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2例精氨酸与多巴胺联合输注致静脉炎的应急处理与反思

2019-01-12丁秀文黄妍张雅丽

人人健康 2019年21期
关键词:精氨酸静脉炎多巴胺

丁秀文 黄妍 张雅丽

(酒泉市人民医院 735000)

随着人口老龄化,肝硬化、肝性脑病合并心衰患者与日俱增。由于精氨酸能降低血氨水平,常作为用于肝性脑病的首选药物;而多巴胺作为一种血管活性药物,已成为临床治疗心衰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精氨酸与多巴胺均有共同副作用:易引起静脉炎,甚至皮下组织坏死,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同时不利于临床治疗,如处理不当易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满,发生投诉,甚至造成医疗事故。我科于2017年11月~2019年7月收住32 例肝性脑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在使用精氨酸抗肝性脑病、多巴胺治疗心力衰竭后出现静脉炎,穿刺部位局部皮肤出现水疱、渗出与皮肤发黑坏死。护士均给与及时处理,避免了静脉炎的恶性发展。现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1.1 患者男性 24 例,平均年龄:33~50 岁,女性 8 例,平均年龄35-56 岁。均确诊为肝性脑病合并心力衰竭。给与的留置针为美国BD 公司生产。在前臂静脉通道同时给予精氨酸(10g+生理盐水100ml)以10ml/h、多巴胺(生理盐水32ml+多巴胺180mg)以3ml/h静脉泵输注。护士巡回病房时,25 例发现留置针输液通畅,回血良好,但是穿刺部位出现局部外渗,即刻重新穿刺更换输注部位。7 例患者在发现时原穿刺部位已出现水泡,有破溃,伴局部组织发黑。考虑为精氨酸联合多巴胺静脉泵输注致静脉炎发生。

1.2 静脉炎判断标准:目前国内尚无统一标准,据国外护理杂志报告静脉炎程度的判断标准为:0 级:没有症状;1 级: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2 级输液部位发红或水肿;3 级,输液部位发红和水肿条索样形成,可触摸到条索样的经脉;4 级输液部位发红或水肿条索样形成,可触及静脉条索状长度2.5cm,有渗液渗出、甚至肢体远端皮肤坏死。

2 应急处理

2.1 即刻暂停右上肢输注液体。另一手臂的两条血管上建立两组静脉通路,一组输注精氨酸,一组输注多巴胺。

2.2 用生理盐水浸湿的纱布(温度为25-28 度)对渗漏部位进行冷敷5~10min,冷敷后采用喜辽妥均匀敷于渗漏处,厚度为3-5mm,范围稍大于渗出面积,每六小时涂抹一次。对发生输液渗漏,抬高患肢15-30 度,并制动。[1]

2.3 对于渗出部位的水泡,局部涂抹美宝利于水泡塌陷,忌将水疱戳破,将里面的水放掉或抽吸,因为水疱里富含致炎性物质,容易造成感染。

2.4 定时冲管。针对此病人,每两小时用生理盐水10 毫升,在两组静脉通路中脉冲式冲管一次。

2.5 严密观察穿刺部位,输注此类药物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加强巡视,每班加强交接穿刺部位。

3 原因分析

3.1 药物因素。医生在开启医嘱时不能严格遵守用药原则。高浓度输注精氨酸后出现静脉刺激,甚至造成注射点周围组织坏死。而多巴胺从外周静脉泵入时,外周静脉管腔小,血流量小,输入药液得不到及时的稀释,长时间刺激血管,引起静脉血管、局部皮肤无菌性炎症,变现为局部红、肿、热、痛。长期刺激后血管壁会出现僵硬,疼痛,甚至活动受限[2]。长期应用精氨酸与多巴胺此类对静脉刺激性强的药物,极易导致患者局部组织坏死。同时,应用注射泵后告知患者减少输液肢体活动量,减少肌肉运动对血管壁的挤压,也就直接减少血管壁与留置针的摩擦,以减少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3]。

3.2 护士操作因素:(1)健康宣教不到位,致使患者缺乏使用此类药物对静脉的损伤知识。(2)责任心差,输液过程中巡视不到位,药物外渗后发现不够及时,外渗后处理不当。(3)输注两种高浓度药物时,在一条静脉通路输注。

4 经验教训

4.1 加强药物输注前的健康宣教,向患者说明用药目的作用及副反应。一旦外渗,轻者局部红肿、热、痛,皮肤变黑。重者引起组织坏死,一旦溃烂愈合困难。

4.2 重视精氨酸与多巴胺的副作用并做好预防。可在穿刺部位预防性的涂抹喜辽妥,厚度3—5mm,六小时涂抹一次。发现局部皮肤有异常时,及时更换穿刺部位。

4.3 无菌技术要求:使用微量泵注射精氨酸、多巴胺时,通常需24h 以上连续用药,这就必须做到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4 选择合适的血管:输液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的血管条件,避免药物外渗,如有可能应建立中央静脉通道。

4.5 心理护理:作为护理人员此时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主动介绍病室的环境及设施,及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解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使其安心治疗。在应用多巴胺注射时,应常询问患者输液部位有无疼痛和不适,询问患者感受,让患者主动配合治疗,打消其焦虑和不安情绪。出现静脉炎时应及时处理,并给予安慰,以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精氨酸静脉炎多巴胺
正确面对焦虑
贪婪的多巴胺
中药涂擦联合TDP治疗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How music changes your life
跟踪导练(四)(4)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精氨酸、可乐定、精氨酸联合左旋多巴不同激发试验对GH分泌的影响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
精氨酸甲基转移酶在癌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不同外源碳对AM真菌吸收氮源合成精氨酸的影响