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科学的读书观
2019-01-13赵慧玲
杨 谦, 赵慧玲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300350)
青年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依靠力量。习近平总书记通过演讲、座谈等多种形式,表达了对青年寄予的殷切希望,并积极鼓励青年多读书学习,以科学的理论思想武装头脑,担负起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稳步发展和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时代重任。2016年,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强调:“广大青年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1]习近平的“最大爱好就是读书”,早在青年时期就有“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的求学态度,将读书看作一种生活方式,从读书中汲取“初心”的理论内涵,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报告主题,在治国理政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将其付诸实践,为广大青年树立了坚定的榜样力量。青年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力军和突击队,其价值观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取向,坚持在青年群体中贯彻和学习习近平的读书观,有助于引导广大青年树立科学的读书观,坚持从读书中探寻“不忘初心”的理论根源,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任务。
一、 将读书看作一种生活方式
青年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的关键时期,而读书是其重要途径。习近平[2]强调:“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并多次引导广大青年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但是纵观当今青年的读书习惯和读书目的仍然存在很多不足,这对广大青年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目前就我国整体阅读水平而言呈现较低的趋势。据统计,2013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与当时人均阅读量第一的以色列相差13倍之多。[3]根据最新的全民阅读报告数据显示,我国2017年国民人均纸质阅读量为4.66本[4],与2013年相比人均阅读量明显降低,并远远低于周边国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网络上,大部分网民在网上更多地从事网络聊天和观看视频、新闻等,网上阅读和浏览期刊的人很少[5-8]。在这些网民中,尤其是青年正处于通过广泛的社会化方式,将社会的文化、价值、规范、习俗等内化为个人人格中去的关键时期,由于青年意志力薄弱的心理特点,他们对互联网的抵制能力比较差。随着互联网及电子科技的发展,青年面临的诱惑日益增长,尤其是网络游戏、影视等消遣娱乐活动的干扰,使得青年投入读书的时间和精力相应缩减。青年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在长期的“快餐文化”及网络舆情的冲击下其娱乐消遣心理日益突出,对读书缺乏正确的认知,出现了读书无用、读书浪费时间等看法,缺乏长期坚持读书的能力。正所谓“少年学问寡成,壮岁事功难立”,从国家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青年缺乏长期阅读的积累,缺乏知识的积淀,容易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应该坚持的“初心”相违背,在未来面临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以及人民幸福的伟大事业中就很难具有宏大的处事格局和远大的理想信念。因此,引导广大青年坚持正确的读书态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不仅对青年价值观的养成,而且对“初心和使命”的坚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青年时期是一个人接触社会、担任社会角色、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时期,也是一个人的价值观形成和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习近平形成了“将读书看作一种生活方式”的态度,为青年树立良好读书态度和科学读书目的的养成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习近平青年时期博览群书,广泛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以及世界经典,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军事等多学科多领域的作品。当时面临十分恶劣的生活环境,如梁家河时期的“劳动关”和“饮食关”[5],而且劳动强度大,饮食条件很差,习近平仍坚持长期读书。在梁家河期间习近平获取书籍的渠道并没有像21世纪的我们这样便捷,那时读书只有靠知青及当地农民之间相互借阅,有时为了借阅一本书甚至翻阅长达30里的山路。但正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习近平仍坚持将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从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中汲取知识的营养,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伟大使命和崇高理想努力奋斗。正如马克思曾说的:“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6]只有不畏辛劳,坚持将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青年才能真正从知识中汲取营养,从理论中探索“初心“的现实路径,在实践中发挥自身的本领和价值。
青年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期和知识的积累期,这一时期青年的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产生很大的变化[7],我们应该抓住青年的社会和心理特点,真正让青年将读书看作一种生活方式,从读书中汲取知识的力量,坚定青年的“初心和使命”,培育青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方面,我们可以采取榜样力量的方式,积极宣传具有影响力的伟人的读书观和读书态度,发挥榜样力量,引导广大青年将读书培养成一种生活习惯,孜孜不倦地读书和学习;另一方面,我们应该积极发挥正面教育的作用,运用传统课堂教育和互联网教育的双重模式,尤其要利用网络在青年群体中的影响力,加大优秀的、专业的书籍在网页、公众号以及电子书籍浏览器中的比重,改变现阶段以网络小说为主导的网络现象,引导青年每天坚持读有用的书,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发挥青年的生力军作用,以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平稳发展。青年“需要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8],从读书和学习中增强自身本领,真正将读书看做“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
