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几何直观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以“平行四边形性质(一)”为例
2019-01-12重庆市永川北山中学校吴治新
☉重庆市永川北山中学校 吴治新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运用学生的几何直观来引导学生对问题展开探索,由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并发展学生相应的学习能力.
一、几何直观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价值分析
什么是几何直观?它是人脑直观思维的一种表现,其基本特征是围绕物体的空间位置特点展开描述、比较和分析,并由此得出结论,进而对问题产生本质化的认识.因此,几何直观是学生建构数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在研究时无法探明思路,这其实就是因为在几何直观方面存在欠缺.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对于某些代数问题,如果能够和图形联系起来,往往可以让学生获得思路上的突破.在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过程中,几何直观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学生只有围绕图形展开分析和观察,才能明确图形的几何特征,进而研究相应的规律.
就初中数学教学而言,几何直观不仅是一种手段,我们也应该将其视为一种课程目标.众所周知,直观思维是数学核心素养六个组成要素之一,因此几何直观也应该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换言之,我们既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几何直观的方法来探索和研究问题,也要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发展自己的几何直观能力,提升数学核心素养,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几何直观作为基本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围绕几何图形展开研究和观察,在促进学生获取数学认识的同时,让学生发展相应的能力.
二、基于几何直观的教学设计思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几何直观来设计教学首先必须意识到,采用几何直观进行研究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认识特点设计情境,突出学习的重、难点,训练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展开思考,鼓励学生围绕一些几何情形展开更加主动的猜想,并在进一步的研究中验证或完善猜想.
几何直观对应着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体现,思维的训练要依靠学生自主参与,而学生本身在思维上又存在着诸多差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主体性原则和差异性原则,引导学生依托几何情境展开分析和探索,比如,让学生围绕某些几何图形分析和猜想,并且以学习小组的方式展开研究,让学生全方位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帮助学生深度把握知识.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可以按照如图1所示的思路来组织教学,首先是通过图形来创设情境,由此为学生呈现最直观的几何场景,鼓励学生围绕几何场景展开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数学概念,教师当然也要适当地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建构正确的思路,同时要让学生对相关性质进行猜想和证明,这一过程中学生依然要发挥几何直观的能力,巩固自己的认识,教师当然也要及时整理学生的反馈信息,并对情境进行拓展和变换,让学生在变式中提升认识,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有助于他们基本能力的发展.
三、教学设计案例展示
下面笔者就以“平行四边形性质(一)”为例,探讨一下上述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实践应用.
1.展示图片,创设情境
教师展示图片:学校大门处的伸缩门、小区晾衣架的支架、停车位(斜向)的轮廓线等,由此创设情况,引导学生从直观思维出发,探索所涉及图形的共同特点,进而提出问题:这些图形是什么图形?它们有什么特殊性质吗?
上述情境的设计就是要唤醒学生对生活及小学知识的回忆,让学生从直观角度着手,开始对平行四边形产生探索的兴趣.
2.感悟图形,形成概念
学生比较图形特点,教师引导他们对图形最直接的特点进行表述,并引出平行四边形的基本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在学生对概念有所认识之后,教师让学生自己绘制几个平行四边形,让他们体验一下平行四边形的产生过程.
这一过程充分立足于学生的基础认识,教师通过图形对学生进行刺激,学生小学所学的知识将被彻底激活,基本概念迅速浮出水面,教师则顺势让学生进一步绘制图形,以此来强化学生对直观的体验.
3.开展实验,探索新知
教师布置任务,让每个小组完成两项任务:一是围绕自己之前所绘制的平行四边形,研究图形有哪些性质;二是用之前所准备的两个全等三角形尝试着进行拼图,构造一个平行四边形.
学生围绕两项任务展开比较,并由此形成了有关对边特点和对角特点的猜想,并据此形成命题,然后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展示.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完成了认识的汇总,他们提出以下两个性质:(1)对边相等;(2)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对应学生在实验中所得出的猜想,教师安排学生进行证明,学生联系观察和操作最终完成结论证明,教师则进一步安排学生对相关表述进行校准,即要求学生以最科学的表述完成表达.
在上述过程中,学生以自己已有的认识作为起点,同时以小组学习为平台,在相互协作中完成观察和实验,同时学生也从感性素材中完成了提炼操作,形成初步的猜想,教师则鼓励学生在展示和讨论中汇总认识.教师当然不能让学生的思维止步于此,在进一步的引导下,学生展开了证明,让猜想真正发展为数学原理,教师同时让学生斟酌自己的语言,让自己的表述更加科学.在上述过程中,学生的几何直观是一切研究活动的基础,但是学生的理性思维、合作探究等都在相互发挥作用,这对学生建构数学认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4.随堂练习,巩固认识
教师展示问题,让学生进行练习,比如以下问题:
(1)在如图2所示的图形中,EF、BC、AD相互平行,GH、AB、CD相互平行,EF与GH有一交点O,请问:图中一共有多少个平行四边形?
(2)现在有一个平行四边形,已知其中某一内角为50°,请推测其他三个内角的度数.
(3)如果已知某平行四边形中一组邻边的长度分别为7和5,请推测其周长为多少.
教师让学生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尤其是对后两个问题提出要求,虽然问题没有将图形给出,但是学生需要自己绘制图形,并展开思考.
在设计上述练习时,教师先通过一个简单问题切入,并将图形提供给学生,让学生直接展开研究和探索,到了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教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要求学生在自主绘制图形的基础上,运用几何直观巩固认识.
5.开展应用,引领拓展
在学生结合一些简单而基础的问题,完成有关知识的巩固之后,教师再通过一些典型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应用和拓展.比如以下问题:在如图3所示的平行四边形中,DE⊥AB,BF⊥CD,E、F点分别为垂足,求证:AE=CF.
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拓展性,为了激活学生的几何直观思维,本题直接将图片展示出来,引领学生结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展开分析和研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一些变式操作,让学生在分析和处理中完成深度理解和拓展.
6.归纳总结,反思提升
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2)你是怎样研究相关概念和性质的?
学生在反思和总结的过程中,教师要发动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完成对知识的梳理,更要让学生对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体会,这样的处理有助于学生对研究方法和基本过程形成认识和感悟.
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