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湾全民健保制度对大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启示

2019-01-13陈旻杰

魅力中国 2019年15期
关键词:医疗保险全民大陆

陈旻杰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0)

海峡两岸间“同根、同祖、同源”血脉相连,台湾在全民健保制度方面,采取广覆盖、高水平的电子化管理保障模式,实现了全民皆保的发展经验和教训对于大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改进有许多可交流、可借鉴的地方,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一、台湾全民健保制度的历史演进

台湾全民健保制度经历从旧保险制度走向“一代健保”制度,直至迈进“二代健保”制度的历史演进,全民健保制度变得日趋成熟和完善。刚开始,台湾并没有建立统一的健保制度,存在立法层次低、保障水平低、医疗资源分布不合理等问题。1950年3月台湾颁布 “台湾地区劳工保险办法”,分为劳工、公务人员、农民等3大类13种之多,这类保险极具福利性,实行政府和个人共同负担,其中个人负担30%,政府负担70%。但是由于各自保险的主管机构分别隶属于劳工保险局、“铨叙部”、“内政部 ”及地方政府,彼此之间没有统一的主管机关,不存在管理和约束力,存在覆盖范围窄、管理混乱、财务收支失衡等乱象,旧健康保险制度呈现管理混乱和低效率的局面。

上世纪90年代,台湾开始运作医疗发展基金,医疗机构不断整合、资源的分布更趋合理,这使得台湾医疗体系更加成熟和完善。1995年3月,台湾正式建立全民健康保险制度(一代健保),实施“医疗网计划”,大力发展大型综合性大医院,由“中央健康保险局”单独运营,将各类社会保险中的劳保、军保、公保等医疗给付部分分离出来整合到统一的医保体系之中,截止到 2012年12月31日,台湾全民健保特约院所高达20101家,特约率占全岛所有医疗院所的 93.81%。全民健保制度吸纳了2328 万人加入,仅有不到1%的人因为经济困难等原因未加入全民健保,纳保率几乎为百分之百,基本实现“人人皆保”。

“一代健康保险”实施初期,政府对庞大的医疗费用问题一直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导致政府财政在收入与支出方面很难达到有效的平衡,全民健保负债率过大,收不抵支,财政危机屡屡发生。据统计,截止2012年台湾全民健保年负债超过2000亿新台币。

为改变全民健保长期以来入不敷出的局面,2000年7月,台湾开始着手“二代健保”规划,2011年1月,台湾“立法院”通过“二代健保”改革方案,2013正式实施“全民健康保险法修正法”(二代健保)。此次改革保费采取双轨制,强化政府每年负担健保之总经费不得少于每年度保险经费扣除法定收入后金额之36℅。

2013年5月,台湾成立全民健康保险会,设立“卫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险署”,继续保留原来 6 类 14 项的保险对象分类,将全民健保定位为“社会保险”,而非“社会福利。

二、大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历程

大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主要由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为主体,医疗救助为辅的医疗保障模式。

1952年,大陆城镇公费医疗制度正式确立,当时的保障对象主要针对国家工作人员和革命伤残军人,其经费是由国家财政预算拨款,按照编制人数比例分配,实行专款专用,单位统一使用的原则。1998年建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02年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7年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2008年,大学生被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009年,对城市和农村因无法负担医疗费用而陷入生活困境的人群,实施经济支持和医疗帮助的制度。

至此,大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了由单位保障走向社会保障,实现责任分担、政府补贴、用人单位缴费、雇主缴费、个人缴费等共同负担的医疗保障模式,医疗保障实现全民覆盖。

三、台湾全民健保制度对大陆的启示

台湾全民健保的历史与大陆有很多相似之处,仍有许多值得大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借鉴的地方。

1.加强法制建设,完善医疗保险法律体系。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需要完善的医疗保险法律体系作为支持,1994年台湾就公布“全民健康保险法”,明确规定了在全民健保实施过程中,保险人、被保险人的权利与义务、保费的分担比例等等,对全民健保的平稳运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目前,大陆仅靠2018年12月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略显粗糙,还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来规范医保制度,存在法律保障缺失,制约着医保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发展。因此,应尽快立法,制定医保法规,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和利益关系,使医保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基本医疗保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基础。

2.强化政府责任,提高财政投入。台湾从旧健保制度到“一代健保”,再到“二代健保”,政府的作用始终贯穿如一。它山之石可以借鉴,相比较台湾地区政府对于全民健保的支出,我们可以利用财政转移支付等行政、法律手段,为医保提供财政性和和非财政性支持,促进医保健康有序发展。

3.鼓励民营资本、社会力量进入医疗服务市场。虽然台湾全民健保制度是由台湾地区政府主导、面向社会筹资的全民保险制度,但是台湾96%的医疗门诊服务都是由私立医院和机构来提供。在台湾,有一大批如慈济医院一样在海峡两岸交流中,为促进两岸民众健康做出巨大贡献。

4.统一管理机构,全面提升保障水平。台湾的全民健保机构经过多年来数次的改革,才形成分工合作,运行效率高的“卫生福利部”。

2018年3月,我们将原来分别隶属社保、卫健等不同部门的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及医疗救助等机构合并成国家医疗保障局。通过建立统一的医保制度,改进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深化医保支付方式,借助大数据等手段,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设立医保动态工作联动机制,发挥医保保障作用,将更多救急救命的好药纳入医保目录,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虽然台湾全民健保制度声名远扬,但是我们在吸取台湾地区成功经验的同时,必须从大陆的实际情况出发,而非生搬硬套,简单奉行“拿来主义”,这样才能在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就医需求、减轻医药费用负担上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医疗保障改革之路。

猜你喜欢

医疗保险全民大陆
全民·爱·阅读
全民阅读 让师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冰之大陆
IQ大陆
对基层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分析和思考
中国商业医疗保险的增长轨道
冰之大陆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我国补充医疗保险发展的不足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