要的是每天都能带他们去开启新奇世界的教师,是每天都精神抖擞、自信、乐观地去陪他们一起感受创造快乐的教师,具备这种人格魅力的教师才是他们心目中的好教师。诚然,奉献确实是教师的教育美德,但它绝不应是唯一的教育美德。

“一个人,没有独立意识,没有独立思考,就没有个性”。每一个学生都是鲜活的,他们的身上都充满了灵性,我们不能把所有的学生都按照同一个模式去培养,因此,教育的艺术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张扬他们的个性,鼓励他们主动发展,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做出贡献。

教师最大的人格魅力就在于可以和学生一起成功。可是,如果教师的课堂缺乏创新、缺乏灵性,又怎么能培养出有灵性的学生呢?我们从不反对继承,但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继承,不懂得再“创造”,这样的教师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知识搬运工”,培养出来的学生恐怕也只是喜欢墨守成规,没有创新的动力。

一个优秀的教师不在于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用心教了多少年书。有些人,他教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可能只教了五年,但却每年都有创新,每年都有新变化。我相信,他们的成就是不一样的,他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是天壤之别。而要真正能培养出具有创造力地学生,就需要教师具备引导学生去创造的人格魅力。

二、教师要具备将学生“劣势”转化为“优势”的能力

对于教师来说,班上出现幾个问题学生实在是太正常了,不正常的是面对问题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教师总是想方设法地运用教师的权威去改变学生,让学生按教师的意志去成长。而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像工厂流水线上生产的产品一样,上学没几年就被磨平了棱角。学生在教师的权威下做这样、做那样,失去了自己青春飞扬的灵性。当下,我们需要纠正教师把自己的教育权威看作管理的手段,在这样的权威之中,学生失去的正是教育所要追求的,追求权威最直接的后果是学生的生命价值被剥夺,学生身上青春的灵性正在消失。

多年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教师要站在学生人格的角度去看待学生身上的问题,把他们的“劣势”想法变成“优势”。作为教师,不要强迫学生去改变自己的性格,而要把他的潜能、优势发挥出来,并因势利导地让他改变身上的不良习惯,促进学生的良性发展。2016年,刚接手的班上有个男生可以说是“一霸”,在学生中说一不二;可是在教师眼里却是不遵守纪律、不完成作业、成绩很差、影响一大片学生无法好好学习,每个任课教师都无比头痛。为了攻下“这座堡垒”,我对他严厉批评过、罚站过、找过家长,可都没有效果。后来我偷偷观察他,发现他非常享受学生用崇拜的眼光看着他,我灵机一动,决定换种方法对待他,利用要开运动会的契机,向他坦承老师对体育不太在行,问他能不能把班级的这次运动会组织起来,当时我就看到他眼睛一亮,对此事充满了兴趣。果然,他接受了这一任务,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我班在全年级14个班里名列第三,而我们上次运动会的成绩是年级倒数第二。对于这件事,我在班上时不时地拿出来说一下,对他表扬一番,甚至有一次我看到他不好意思的脸都红了。于是,每隔几天我就找他谈一次话,解决一个缺点,班级里如果遇到他能够承担的事情,我都很信任地找他完成。到期末再也听不到任课教师、学生对他的抱怨了。

教师如果能够把学生身上的“劣势”因势利导地变成“优势”,对学生的发展是有巨大促进作用的,但这也要求我们每个教师都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绝不可以剥夺任何一个学生被人尊重的权利。俯下身来去聆听每一个学生的心声代以简单地说教;蹲下身来平视学生的目光,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让学生能够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发挥出学生身上本有的灵性。

三、教师要具备广泛涉猎不断提高知识储备的意识

有灵性的学生只有在有灵性的课堂上才能培养出来,这需要教师有非常丰富的知识储备。或许每个教师都认为自己精心地备了每一节课,但精心到了什么程度,恐怕很难说清。在课堂上自己不会、不明白的不讲,把所有教参、资料上的内容弄懂,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果只是照本宣科,一旦遇到学生提出超出你了解的内容的问题时,你就无法与学生进行交流,怎么办?是用教师的权威让学生按你的理解呢?还是等你回去重新查找资料第二天再解决呢?无论哪种办法,长此以往都将打击学生思维发展的积极性,让学生对教师的知识、能力产生怀疑。现在学生知识面的宽泛程度甚至超过教师,如果对他们的问题不能做出令人满意的回答,就会严重限制学生的发展。

