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态文明立项培育高层次人才模式
——以福建省高速集团泉州分公司为例

2019-01-12郑团波

魅力中国 2019年22期
关键词:泉州高速公路职工

郑团波

(福建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泉州管理分公司,福建 泉州 362017)

导语

绿化就像城市的衣裳,关系着城市的生态和颜值,基于提升高速公路路容路貌的生态文明,关系着老百姓的生活品质,也带动高速公路走向健康发展的快车道。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项目,泉州高速公路已种植φ6~25cm的小叶香樟达到6.8万棵的经济林,主要营区绿化覆盖率达98%以上,泉州分公司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省级模范职工之家等集体荣誉,这些成果及努力得益于立足生态文明目标,采用项目牵头人负责制,充分激发创新型团队和高层次人才的创造热情,使职工成为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新引擎。

一、提升路容路貌生态目标的背景分析

(一)社会民生需求的生态文明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绿色节能、畅通舒适、生态美丽的高速公路出行环境需求愈来愈被大家关注,通过提升路容路貌建设美丽生态是服务群众出行,增强群众的幸福感、体验感、获得感最有效、最便捷、最直观、最有效的途径和工作抓手。

(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现实意义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高层次、多梯度、全技能的人才支撑,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1],更多高层次人才跨界发展并投身到信息化、智慧式、高效型的技术研发。向企业改革升级要动力,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对生态文明的建设潜能,解决影响创新创造的突出机制体制问题,为多技能、高层次、多维度的人才搭建创新舞台凸显尤其重要,人才培养可以称得上是高速公路企业持续升级的加速器。

(三)生态助推产业的转型升级

面对着经济下行压力大、运营成本逐步增多的影响,泉州作为具备内地和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高速公路同样面临土地紧缺、效益不佳、资金短缺等问题。采用提升路容路貌的改造,以生态文明为主线,围绕植树添绿和生态营区两大攻坚任务,贯通和激活创业创新创造各环节各要素,打造一条以生态美、技术新、活力强为特色的高速公路出行公共服务的路子,对辐射带动收费运营、交通执法、经营开发、机电维护、路产养护等产业发展、效益提升都是有巨大的影响力。

二、基于生态文明立项培育高层次人才的探索

近年来,高速公路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和所在地区特点实际,泉州分公司针对省高速集团提出开展见缝插绿的植树添绿活动和主题文化的生态营区建设等战略,努力推动生态文明现代化的发展,这项工作的顺利完成离不开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参与、高速公路的科学组织实施,以及创新型人才的有力支撑。

(一)众创载体衍生

在推进高速公路转型升级中,新一代高速公路青年职工面临着征费指标、推广电子、多元经营、生态劳动的重任务,高速公路人发扬泉州人爱拼敢赢的精神,利用四下基层活动的现场办公会、业务研讨会、班组长例会、党政联席会等契机,把领导班子带头讲、全体同志并排坐,项目建设大家谈,变成“大讲台”。对工作中存在的人员少、太费工、成本高、手段差等问题积极踊跃发言,也结合自身的认识、企业的实际、工作的要求等想方设法提出解决问题的举措,将已建 6处省级劳模、技术能手、职工代表等工作室,3处职业技能实践区,变成了“研发台”。打破原来彼此相对独立的工作空间,自发并形成机电创客家园、养护创客空间、程序众创平台等优质创新微团队,采用项目牵头人覆盖技术能手、劳动模范、先进代表、服务标兵等一批响当当的先进代表,延伸打造成无遮挡、促交流、比学问的集体开发式空间。在生态文明项目中营造着浓厚的创新研讨、务实戒虚、务求实效,营造推动科学发展的浓厚氛围[2],在得到了党建统领、规划先行、投工投劳的机制引领中,在以四同四做活动、三级联动营长制的体系带动下,在开展追梦领航、技能竞赛、素质拓展、品牌工程的活动推进上,吸引市政府四套班子、各县区团委青年、各组织企业团体等近120个团队参与,形成生态植树活动一站式的党建传统项目品牌,并为进一步服务和孵化高速公路本土人才的成长提供培育的土壤和成长的平台。

