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整体推进区域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发展定位与路径选择

2019-01-13黄建新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9年12期
关键词:路径选择

[摘 要] 区域中小学书法教育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在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下,仍然存在着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主要体现在:观念认知偏差,内源动力不足;区域发展失衡,教育公平缺失;书法师资缺位,专业水准偏低;教学水平不高,课堂效度较差;行政推动乏力,管理机制弱化。要实现区域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整体推进,应坚持普及与提高的发展定位,通过“转变思想观念,增强现实使命;强化行政推动,构建长效机制;夯实队伍建设,提升教学水平;完善课程管理,保障有效实施;注重政策引领,激发工作热情;丰富活动载体,助推协调发展”等多维度立体化的路径,真抓实干,持续激活中小学书法教育发展的新动力。

[关键词] 整体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发展定位;路径选择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广泛开展书法教育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书写能力、提高文化品质和审美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自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颁布以来,区域中小学书法教育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在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下,仍然存在着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亟待进一步探索和解决,以利于整体推进区域中小学书法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一、溯因求源,切实增强整体推进区域中小学书法教育的紧迫感

目前,区域中小学书法教育仍面临着严峻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观念认知偏差,内源动力不足

现阶段,仍有部分中小学在观念认知上存在着一些偏差,视书法教育可有可无,或追求荣誉,倾心于创建;或流于形式,致力于应付检查;或顺其自然,满足于得过且过,缺乏专业的引领与指导,缺乏机制的建设和制度的约束,对书法教育忽冷忽热,课时无法保证,教学难以为继,贯彻落实《纲要》精神的程度不够、动力不足,从而影响区域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整体推进。

2.区域发展失衡,教育公平缺失

由于中小学对书法教育的重视程度、教师配备和硬件资源的差异,导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工作成效出现了不均衡的现象。在整体推进区域中小学书法教育的过程中,农村学校的经济基础、教师资源、办学条件等方面与城区学校相比,都相对落后,学生享受良好的书法教育权利偏少。同时,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的书法教育推进情况明显不如小学的力度大、涉及面广。由此一来,教育公平的理念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3.书法师资缺位,专业水准偏低

由于部分中小学对书法教育的学科定位不清,造成书法教师缺位。不少中小学没有专业书法教师,通常是美术、语文学科教师或临时指派课时量较少的教师兼任书法课。部分专兼职书法教师缺乏专业精神,对书法优质课竞赛、课题成果推广、论文评比、活动策划、观摩研讨、创作交流、文化研究等毫无兴趣,岗位胜任能力明显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区域中小学书法教师队伍的整体专业水准偏低。

4.教学水平不高,课堂效度较差

由于缺乏专业书法教师,甚至缺少字写得好的教师,部分中小学书法课程的开设,只停留在课表阶段,忽视书法教学,重视书法教育也就只停留在口头上,很难保证达到《纲要》要求。有的中小学书法教学往往也只停留在书写技能训练层面,缺乏对书法教学活动形式的设计与创新,缺乏对书法文化的诠释与解读,对学生渗透书法文化知识偏少,书法教育教学评价也出现了“重新潮轻传承”的现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效性较差。

5.行政推动乏力,管理机制弱化

由于区域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没有健全完善与素质教育要求相符的管理、监督、考评机制,中小学书法教育课程受挤占、挪用、排挤现象比较普遍,书法教育教学没有真正落实落地,加上缺乏长期有效的书法教师培训、激励及科研机制,致使书法教师的教学无压力、敷衍了事。长此以往,严重制约了区域中小学书法教育的专业发展、科学发展。

二、真抓实干,持续激活整体推进区域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新动力

基于上述问题,要实现区域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整体推进,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明确定位,找准路径,真抓实干,持续激活中小学书法教育发展的新动力。

1.发展定位——普及与提高

整体推进区域中小学书法教育,应坚持普及与提高的发展定位。书法教育的普及与提高既相辅相成,又各有其内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该有不同的侧重。

(1)普及。一是注重书法教育的全面性与基础性。“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写好汉字”,这是《纲要》中明确提出的基本理念,也是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基本任务。识字写字,是学生系统接受文化教育的开端,是终身学习的基础。首先,中小学书法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保证學生书法基础水平的整体提升;其次,书法教学应把握好全体与个别的关系,要让每一个学生达到规范书写汉字的基本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其实就是教育公平理念的重要体现。二是注重书法教育的均衡性与发展性。整体推进区域中小学书法教育,无论城区还是农村,无论中学还是小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相互扶持,力求均衡,实现共同发展。

(2)提高。一是关注个性特长的培养与彰显。在“面向全体”的基础上“兼顾特长”,发现对书法有悟性、有兴趣、有特长的学生,要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创造条件予以培养,给学生搭建一个张扬个性特长、放飞美好梦想的舞台,为其将来走上书法艺术之路打下基础。要正确处理好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与兼顾少数特长生的提高之间的关系。普及是前提和基础,强调面向全体,但不排斥特长生教育,反对的是不顾全体,只抓特长。二是关注先进典型的打造与推广。在整体推进区域中小学书法教育的过程中,发现先进,打造典型,积极宣传具有区域推广价值的经验,发挥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用先进的学校带动和引领更多学校的进步与发展,为区域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整体推进、城乡联动、优势互补和开创新路夯实基础。

