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免疫组化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2019-01-13季福水天津市静海区医院病理科天津3016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10期
关键词:肌纤维母细胞平滑肌

季福水 天津市静海区医院病理科 (天津 3016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经检查确诊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的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病灶病理组织,进行重复性的切片分析,待将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标记后,应用全自动免疫组化染后性病理组织学分析。结果:80例组织标本表现为灰白色,分叶状为47例(58.75%)、结节状为33例(41.25%);肿瘤直径最小为3cm,最大则为7cm,有2例患者(2.50%)的肿瘤肿块呈现出钙化或出血表现。80例患者(100.00%)存在波形蛋白弥漫强阳性表达,存在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的患者为74例(92.50%),同时80例患者(100.00%)的Ki67指标参数较高,增殖幅度与正常标准作以对比存在20%左右的增殖,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激酶胞质阳性。结论:波形蛋白和平滑肌肌动蛋白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中呈现阳性表达,可作为诊断的参考指标。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为间叶性肿瘤的一种,有着较低的肿瘤发生率,多存在于患者身体的腹膜、肺部等部位,发生后肿瘤主要呈现出较为多样的组织形态变化、肿瘤交界性等表[1]。分析现阶段此种肿瘤疾病的诊断情况,发现采用常规的影像学技术不能得出准确的诊断结果,这就需要医师对于疾病病理学检查的相关检测技术作以深入的调查了解,从而掌握有助于疾病判断的最佳检出手段来应用,确保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经过病理学诊断技术的应用,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确定性质,指导医生可以制定出有着较高疾病干预有效性的治疗方案[2,3]。当前免疫组化法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诊断期间常用的方法,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患者,经检查属于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的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患者疾病检出方法、结果等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人数分别为53例、27例,平均年龄为(38.7±2.4)岁,肿块直径处于3~7cm之间,平均(4.8±1.6)cm。

1.2 仪器设备

石蜡切片机(SHANDONAS-325)、显微镜(OLYMPUSBX-40)、电热恒温箱(上海荣珂检测仪器有限公司生产,型号:DHG-9035A)、微波炉WHIRL POOL VIP202S(850W),低速离心机(HERMLE-Z160M)。

1.3 方法

采集患者病灶病理组织,及时送至检验室后采用甲醛(10%)作以固定处理,之后采用石蜡进行包埋处理,并且对于细胞进行重复性的切片分析,待将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标记后,则需要应用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相配套的试剂,进行切片染色与病理组织学分析。

2.结果

患者肿瘤组织表现为灰白色,形状为两种(分叶、结节状),其中分叶状为47例(58.75%)、结节状为33例(41.25%);肿瘤质地坚实,直径最小为3cm,最大则为7cm,有2例患者(2.50%)的肿瘤肿块呈现出钙化或出血表现;将肿瘤组织从中部切开后,观察切面,可见有明显的黏液样物质,色为灰白色,按压时质地较软;观察切片切面肿瘤细胞,排列形状为束样、梭样,不同细胞的形态存在非常大的差异;观察肿瘤细胞间的情况,可知该处的物质呈黏液状,细胞之间的空间较大,排列并不紧密,除了存在肿瘤细胞外,还分布有一些红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多种细胞。

80例患者(100.00%)均存在波形蛋白弥漫强阳性表达,存在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的患者为74例(92.50%),同时80例患者(100.00%)的Ki67指标参数较高,增殖幅度与正常标准作以对比存在20%左右的增殖,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激酶胞质阳性。

3.讨论

常用的免疫组化方法包括免疫酶法、免疫荧光法等,而组织标本制作时的常用手段为石蜡切片,经过该方法处理后的病理组织形态完整,可以进行长时间的保存与连续切片处理,使得后续对于细胞的染色处理工作可以多次进行,便于检查者能够依据染色变化尽快确定肿瘤性质,并且石蜡切片法应用期间如果发生有组织抗原暴露于外界的情况,则可以在抗原修复处理下确保组织标本用于疾病诊断的有效性,所以免疫组化法在当前的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不仅可以诊断肿瘤、找出肿瘤转移原发病灶、明确肿瘤肿块的病例分型,而且对于患者身体内出现的一些微小病灶、转移病灶、难以辨别的软组织肿瘤,同样可以进行精准的检出[3,4]。在本文的研究中,通过分析患者疾病诊断以及预后资料,可以了解到80例患者的肿瘤全部确诊,病理组织表现与免疫分化标记后的表现均显示患者患有此种肿瘤,肿瘤疾病的检出率与准确性均较高。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临床检查期间,容易与类似肿瘤混淆(例如平滑肌肉瘤、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导致疾病不能被及时检出,所以与易混淆肿瘤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异同点的对比,可帮助临床医生尽快明确患者是否患有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异同点如下[5]:①平滑肌肉瘤(胃肠道)在检查时,患者一般会出现肿瘤组织的梭形状态,切开组织有黏液样变化,有着非常明显的异型细胞表现,细胞核分裂存在病理性、坏死性两种表现,经过免疫组化处理的组织存在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阴性,炎性细胞并没有浸润性的表现;分析本文所研究的肿瘤,则发现虽然该肿瘤与平滑肌肉瘤在病理分析时的类似之处较多,但是分析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时,可知该肿瘤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胞质的阴阳性、炎性细胞是否浸润等表现与类似肿瘤的两处诊断特性存在着相反的表现,并且本文中的肿瘤细胞之间的薄壁血管数量非常多,该处的血运丰富,所以医生可以从两种肿瘤的不同点作以区分;②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与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进行诊断区分时,可知后一种肿瘤的浸润性表现较为突出,切开肿瘤肿块,颜色表现为淡粉色,构成肿块的细胞主要为肌纤维母细胞,主要表现为梭形,胞界之间的分界线较为模糊、不清楚,平滑肌肌动蛋白呈阳性[6]。但是分析本文的间叶性肿瘤,可知此种肿瘤细胞的组成部分主要有三种,观察炎性细胞浸润性表现极为明显,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为阳性,据此便可以确诊肿瘤疾病;由于两种肿瘤诊断期间,会出现较多对比后非常接近的生物学行为,所以在应用免疫组化法确诊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时,可以将瘤细胞核是否存在异型表现作为重要的诊断依据,进行以上两类肿瘤的辨别处理,如果存在异型则可以确定属于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

猜你喜欢

肌纤维母细胞平滑肌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成人幕上髓母细胞瘤1例误诊分析
婴儿颅骨肌纤维瘤/肌纤维瘤病2例
顶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谈谈母细胞瘤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预防小儿母细胞瘤,10个细节别忽视
喉血管平滑肌瘤一例
microRNA-139对小鼠失神经肌肉萎缩中肌纤维的影响
肠系膜巨大平滑肌瘤1例并文献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