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小学语文教育彰显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

2019-01-13余嘉

魅力中国 2019年15期
关键词:道德品质道德教育理念

余嘉

(南昌外国语高新学校,江西 南昌 330000)

国家教育改革中,道德素质教育已经成为重点教育内容。在拥有高文凭的同时,也同时要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从此可以看出,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道德教育需要从小学阶段开始教育,只有在小学阶段打好了道德基础,才能提升更高的道德品质。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功能,是提升小学生德育教育质量的优质手段。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德育功能,是教师研究的目标,以下内容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功能体现进行了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一、 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教育

语文教材是教育研究专家精心编制的内容,所以其内容涵盖着很多的道德素养。语文教学中,想要达到道德品质教学目标,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先把教材中含有的所有与道德品质有关的内容挖掘出来,从而运用到教学内容中去。举例来说,语文教材中含有很多的先进人物事例,教师把他引用出来,通过用讲故事的方式讲给小学生们听,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会被调动出来,从而升起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在讲解故事的同时,还要把知识的要点含入进去。教师还要采取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可以使小学生自主的判断哪些是正确的道德理念。教师还可以运用提问的方式,让小学生报告自己找到的德育内容有哪些,再通过教师的一起寻找,最终挖掘出存在的道德理念。这一过程,还能够让学生亲自掌握道德品质,达到道德教育的初级目标。在挖掘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小学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都很低,所以不能利用单一枯燥的传授教学模式,而是利用幽默的新颖的方式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接受教师的德育活动,配合教师的日常教学[1]。

教材中虽然已经按小学生的智力和认知能力进行设定,但是小学生并不能完全理解,只是察看教材上的图片,因为图片的新鲜吸引了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运用让小学生观看图片,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来讲解图片上的内容,从而使小学生不只是对图片感兴趣,还对教师的讲述的内容感兴趣。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挖掘故事中的德育内容,用生动的语言讲解给学生们听,从而使德育教育得到了有效的开展。

二、建设德育教学环境

小学生获得知识的来源就是在教学的课堂上,所以,只是在课堂上教学,限制了学生的获得知识的空间,所以,会造成学生学习的疲劳现象,使语文的学习兴趣低下。学习时的质量下降,那么道德教育更是无法开展。因此,德育教学环境的建设,需要进行课堂和室外相结合的模式,使学校处处都存在着德育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环境,而课外的教学是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主要环境和辅助教学进行有效的安排,注意课堂上的主要环境教学,课外进行辅助教学,从而使德育教育的氛围扩大并有效,最终使小学生的道德教育落实到实处。举例来说,教师可以采取表演的模式,让几个小学生进行故事的表演,然后,教师对同学们进行讲解,说出故事中包含的道德理念是什么,这一教学举措,可以让小学生掌握道德理念,实现了道德教育的有效教育。

为了营造德育教育氛围,教师可以在教室内布置有关德育教育内容的名人名言或者是英雄的画像,运用榜样的作用来影响小学生,从而使之向榜样学习,使道德教育质量得到了提升。另外,学校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在学校范围内的各处都展示道德教育理念,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生们的生活中,举例来说,可以在学校板报上设立道德教育故事,或者是在大屏幕上滚动播放道德教育理念,让学校处处有道德理念包围着学生。学校还可以利用道德专题讲座活动,班主任教师也可以定期开展班会,进行道德教育的培养。还可以组织校外活动,让学生掌握道德教育理念,在潜移默化之下,学生的道德品质不断的提升,最终达到了道德教育质量的提升要求[2]。

三、运用生活实际加强德育教育

任何一个学科都来源于生活并能适用于生活,语文更是如此,它来源于生活,是反映生活的工具。道德教育过程中,可以运用道德教育和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使道德教育更具有实际作用。传统语文教学中,注重的是语文知识的掌握能力和运用能力。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的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工作,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并没有把学生的理解程度重视起来,也并没有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重视起来。学生在此种模式下学生,只是把自己的学习成绩做为主要能力标志,并没有对自我价值进行评估。还有一些学生只是把学生的成绩成为自己人生的目标和源动力,这些理念的形成与教学的目标和方法是分不开关系的。

小学生处于最开始的学习阶段,小学生拥有的各种理念也是在此段时期形成的,从此可以看出,此阶段的学习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很大的重要性。如果这个时期采取的是成绩为目标,那么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始终以学习成绩为主要人生目标,达不到综合性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思想,使学生能够达到先会做人,再会学习的目标[3]。

与社会生活相关联的教学,需要教师能够把学生周边或者是热点事件,结合语文道德教育进行引导讲解。举例来说,在公交车上,经常会看到年轻人缺乏道德素质,在老年人上车以后,并未给老年人进行让座。教师应灌输学生尊老爱幼是我国的传统美德,而且只有你去爱护别人,才能同时得到别人的爱护。运用社会实例来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教学,可以让学生能够进行正确的判断,分析出谁对谁错,从而对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教学内容,而语文教学中,涵盖的德育教育是最为丰富的,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引入教学过程,从而实现德育教育的有效教学。教师也可以不断的进行研究,从而找出更多的道德教育的有效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去,使小学的德育教育质量不断的提升。

猜你喜欢

道德品质道德教育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幼儿道德品质教育策略探究
在解决“道德冲突”中升华小学生道德品质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好奇”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