(二)汇聚技术高地

场上种植园,场下竞技场,主题生态园已然成为这个停不住的步伐的年轻人追逐梦想的创业创新天堂,广大干部职工以49处的同育新风林的初心园、青年生态园的示范片、携手植新绿的绿荫点等主题基地,将其摇身变成创业迭出的故事会,回忆说起368万元的外部资金或资源时,参与的职工在讲述中脸上自然流露着自豪的表情。在公司重视、指派专人、多部支持、查阅资料、方案试验、成果论证等程序的推进下,有了资源平台的拼命三郎们更是盯紧了技术创新和后期管养,在泉州分公司出台的特殊贡献、绩效考核、评先评优等13条的措施激励下,设立的3万元专项补助和专项预算的资金支撑下,在海纳百川的泉州城市精神涵养中创新火花四溅,邀请英辉新材料科技、恒金环保设备工程、杰诺森一体化生化处理、路加工作室专业设计、理通商标专利版权等企业的负责人,以及泉州市林业局、泉州市环保局、泉州市职工技协、泉州市高级技工学校等单位的专家,策划了项目对接成果的讲座沙龙、技术拼客院企的升级论坛等优质活动,既参与了项目论证又免费担当了创客导师[3],在技术创新研发、基本原理应用、施工应用论证、持续改善推进、知识产权保护等环节上吹响了集结号,为推动废水回收再利用、有机栽培节水式喷灌、远程智能化控制系统、气动虹吸填充装置、高压雾炮综合一体防治等关键技术的技改,对接出泉州丰富的创新技术资源,提供了高质量的技术手段和创新应用,跨界探索和总结交流了未来发展方向和市场机遇,形成草根创客、高端人才、技术能手、专家学者、企业能人等各类各层面创客千帆竞发的态势。

(三)瞄准机制引擎

在坚持瞄准国家重大决策主攻方向,紧跟泉州区域发展需求,立足高速公路产业实际的同时,公司鼓励各类创客团队强化成果转化,走进泉州管理分公司管辖的13个路段,废水回收智能喷灌装置、二维码扫描养护小程序、隧道限高预警系统、隧道事故视频指挥系统、电缆防盗报警系统、隧道锂电池储能备电系统、养护设备出入登记小程序、车道一体化票亭等职工技术创新项目落地生根令人目不暇接。同时还鼓励职工带着项目走进国内外的成果展,单就生活废水回收利用、智能化远程控制处理方面的成果,先后摘得了国际四大发明展的德国纽伦堡发明展,以及中国国际发明展、福建省百万职工五小发明等展会的65项奖次,在带动高速公路事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大大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职工的获得感。其次拨出专项预算资金用于2项发明专利,12项实用发明的知识产权申请或获受理,支持和鼓励职工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使职工在岗位付出大量心血获得名利双收。此外,相关技术成果和发明专利在高速公路路面清扫、坑槽修补、隐患整治、智能检测、自动物联等方面应用到生产转化成收益。

三、基于生态文明立项培育人才实施后取得成效

项目实施提升了高速公路服务当地城市发展和服务社会经济的窗口效应,培养出泉州市高层次人才、五一劳动奖章、技术能手等先进个人达89人,省级劳动模范1人,公司获得亮点频显的绿色环保、生态优美的生态资源和先天优势,为锻造企业职工勇于拼搏、奋发进取的精气神助力,还获得80%以上的节约用水、70%以上的节肥管养和年均节省175万元的支出,许多兄弟单位也慕名而来交流取经,得到国际国内相关专家的充分肯定。

四、基于生态文明立项培育人才实施的经验启示

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和科技技术的遍及,生态文明在高速公路、泉州地区的实践中发挥的多方面积极作用,实践证明,高速公路转型升级、经济高速增长都离不开生态文明,通过生态文明立项为抓手,大力挖掘培育高层次人才的主体活力,我们体会到生态文明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育都离开不企业重视党建统领、配套资金支持和社会广泛参与,从发展大局和要素变化的角度,企业发展需要更多鼓足创新的勇气、充满奋力的信心,战胜工作的难题等素质的高层次人才。

结束语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中,资源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传统的机械式、僵硬式、单体式培育已明显落后于现代人才培育的新要求,自党中央提出的“五位一体”以来,越来越多的生态文明建设应用于企业管理实践,并被看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赋予战略地位,同样相比塑造全方位、多主体、各方面的生态系统,培育高层次人才也需要在众创征集、技术汇聚、机制引擎等方面的创新,形成的项目牵头人工作法对人才成长和企业发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值得相关单位、企业、部门借鉴和推广。

猜你喜欢

泉州高速公路职工
泉州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一辆开上了高速公路的汽车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为什么高速公路上不用路灯照明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一心守护青年职工安全的“郑安全”
高速公路上的狗
青年职工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