二、 用经典涵养青年正气
青年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形成与优秀的书籍的选择密切相关。所谓“好”的书籍应该满足不同群体的实际需要,而不仅仅是为了消遣,习近平强调读书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9],从读书中丰富自身技能,提升自身能力,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然而,现阶段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电子设备的广泛使用,西方意识形态通过网络游戏、西方影视文化逐渐在青年群体中渗透,导致青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受到冲击。由于青年在选择书籍的过程中,更多偏向于消遣类书籍,诸如言情小说、时尚杂志等。甚至有些青年仅仅选择使用性较强的书籍,缺乏自主阅读的意识,或者说只接触一些工具书籍等。目前我国缺少良好的社会阅读氛围和相关教育机构为青年提供更为科学的读书清单,这使得青年在选择书籍时仅凭个人喜好,不能对所阅读书籍的价值进行良好的判断。
习近平在多种场合积极鼓励青年要读好书,强调青年应该“静下心来多读经典,多知其所以然”[8]。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反复强调“不忘初心”的重要命题,对“初心”的内涵和特征的理解与掌握与习近平多年的读书积累密不可分。新时代,青年应该系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经典,从读书中不断汲取文明的营养,从经典中科学理解习近平“不忘初心”的历史内涵和现实意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新一代的领跑人和接班人。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含着深刻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理念,坚定青年对共产主义崇高理想信念的追求。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10]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提到几部曾经反复阅读的经典著作,如《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哥达纲领批判》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贯穿着“人类解放”的主线,这是马克思奋斗一生的根本目标,他曾经指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11]马克思坚持群众史观,将“千百万人”的幸福当作自己可以为之牺牲的事业,并且为我们设想了一个人类真正得以解放和获得幸福的未来社会,即“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2],也就是共产主义社会。习近平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影响下,深刻领会人类解放思想内涵和实现途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将“人民幸福”作为“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将“为人民谋幸福”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初心”。习近平还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形成了人类解放和人民幸福的科学实践途径,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以人民为中心,贯彻群众路线,切实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习近平对“初心”的科学把握呈现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极为丰富的当代价值,也为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肩负时代责任提供了理论根源和实践方法。纵观新时代,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青年主流价值观的冲击日益增大。对此,广大青年应该多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从经典中探寻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理论根源,不忘初心,以人民为中心,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学习经典著作,要深入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剥削的本质,坚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终将被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取代”的原理[13],掌握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从经典中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就如马克思一样一生都为人类解放而奋斗。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中蕴含着“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梦想,培养青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十分注重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分为四类,即历史经典、文学经典、哲学经典和伦理经典。历史经典中,习近平深入研读《中国古代思想史》《汉书选》《后汉书选》《三国志》《史记选》等著作;文学经典中,习近平对古代诗人或慷慨激昂或飘逸浪漫的诗风十分偏爱,深入研读和学习《古诗源》《离骚》《李白诗选》《三曹诗选》等;哲学经典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运用《庄子》《孟子》和《周易》等著作中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来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伦理经典中,习近平十分推崇《四书》《五经》《礼记》《论语》等。正是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习近平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4],并强调这一梦想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之奋斗的“初心和使命”。自古以来中国文化就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复兴思想,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自强之责;有“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的知耻之勇;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之心等。到了鸦片战争时期,中国在列强的侵略下国家主权丧失独立性,人民长期忍受屈辱,完全失去了民族独立性,“富强”“民主”“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就成为当时成千上万中国人最大的祈愿。在新时代面对西方的文化价值和意识形态渗透,我们仍然要强调“中华民族复兴”,在世界范围内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彰显中国人的精神特质,彰显中华民族的深厚底蕴。因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青年作为新时代的主力军,应该“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2]164。广大青年要充分感悟传统经典的魅力,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爱国”“富强”“民主”等精神追求,加强自我修养和伦理道德,提升自身的精神品质,彰显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梦的故事,讲好传统文化的故事。
