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忧天》教学案例
2019-01-12陈凤娟
■陈凤娟
教学案例
【学情分析】
《杞人忧天》是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中的课文,是《列子·天瑞》中的一则寓言。这篇课文在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在此之前,学生已有一定的文言基础,为本文的学习做了铺垫。但《杞人忧天》有很多词语比较生僻,对刚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尚有一定难度。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是教学难点,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及课下注释揣摩文意,并通过不同形式的诵读,让学生体会作者的用意。
【课堂实录】
师:请一位同学读一下题目“杞人忧天”。
(生读。)
师:请自我评价一下。
生:读得准确。
师:回忆一下我们平时朗读的要求,可不可以精益求精?
(生再读。)
师追问:请再自我评价一下,这次跟刚才比,有什么样的变化?
生:读出了重音。
师:把“忧”字读出了重音。“忧”是担忧、担心的意思,大家读的时候要把“忧”凸显出来。
(板书:忧。)
师:我们学习文言文应该反复诵读,以至成诵。古人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还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不诵读就不能领会文章的意蕴。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反复诵读来学习课文。请同学们初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留意词义,弄懂文章大概内容;如有疑问,可以和同桌商量,实在解决不了,请提出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进入提问环节。)
生:“亡处亡气”的“亡”是什么意思?
师:谁来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
生:“亡”是无、没有的意思。
师:为什么读“wú”?
生:这个“亡”是“没有”的意思,通“无”,所以读这个音。
师:这位同学能结合语言环境来理解词语的意思,非常好。还有其他问题吗?
生:“天,积气耳”中的“耳”字有什么作用?
师:“耳”是什么意思?
生:表示“了”的意思。
随着旅游精准扶贫进程的加快,潜山市将不断加快自身产业结构的转变与升级,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逐渐规范与规划,尽快摘掉潜山市贫困的帽子,使得潜山市的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
生:副词,没有多大作用。
师:从语法角度来讲,它是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主要是表达说话人的语气。但去掉“耳”,这句话的含义就大打折扣。一会儿我们在诵读的时候会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还有问题吗?没有的话,老师提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来解决一下。“躇步跐蹈”这个词,哪位能在黑板上写一下?
(生板书“躇步跐蹈”。)
师:写得很准确。躇,踌躇,犹豫,徘徊之意;步,行走;跐,脚尖着地,抬起脚后跟走;蹈,本义是踏,常带有冒险的意味,如蹈火、蹈海等。由此可见,“晓之者”是想借这四个字告诉“忧天者”:不管你是犹犹豫豫地走,还是正常行走,或者小心翼翼地踮起脚尖走,抑或大踏步冒冒失失地走,地都不会陷下去的。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要想象出“忧天者”听到这四个字的时候,产生的不同的表情和心理活动。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注意朗读的节奏与语速。
(PPT显示课文。)
师:下面我们来分小组展示一下。
(学生分小组朗读,进行组内及组间互评,再根据评价意见反复诵读;最后全班齐读第四段。)
师:刚才的朗读,大家读得好,把握住了节奏、语气,还融入了情感。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上下文和课下注释进行小组讨论,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最后达成一致意见:文章讲了一个杞国人担心天崩地裂,在别人的劝导下最终大喜的故事。)
师:杞人忧,他说话的语气应该是什么样的?
生:应该是忧愁满腹。
师:那劝他的人有什么特点呢?
生:非常有耐心。
师:这篇课文最主要的特点是仿佛戏剧表演一样的人物对话,“闻其声如见其人”,把杞人那种忧虑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下面请男女生合作朗诵,扮演角色。
(男女生分别朗读,并在朗读一次后,对调角色再次朗读。)
师:现在老师觉得大家读得更好了,能分别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情感。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生:消除那些不必要的担心。
师:“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人们常用“杞人忧天”来讽刺不必要的担忧。显然,这个成语贬义色彩很浓。那么,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仅仅是讽刺不必要的担心吗?有没有其他的用意呢?
(PPT展示:杞国是个小国,内忧外患。在周围强国的压迫下,多次迁徙;内政不稳,曾出现国君的弟弟弑君自立的情况……)
师:在当时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杞国能否继续维持生存,会不会亡国,都是问题。请问,在那样随时都会国破家亡、身无所寄的情况下,杞人忧虑天崩地陷的心理,大家觉得正常吗?
生:正常。
师:那么,作者写这篇文章还有什么其他用意吗?大家注意,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
生:列子,他是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主要思想是“清静无为,顺其自然”“知足常乐”等。
师:所以,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希望人们在充满危机的社会环境下,依然能过一种属于自我的生活。“生不知死,死不知生,来不知去,去不知来。”与其忧虑自己无能为力的事情,还不如潇洒地生活。下面大家齐读课文,读的时候用心领悟作者的用意。
(生齐读。)
师:作者对杞人的建议是合理的吗?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
(PPT展示:1.全球逾万种动物濒临灭绝,乱砍滥伐森林是祸首;2.黄河缺水危机呼唤“引草入田”;3.地球真的是越来越“烫”了;4.北京面临被沙淹没的危险。)
师:从目前环境变化的趋势来看,我们如何“解”忧呢?要不要采取列子的建议呢?
(学生小组讨论。)
生:从集体而言,我们要“杞人忧天”,保护环境,防止环境的恶化。
生:从个人而言,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要有良好的心态,不要陷入无休止的忧愁之中,人生贵在豁达。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一个小故事,故事中还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种故事叫作寓言。同学们,寓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应重视寓言带来的有益启示,并将其所承载的人文精神吸收内化。最后,我们再齐读一遍这则寓言,在回味中结束这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