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物循环使用对细菌耐药监测管理的效果观察

2019-01-13陈丽彬

魅力中国 2019年28期
关键词:巴坦埃希菌阿莫西林

陈丽彬

(漳浦县医院 检验科,福建 漳浦 363200)

耐药性又被称之为抗药性,是指微生物、肿瘤细胞以及寄生虫等对治疗药物产生耐受,使得药物疗效降低甚至消失,本文研究的耐药性主要指细菌对于抗菌药物产生耐受,导致抗菌药物对细菌产生的感染疗效下降甚至消失【1】。因此规范合理的使用抗生素尤其重要,而细菌耐药监测为合理规范使用抗生素提供了指导,本文以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噻肟钠三种抗菌药物为研究药物,将三种药物循环使用用于治疗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观察分析细菌的耐药性,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及方法

(一)一般资料

2017年院内相关检测数据显示,:院内菌例数量最多的细菌非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莫属,在两种细菌中分离出产非产 ESBLs作为实际研究中的细菌标准。

针对细菌特点以及统计的院内药品使用情况,选取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噻肟钠三种抗菌药物为研究药物【2】。

(二)方法

在保证全院医生明晰各类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规范以及遵照患者病情实际的情况下,2018年1-6月,若患者需进行抗菌治疗,根据患者病情,优先使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2018年7-12月,若患者需进行抗菌治疗,根据患者病情,优先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2019年1-6月,若患者需进行抗菌治疗,根据患者病情,优先使用头孢噻肟钠;2019年7月-9月,医师可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人用药经验习惯进行抗菌药物的选择。

(三)观察指标

观察每一个用药周期后细菌的耐药性以及对另外两种药物的耐药性。

(四)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0软件对2018年1-6月、2018年7-12月、2019年1-6月以及2019年7-9月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下表1、表2所示。

二、结果

在一个治疗周期内针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单独使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后,两种病菌对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耐药性增加,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噻肟钠的耐药性则降低;在一个周期内针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后,两种病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耐药性增加,对其余两种药物的耐药性则降低;在一个周期内针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单独使用头孢噻肟钠后,两种病菌对头孢噻肟钠的耐药性增加,对其余两种药物的耐药性则降低【3】。

三、讨论

细菌的耐药性是指细菌对于抗菌药物产生耐受,导致抗菌药物对于细菌感染的治疗疗效变差或失效,其是细菌对于抗菌药物的抵抗现象。用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来衡量细菌的耐药性。现代医学的进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抗菌药物投入到临床使用中,但由于个别医生用药不规范、患者对抗生素治疗期望较高等现象导致抗菌药物滥用的现象屡见不鲜,在这滥用的背后,是细菌抗药性的危害,病原体开始抵抗药物的攻击,使得抗菌药物治疗陷入困境,使得原本容易治疗的感染也变得难以治疗。获得性耐药和固有耐药是细菌的耐药性的两种分类,。获得性耐药便是由于如今包括滥用抗生素在内的各种原因导致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降低,抗菌药物无法很好的治疗原本容易治疗的感染。本文以对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噻肟钠三种抗菌药物为研究药物,将三种药物以6个月为一个使用周期的方法循环使用用于治疗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观察每一个周期治疗后,细菌对于周期使用药物和周期未使用药物的耐药性变化,得出结论:药物循环使用不仅能降低细菌耐药性,在细菌耐药监测管理方面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4】。

综上所述,对患者没有危害的情况下,药物循环使用在细菌耐药监测管理方影响是有积极影响力的,为规范抗生素使用以及治疗患者疾病方面提供了依据和参考,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猜你喜欢

巴坦埃希菌阿莫西林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耐药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2018年-2020年凉山彝族地区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耐药性检测分析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难治性支气管炎的效果分析
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感染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阿莫西林是好药,但只对这几种病有效
2017年至2020年昆明市儿童医院血流感染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
阿莫西林是好药,但只对这几种病有效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老年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阿莫西林要空腹服用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配伍禁忌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