世界经典中蕴含着“为世界人民谋发展”的价值追求,从而拓展青年的世界视野和理论思维。世界文明的交融多以世界经典名著为桥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西方文学著作越来越多地向国内输入,并通过相关渠道传播西方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青年面对如此琳琅满目的书籍,如果选择不当,将会阻碍我国青年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习近平对世界经典作品选择既具有广博性又体现智慧性,在世界经典的影响下,习近平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策略,赋予了“初心”内涵以世界性意蕴,为广大青年开展社会事业提供了更广阔的理论视野和思维方式。习近平曾经深入阅读《九三年》《悲惨的命运》《乌托邦》《理想国》《单向度的人》等具有浓厚西方哲学韵味的作品,并在古巴之行中多次探访《老人与海》所提到的地方,感悟文学深处的永恒精神,也实现了对各国文化的尊重与理解,加强了文化价值的共识,为世界的交流与合作奠定了文学基础,这对于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国际战略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习近平还引用了基辛格博士《世界秩序》中说的一句话:“评判每一代人时,要看他们是否正视了人类社会最宏大和最重要的问题”[15],而这个宏大和重要的问题关系各国人民的幸福,也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如马克思[16]所说的,未来社会“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在21世纪的今天,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联系日益加强,逐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为世界人民谋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体现了中国在世界的担当,也体现了习近平在世界文明熏陶下对未来世界的深入考量。习近平以各国文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式值得广大青年学习和实践。青年应该合理选择国外经典,从世界文明中汲取优秀文化的营养,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途经和大国外交的国际策略,进一步坚定青年对“初心”的世界意蕴的掌握和认识,坚持初心不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外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 以读书技能成就民族复兴
马克思[16]205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青年应该掌握科学的读书技能,从读书和思考中领会知识的力量,并将其科学运用于客观世界的改变中,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初心”的实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这就要求青年在读书过程中,实现读书与技巧的结合、读书与思考的结合、读书与坚持的结合、读书与运用的结合。
1. 读书与技巧相结合
广大青年应该培养精略得当、注重对比的阅读技巧,在精略结合中拓展思维,而精读尤其要侧重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首先,青年在读书过程中不能盲目,要有精读和略读之分,在精略的阅读中进行相互对比,深入理解。对精读和略读的选择,青年应该以一本重要的书籍为主,进行精读,选择另一些相关书籍作为辅助或工具书,通过略读以佐证主要书籍中的内容和观点,精略阅读相结合,不断地扩展我们的知识体系和阅读范围。以习近平在知青时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例,为了更好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描述的资本主义社会和欧洲历史,他将一些历史著作如《中世纪史》和《新编知识词典》等作为辅助材料。在学习前苏联历史学家谢缅诺夫的《中世纪史》时,还参考《基督教青年读本》,更全面地理解罗马帝国时期的基督徒的历史。阅读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时,他以简编为主要读本进行学习,并参考钱穆、吕振羽等不同版本的历史书籍相互印证,形成了不同史籍的精略阅读的结合,即形成观点的相互对比分析,加深了对历史的了解。其次,对于书籍类别的精略选择,习近平提倡青年精读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相关著作,青年应该“静下心来多读经典,多知其所以然”。毛泽东就是在经典著作中不断探寻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根本方法,他曾在1939年指出:“《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100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17],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也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理论源头,是解决现实问题的根本理论。对于青年来说,精读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将更好、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执政党执政规律和人类发展规律等,更准确把握“不忘初心”的丰富内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探索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道路提供科学的指导意义。
2. 读书与思考相结合
