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预防策略研究

2019-01-13赖文强

魅力中国 2019年28期
关键词:器械危险小学生

赖文强

(贵州省都匀市第二完全小学,贵州 黔南 558000)

小学阶段体育课程中安全事故的出现主要具有以下几点特征。首先为损害性,安全事故往往会造成学生受到身体上的损害,影响到生活的便捷性,严重时还可能引发家庭伤痛[1];其次为客观性,由于活动前准备不充分或学生未按照严格规定展开体育训练,甚至天气变化、器械因素等均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第三为可预测性,虽说安全事故多数情况下无规律可循且具有偶然性,但若教师可加强干预、统计分析安全事故产生原因、找出内在规律,可达到一定控制预防效果。本文以小学体育教学为切入点,从安全事故角度提出几点教学预防策略。

一、小学体育安全事故产生原因

(一)运动器械

部分小学准备的运动器械较为老旧,在长期使用且不注重日常维护保养的情况下可能由于器械原因导致小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受到伤害。例如羽毛球拍上的倒刺、乒乓球桌安装不稳定等,均可能影响到器材的正常使用以及使用安全性。一些学校由于资金缺乏,运动器材存在陈旧性危险,无法及时更换或替补。例如跳箱山羊过于破旧、篮球架存在不稳定危险、运动器械存在倒刺等,均存在导致学生身体受伤的隐患。

(二)教学活动

体育教学活动需要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若教师在活动组织上缺乏科学性,活动本身具有危险性特征,可能导致学生由于缺乏帮助与保护而受到伤害,例如支撑跳跃、低单杠等练习。在投掷课程过程中,若教师未在活动前讲明动作细节,学生在面对面站立情况下若间隔距离不足,容易出现器材砸伤危险。

(三)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属于主观因素,一些教师在展开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并未认识到安全二字的重要性,缺乏体育安全常识的指导,加上自身安全知识不扎实、教学水平偏低,导致在动作示范或技术讲解过程中缺乏科学性、全面性,学生无法完全了解技术要点,在自行练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一些教师在安排体育活动时未考虑到场地、人数与活动本身的适应性,加上未严格遵守活动原则,易引发安全事故。

(四)学生问题

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在体育课程中由于教学场地的变化可能无法将精力专注于教师的讲解,因此在体育练习技术要领上掌握不充分,在练习过程中出现手腕扭伤之类的安全事故。由于求胜欲高、好奇心强,在竞赛类体育活动时可能过于想赢得比赛而出现不恰当行为,例如推挤同学、犯规等行为。

二、体育课程安全事故预防策略

(一)加强设施管理

站在学校角度,应拨出更多资金用于体育教材设施的配备上,及时发现设施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学校应全面排查小学校园中篮球架、高低杠等较大型设施是否存在不牢固隐患,排查球拍、皮球、足球、铅球等较小器械是否存在破损之处。安排专人负责体育设施的维护与检查工作,并强调定期检查,对安全隐患及时排查并维修,避免因器械问题导致安全事故。

(二)科学组织活动

教师在组织小学生展开各项体育活动前应考虑到小学生的接受能力、身体素质、自制能力、力量等多方面的因素,在动作示范过程中将自己作为模仿的榜样。认真钻研教材,让小学生了解动作要点以及重难点,让其在活动前真正了解动作要领。在备课时应充分考虑体育活动的开展是否存在潜在危险因素,在教学组织方式上合理选择,让课堂生成具有预见性。在体育活动强度的安排上应量力而行,考虑到不同小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的差异,对于体质较弱的学生给予针对性辅导,适当减少训练强度,避免运动中发生意外。

(三)加强安全教育

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不可忽视。小学生无论在心理层面还是生理层面均处于尚未成熟状态,其认知水平下在自我防范能力与防范意识上存在缺陷,因此在体育活动中可能并不能够及时发现潜在危险。教师在此方面应加大安全教育,让小学生认识到接下来的体育活动可能存在哪些危险因素并提前预防。例如在短跑教学前,教师应强调身体准备活动,通过扭动手腕、脚腕、肩颈等方式避免在快速奔跑中出现扭伤危险。学校方面则应加强整体安全教育工作,除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外,还需强调教师在此方面的重视性以及安全教育能力。定期以会议形式分析体育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规避伤害事故,强调安全事故的预防。

(四)建立健康档案

为学生建立健康档案,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尤其对于特殊体质学生而言,部分学生可能患有心脏病之类的无法从事激烈运动的疾病,若强行让其参与体育活动极易发生危险。因此在入学阶段需建立电子档案,严格记录学生身体状况,判断学生是否适合参与此项体育活动。在实际教学中,可通过区别对待的方式为其针对性拟定教学计划,在保障学生完成体育教学大纲要求的同时保障安全性。教师应注意对于此类学生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体育训练,而是制定更适合的体育训练方案,降低负荷量与训练密度。学校也应与学生家长积极交流,告知家长及时将学生存在的身体问题上报归入档案。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课程中虽说安全事故的出现难以完全避免,但教师可通过制定更完善的体育教学活动安排、考虑到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强化安全教育的普及等方式,让安全事故发生率降至最低。学校、教师、家长及学生均应认识到体育活动中安全事故隐患的危险性,提升预防能力,保障体育教学有效性。

猜你喜欢

器械危险小学生
无缝隙管理在手术室术后器械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喝水也会有危险
我是小学生
健身器械
拥挤的危险(三)
话“危险”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