永远无法忘记上“最后一课”一文的情景。这是一篇经典的老课文,内容大家都非常熟悉:写于普法战争结束的第二年,以沦陷的法国阿尔萨斯省的一所小学被迫改学德语的故事为题材,描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被看作是表现法国人爱国主义精神的经典文章。多年以来,听了很多次别人上这节课,自己也上了很多遍,都是这样上的,脑子里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没想到这次上完课后,有同学向我提出了新的见解,令我措手不及。

这位同学是这样介绍的:阿尔萨斯位于法国东部,是法国本土面积最小的行政区域,隔着莱茵河与德国相望,在17世纪以前属于神圣罗马帝国,以说德语人口为主,1618年至1648年战争后割让给法国,普法战争后,阿尔萨斯重新成为德国领土,150万居民中只有5万人说法语,“一战”后划归法国,“二战”期间又被纳粹占领,“二战”结束后,阿尔萨斯归还法国。

学生的问题是:在“最后一课”中,似乎阿尔萨斯人都把法语当母语,显然和历史大相径庭,而且对于德国而言,他们只是收复而不是侵略,尽管小说可以进行艺术的加工,但是以歪曲历史为内容的一篇文章又怎么能成为经典呢?

问题一出来,我一下懵了,这种见解以前从来没见过,我至今都不知道当时是如何解答的,但肯定是糊涂的。课堂上的这一幕,让我真切地感受到“精心备课,广泛涉猎”绝不能是说说而已,而要真正落实下來。只有教师自己的底气足,才敢面对学生的所有问题,敢于与他们探讨、与他们争论。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每个学生的思维与他们身上的灵性。

教师在教学中,要保证学生的心灵与思想都是自由的,这点至关重要。做到了这点,我们的学生身上就会充满了灵性,出口成章、下笔成诗甚至发明创造就都不是问题。

因此,作为教师,永远不要把让学生记住多少、背下多少当作自己的目标,而是要充分激发学生身上的灵性,让他们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去创造;作为教师,要让我们的学生拥有青春的灵性,永远青春飞扬,而不是一群只会死记硬背的机器人,老师要把青春的灵性还给学生。

四、教师的教育行为要适合学生的长期发展

教育具有连贯性,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不能局限于在自己班级的这一年,明年他离开了自己的视线,就不管不顾了,这是不负责任的。

教育改变形象,知识改变命运,只有从长期发展的角度去建构学生的教育目标,才是一个教师对学生的真爱。也只有在这样一种教学理念指导下,教育才能有正确健康的发展方向。

我常在想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领先世界那么多年,为什么现在我们却拿不出一件可以在世界炫耀的发明呢?已经进行了一百多年的诺贝尔奖评选为什么只有在近几年才开始出现中国人呢?是现代人比古代人笨了呢?还是中国的土地不再养人了呢?

经过反思,我豁然开朗:问题出在我们的教育上。有七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宣称,自己的发明得益于中国古代的思想智慧,那么中国古代的智慧思想为什么影响了外国人而没有影响到我们自己呢?

看看我们的教学就知道了,我们更多的是把古代文化留下的文本当成是知识来传授,教他们学会翻译、背诵,也就是说我们仅仅是传授了古代文化的载体,而没有去传承思想。在这样一种教育观念的支配下,我们的学生只学会知识,而没有学会用知识创造知识;我们教师只学会了前人已经学会了的东西,而不敢去探索未知的领域,这种教育理念必须尽快地改进,才能有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

每一名教师的教育行为都要为学生的长期发展奠基,教师的工作目标必须要长远,这既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整个中华民族负责。

回顾自己的教育教学,我发现很多问题我都发现了,但却没有改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育观念上没有转变。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很难,但我知道,再难我也得做,否则我就会被这个时代抛弃。

改变自己,创建自己有灵性的课堂,培养有灵性的学生,这条路困难重重,但我必须坚持走下去。

参考文献:

[1]宋洪昌.教育的力量[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朱福昌)

猜你喜欢

知识储备灵性创新
荷品
装入瓶子里的灵性
新材料作文“保持灵性”写作导引
让孩子爱上英语课外阅读
突破解分数应用题障碍的策略
县级气象服务工作经验分析
道不远人楼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