广大青年要培育反复研读、思考真谛的钻研精神,从读书中探求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前进道路。青年具有明显的意志力薄弱的特点,面对困难容易退缩和放弃。在读书过程中,面对晦涩难懂的传统文学经典和具有文化差异的世界经典著作时,青年容易囫囵吞枣甚至放弃阅读,缺乏思考和反复研读的精神。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自古以来,学习与思考就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读书也一样,不仅要反复研读,还要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习近平时刻要求青年“把学习同思考、观察同思考、实践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青年应该带着问题、带着怀疑的态度读书,在不断地思考和解惑的过程中,将立场、方法和观点科学地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反复思考的过程是将孤立的、零碎的知识和观点系统整合的过程,是从感性上升为理性的过程,也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认知过程,青年通过反复思考可以在前人的基础上实现对知识的新认识和新理解,并内化为自己的认知体系,培养自身的理论思维、创新思维和辩证思维等。青年应该树立反复研读、思考真谛的钻研精神,从阅读中深刻领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豁然开朗的读书境界,从读书中汲取知识的力量,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塑造“不忘初心”的理论品质,将读书切实与新时代中国社会的发展相结合,加强对时代的适应能力。我国现阶段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而奋斗的伟大历史时期,面对信息化和价值多样化的冲击,我们应该坚持以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初心”来武装青年,引领青年。无论是史学著作、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还是古典文学、近现代文学,这些书籍中都蕴含着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以及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理念,例如罗尔斯《正义论》中的平等、公正思想,古典诗词《离骚》《天问》的爱国理念,《白鹿原》中对国家富强、民主愿望的追求,只有深入思考其真谛,才能指导现实。读书过程中的思考就是培育青年理想信念和实践能力的过程。只有坚持反复思考,青年才能真正从读书中炼就一身过硬的本领,掌握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真正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持“不忘初心”,才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本领和能力。
3. 读书与坚持相结合
广大青年要有不惧艰苦、持之以恒的求知愿望,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促进终身学习和发展能力。古有王国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治学境界;今有毛泽东“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的读书方法,以及在内忧外患的艰苦条件下,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报国之心。在21世纪的今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新时代的青年提供了更为广博的阅读书库和更为多样的阅读方式,为青年读书提供了更好的读书环境和读书氛围,青年更应该具有不辞辛苦、持之以恒的读书态度。当前,随着电脑和手机的普及,青年容易受到网络游戏、中西方影视作品的影响,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读书以外的事情之上,从而减少了读书的时间。这种现象需要我们警惕,要知道书中囊括了近万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而读书是青年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本途径,一旦青年放弃读书,那么青年乃至整个社会的未来都将不容乐观。针对此现象习近平强调“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18]。习近平青年时期,面对十分恶劣的生活环境,每晚只有一盏煤油灯、每天有高强度的工作、每天吃不饱饭,但是他仍然坚持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而新时代的青年更应该持之以恒地读书,即使工作、学习忙碌,也要挤时间每天坚持读书。针对难啃的书籍例如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要坚持多读几遍,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坚持反复阅读,才能真正掌握知识的实质与精髓。此外,“读书最可贵的是终身坚持”,青年应该通过读书提高终身学习发展的能力。每个人在不同时期学习的方式有很大的差别,如婴儿时期以家庭教育为主,少年和青年时期主要以学校教育为主,而到了中年和老年时期,则以社会教育为主,但是读书作为汲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无论在哪个时期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无论教育形式如何变化,读书是贯穿学习始终的。那么,青年需要养成持之以恒坚持读书的习惯,提升自身“活到老,学到老”的读书境界,以提升和促进青年终身学习发展的能力。
4.读书与实践相结合
读书的最终目的是“改造客观世界”。广大青年应该坚持学以致用,将读书与实践相结合,用以指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发展。习近平曾指出:“学得再多,束之高阁,只是一种猎奇,只是一种雅兴,……那就不可能对现实社会产生作用。”[19]如果青年一味读死书、死读书,有可能没有任何作为,对社会发展不会产生任何作用,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青年要坚持读书与实践的结合,首先,应该坚持“认识-实践-认识”的反复循环,以实践为媒介将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知识体系。在科学、系统的实践中使青年加强对理论的认知和运用,一方面强化对理论和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对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中可以不断加强对新问题和新情况的认知,有助于科学把握实践和认识之间的关系,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真正将理论转化为青年自身的知识体系。其次,青年通过读书不断丰富主观世界,强化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认知,深化对中国人民“初心”的认识,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自身的思维能力,强化自身的责任感,提高精神境界,为改造客观世界奠定坚定的思想基础。最后,运用理论的力量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从读书和学习中,广大青年应该科学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探索改革开放40年来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规律,并认真分析新时代我国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机遇,不断提高青年的实践分析能力和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切实从读书中探索解决现实问题的途径和答案。
青年应该真正将读书看作一种生活方式,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培育科学的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战略思维,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切实将读书与青年自身的责任联系起来,提升本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实现奉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