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要化繁为简
2019-01-12曾悟洁
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16期
曾悟洁
所谓化繁为简,就是指问题的设计要从课文整体出发,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不是在细枝末节上多次提问。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狼和鹿》这篇课文时,它的写作特色在于由事及理,对比鲜明。对于这篇说理性较强的课文,问题设计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问题的设置应该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有思考的深度和广度,这样才能有效突出文章的重点,让学生在所创设的情境中发散思维,领悟到自然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有些教师为了将狼和鹿之间的关系说透,设置了以下四个问题:(1)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透过文字你看到了什么?(2)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人们真是恨透了狼?(3)没有了狼,鹿群会发生怎样的变化?(4)你对狼和鹿有什么新的认识?整节课下来,初步统计大约有这四个大问题和十几个小问题。这样的提问不仅烦琐,还代替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深刻感悟,学生无法通过实实在在的品词析句悟出精髓,实现对文本内涵的独到叩问。
教师应该重新解读文本,从课文的整体出发,把问题整合聚焦到森林前后的变化上面。教师不妨设计这样的主问题——“当狼和鹿共存时,你看到了怎样的森林?”“没有了狼,你又看到了怎样的森林?”和次问题——“面对这样的差异,人们明白了什么道理?”把重点放在森林前后的对比上,用整合的问题替代琐碎的提问,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的,又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空间,自然就言之有理、言之有物。
这样化繁为简的问题设计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在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主问题——“为什么说小骆驼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呢?”以这样一个问题贯穿全文,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课文,提高阅读质量,加深思考的层次,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堂对话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