无论是宏观的区域整体推进,还是微观的课堂教学研究,在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普及与提高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有机统一的整体。提高,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普及,是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唯有普及、提高,再普及、再提高,如此循环往复,才能整体推进区域中小学书法教育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

三是开展书法课程建设论证。将书法课程类别与名称拿到学生中去征求意见,发放问卷、开座谈会,让学生自己确定感兴趣的领域和知识。鼓励、倡导学生借助图书馆、资料室等途径多方收集文本资料,培养学生的书法学习能力,推进中小学书法课程建设的特色发展、持续发展。

四是细化书法课程教学管理。在管理形式上,区域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明确具体负责书法教育推进的相关科室职能职责,各中小学要建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书法教育实施领导小组和执行团队。学校可以安排专职副校长分管,教务处和教科室配合,学校书法教育研究中心和书法教师具体实施执行,班主任、其他科任教师和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在管理内容上,主要包括书法课程管理、过程管理(程序、环节)、教学模式管理、活动时间管理、方法指导管理、教学质量管理等,从而保障书法课程的有效实施。

(5)注重政策引领,激发工作热情。政策引领是整体推进区域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坚实基础和根本保证,更是激发书法教师工作热情的有效手段和强劲动力。

一是编制书法教师培养规划。要把书法教师招聘、培训纳入區域教师教育工作计划,建立健全书法教师培养机制,通过选苗子、压担子、引路子、架梯子、搭台子、树牌子,大力推进“书法教育名师”“优秀书法艺术园丁”培养工作,着力培养一批书法教育学科带头人,建立一支书法教育骨干教师队伍,提高书法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和指导书法活动的能力。

二是落实书法教师应有地位。区域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完善教师管理政策,尽快改变书法教师缺位的现状。充分考虑书法教师工作的特殊性,落实书法教师应有地位和待遇,激发书法教师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稳定书法教师队伍。在评优评先、评职晋级、提干升职等方面给书法专兼职教师同等的机会和平台,激发书法教师的工作热情。对于书法专兼职教师参加书法优质课竞赛、基本功比赛、教学论文评选等活动获奖,应给予同等的认可。

三是放大书法教师资源效应。实施优质书法教师“走教”制度,以“联谊结队、专家讲座、送课下乡、跟班学习”为抓手,以区域内书法师资力量相对较强的牵头学校为主导,为书法师资相对薄弱的学校提供人力支持,让更多学生共享优质书法教学资源。同时,区域教师进修学院(校)可以成立书法教育中心教研组,依托书法教师骨干力量,利用QQ群、微信群等网络平台,针对书法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进行研讨和交流,共同解决书法教育教学中的困惑和难题,及时共享书法教研成果。

(6)丰富活动载体,助推协调发展。中小学书法教育最忌沉寂无声。只有丰富活动载体,营造书法文化氛围,才能真正让书法教育动起来、活起来、火起来。区域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中小学要拿出专项资金作为书法教育活动的经费保障,要坚持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讲究实效,助推区域中小学书法教育协调发展。

一是书法读书活动。通过倡导师生多读书,读好书,促进良好读书习惯的养成,推进书香校园建设,进而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如,开展“红色经典”诗词诵读比赛、“学古人之书,养浩然正气”书法作品赏析等,让师生与经典为友,与好书同行,丰满师生的生命,增添生命的底色。

二是书法社团活动。利用学校一切有利条件,针对学生的个性和爱好,充分调动校内书法教师的积极性,发挥其特长,组织成立学生书法活动小组、兴趣小组和特色社团,满足学生学习书法的多样化需求,经常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书法教育活动,努力形成学校书法活动的特色和传统。

三是书法主题活动。根据学校实际,举行“一笔一画书童年”“我是中国娃,写好中国字”“创和谐校园,展书法魅力”等书法主题活动,让师生了解书法之源,体会书法之趣,分享书法之美。如,举行师生书法作品展览、书法讲座、书法教育主题班队会、书法考级、“书法节”节徽设计活动。还可以举行硬笔书法巧装帧、行为艺术、装置艺术以及听写大赛等。通过举行一系列的书法主题活动,充分发挥书法与艺术、育人与养心融为一体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情趣爱好。

四是书法实践活动。各中小学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社会性书法比赛、展示活动,使不同基础的学生在不同层次的比赛中展示自我,获得成功体验,扩大学生参与学习书法的空间。如,组织学生为当地社区义务写春联、寿联和喜联的活动,增强学生的为民服务意识,提高学生的书写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向各级各类书法报刊投寄自己的书法稿件,增强学生学习书法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整体推进区域中小学书法教育健康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从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优秀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高度,进一步提升认识,抓住重点,扎实推进,让区域中小学书法教育焕发新活力,取得新成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蔡作仁.普及奠基提高引领——关于区域整体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几点思考[J].江苏教育,2016(10).

[3]黄建新.规范汉字书写助推学生成长[J].辽宁教育,2013(11).

[4]黄建新,袁铭翼.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小学书法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施[J].辽宁教育,2017(2).

[5]黄建新.中小学书法教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J].辽宁教育,2015(8).

【课题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基于‘联挂帮机制的区域教研深度转型实践研究”(立项批文:教科规办函〔2017〕17号,课题编号:FHB170594)阶段性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朱福昌)

猜你喜欢

路径选择
西安市物流企业多元化发展路径选择
我国社会保障理念演进与路径选择研究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改革的困境与路径选择
做好青少年工作,培养接班人素养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现实需求与路径选择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